分享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黑龙江波涛 2020-03-10

康熙五十二年,正值康熙六十万寿。

康熙特意举办千叟宴,席间,康熙皇帝发布圣谕,表面自己办千叟宴的目的。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的圣谕是三句话:

“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皇太后孝庄,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八岁丧父,九岁丧母,是孝庄太后带着朕,冲破千难险阻,才有今天的大清盛世。孝庄太后,朕想你呀!”

“还有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朕在位已经六十年了,六十年来,是你们辅佐朕,你们俯首农桑。从炎黄甲子年到如今有三百多位皇帝了吧,朕是年事最高,在位时间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皇子皇孙,还有曾孙,一共是一百多位吧!朕要感天动地呀!朕要敬颂苍穹啊!大清是朕的,也是你们的呀!记着,没有你们便没有今天的大清”

“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哦,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都是英雄豪杰啊! 是他们造就了朕,是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他们不在,朕寂寞啊!朕不祝他们死的安宁,朕祝他们来生再世再与朕为敌吧!”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剧照

康熙的这三句话,明显是属于艺术加工,或者说是小说虚构,以塑造康熙的伟大形象。

不过这话中也说到了康熙举办千叟宴的目的,那就是宣扬盛世,宣扬康熙的丰功伟业。

无疑,千叟宴是一场统治者着意营造的庆贺宴会。


历史应该回归历史本身,即便这历史经过了美化和修改,但史书肯定比小说更具有真实性。

我们来看看《清史稿》中对康熙六十岁时千叟宴的记载。

在康熙五十一年末的时候,就有大臣提出康熙六十万寿将到,要上尊号。

十一月己亥,群臣以万寿六旬请上尊号,不许。

此时,康熙已经御天下五十一年。天下总体安定,大清的统治愈发稳固,治世局面出现。

加之皇帝六十大寿,大臣们自然要行动起来,提出要给皇帝上尊号,但是康熙没有同意。

康熙像

其实,皇帝的拒绝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程序而已。

在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其实已经做了不少“普天同庆”的准备工作。

如二月份,康熙下令:

壬午,诏曰:“承平日久,生齿日繁。嗣后滋生户口,勿庸更出丁钱,即以本年丁数为定额,著为令。”

这即后世人们称为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令 这一政策,此举属于善政,大福利。

又如:

是岁,免直隶、江南、山东、浙江等省二十三州县灾赋有差。

这些措施表明康熙已经在为第二年的六十万寿开始造势了。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千叟宴正式开场。

三月戊寅朔,谕王大臣:“朕昨还京,见各处为朕保釐乞福者,不计其数,实觉愧汗。万国安,即朕之安,天下福,即朕之福,祝延者当以兹为先。朕老矣,临深履薄之念,与日俱增,敢满假乎?”

又谕:“各省祝寿老人极多,倘有一二有恙者,可令太医看治。朕于十七日进宫经棚,老人已得从容瞻觐。十八日正阳门行礼,不必再至龙棚。各省汉官传谕知悉。”

“各处为朕保釐乞福者”、“各省祝寿老人极多”,从康熙的两次圣谕中,我们可以看到各地有很多老人赶到京师为康熙皇帝祝寿,仿佛是他们自发而来的。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康熙万寿图卷》

但我们仔细一想就知道,这些老人不可能是自发进京为皇帝祝寿的。

这是一场朝廷早就准备好的一项活动,很多老人在数月前就动身出发,前往京城。

他们早就知道皇帝会举办千叟宴,而不是皇帝看到祝寿老人很多,为表体恤临时起意举办千叟宴的。

乙未,万寿节,上朝慈宁宫,御太和殿受贺,颁诏覃恩,锡高年,举隐逸,旌孝义,蠲逋负,鳏寡孤独无告者,官为养之,罪非殊死,咸赦除焉。

康熙特意举办千叟宴,自然是为了尊老,于是体恤恩泽老人的措施也就出台了。

壬寅,召直省官员士庶年六十五以上者,赐宴于申昜春园,皇子视食,宗室子执爵授饮。扶掖八十以上老人至前,亲视饮酒。

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壬寅,千叟宴正式开始。

对于那些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由宗室子弟扶着到皇帝面前,敬酒饮酒,一派其乐融融之景象。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六十大寿,各地耆老祝寿,康熙皇帝当然要发言了。

不过他的发言却不是《康熙王朝》描述的那样。《清史稿》记载,康熙的说的很简单:

谕之曰:“古来以养老尊贤为先,使人人知孝知弟,则风俗厚矣。尔耆老当以此意告之乡里。昨日大雨,田野霑足。尔等速回,无误农时。”

你看看,史书记载的康熙发言是塑造康熙朝养老尊贤、知孝悌的和谐景象,更体现皇帝对农业之本的重视。

是日,九十以上者三十三人,八十以上者五百三十八人,各赐白金。加祝釐老臣宋荦太子少师,田种玉太子少傅。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过两日,康熙再次举办千叟宴。

甲辰,宴八旗官员、兵丁、闲散于申昜春园,视食授饮、视饮赐金同前。是日,九十以上者七人,八十以上者一百九十二人。

千叟宴上,康熙对于前来参会的老人,赐酒、赐金、加官,极尽优待。


康熙六十岁时的千叟宴,主要是为显示天下太平而着意营造的祝寿活动。

参加宴会的都是些什么人呢?

“直省官员士庶年六十五以上者”,可见这些人多是官员。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康熙万寿尊,上面有一万个寿字

这里还有很多官员士庶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

要是仔细看看这些人的年纪,你就能发现康熙举办千叟宴更深层次的目的。

康熙五十二年,加上顺治十八年,此时的大清入主中原正近七十年。

明朝已经灭亡近七十年了。

那些七十以下的老人是大清之下的第一代人。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明代遗民

而那些八九十岁以上的人,在明朝灭亡时,他们还都是十几二十岁,都曾是大明子民。

或许他们还曾是大明忠臣义士、坚定反清的热血青年。

七十年过去了,从年纪上看,他们是最后一批还尚在人世间的明代遗民。

当然他们中也有的人早就投靠清朝,成为带路党,蜕变成大清的功臣。

康熙为什么要在六十寿辰时举办千叟宴?要征服最后一批明朝遗民

康熙让他们前来参加千叟宴的目的不言而喻。

康熙要让最后一批明朝人彻底折服于大清的盛世,彻底低下高傲的头颅,彻底熄灭早已微弱却迟迟不断绝的心火。

康熙的千叟宴是一场政治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