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毁三观的亦舒:抢郑佩佩男友,不认亲生儿子,她的人生比小说精彩

 澄蓝天 2020-03-10

01

亦舒出生于1946年的上海,原名叫倪亦舒,香港科幻作家倪匡是她二哥。

在倪匡的引荐下,亦舒14岁就走上了文学路。

她是天赋型的作家,文笔、构思皆是灵气逼人,没几年,她的名气就比哥哥还大。

年少成名,亦舒非常高傲。

当时有个说法:“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

而亦舒本人却并不为此骄傲,反而很是不屑:“那个琼瑶,写的东西都是小女生看的,提了都多余。”

初中刚毕业,亦舒就不想念书了,把家里人气得够呛。

她却振振有词:“不念书怎么了?我靠稿费也可以养活自己。”

这时金庸抛出了橄榄枝:“咱家大文豪不想念书就不念咯,感兴趣的话来《明报》,我这儿正缺记者呢!”

就这样,17岁的亦舒抓起笔和本就跑去当娱乐记者了。

采访大明星,写新闻,写专访,写小说,她很快就成了香港顶级娱记。

工作没多久,亦舒就开始了她人生的第一段恋情,对象是一位画家,名叫蔡浩泉。

蔡浩泉人穷,却很有才华,能写能画,还是杂志社主编。

当时,他跟5个朋友合租写小说,亦舒常过来探班。

其他男孩子对亦舒都很热情,独有蔡浩泉为人冷淡,不怎么讲话。

这成功激起了亦舒的好胜心:你不理我是吧?我偏要引起你的注意!

最后搞得大家全都知道她在追蔡浩泉。

亦舒追得大胆奔放,内敛的蔡浩泉毫无招架之力,拜倒在她的热情之下。

就这样,两人交往了。

但蔡浩泉实在太穷,遭到了亦舒家人的强烈反对。

亦舒比家人还强硬:“如果你们不让我跟他在一块,我就去死!”

年仅18岁,她就跟蔡浩泉闪婚,很快就生下了儿子。

可惜爱情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婚后二人过得并不如意,经常争吵。

至于吵架的缘由,很多时候都是为了钱。

亦舒是追求爱和财富的人,蔡浩泉人穷气高,给不了她想要的精致生活。

结果,这段曾闹得轰轰烈烈的感情只维持了短短3年。

离婚后,孩子留给蔡浩泉抚养,亦舒则彻底和过去断了来往。

2013年,一个叫蔡边村的中年人,拍了一部纪录片《母亲节》,公开喊话亦舒:“我是您的儿子蔡边村,我们可以见面吗?”

这部片,历经温哥华、柏林、香港三地取景,记录蔡边村全球寻母的真实经历。

片中有他的不少回忆,其中一处:“我最后一次见我母亲,是十一岁。寄给她的信件从未有回应。”

亦舒没有正面回应,却写了一部短篇小说《妈》。

书中一句:“你父亲已经浪费了她的前半生,现在你又要去浪费她的后半生?”被看作是她对儿子寻母的回答。

连她侄子倪震都看不过去了,直言亦舒就是狠心,怕儿子问她要钱!

有人说,亦舒不愿承认这个儿子,或许是不愿承认那段失败的婚姻吧。

她太要强、太好胜了,主动倒追、任性闪婚、离婚弃子……

02

离婚之后,亦舒很快就遇到了第二位爱人——演员岳华。

岳华长得好,名气大,亦舒再次开启“倒追”模式。

如果只是倒追,这事真没什么好说的,但亦舒却忽略了一件事,岳华是她闺蜜郑佩佩的男朋友。

说到郑佩佩,相信很多人都认识,她是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华夫人”,是胡歌、刘亦菲主演的古装剧《仙剑奇侠传》里的“姥姥”。

年轻时的郑佩佩非常漂亮,也是当时香港非常有名的女演员,与岳华算是郎才女貌的一对。

亦舒非常不厚道,在明知两人是情侣的情况下,经常和两人一起出去玩。

为了和岳华独处,她说自己有“夜盲症”,晚上回家非要岳华送她上楼。

一来二去,岳华就被亦舒“撬”走了。

这段恋情闹得人尽皆知,此事后,郑佩佩心碎情伤,为此远赴美国草草嫁人。

亦舒赢了,可赢得并不光明的她总是不安,生怕岳郑二人“旧情复燃”。

每次媒体提及岳郑二人的往事,亦舒便醋意大发。

一生气了,就把岳华的西装全剪烂,还把刀插在他床上心脏的位置。

后来,已婚的郑佩佩给岳华写了一封信,内容其实并不过分,却引爆了亦舒的导火索。

她直接就把信公开在了媒体上,害得郑佩佩的婚姻亮起红灯。

这一次,岳华终于忍无可忍,提出分手:“你太过分了,伤害我不重要,但伤害人家家庭就不行。”

岳华是铁了心要分手,亦舒下跪求复合,也没能挽回。

在这段狗血的三角恋中,受伤最大的应该就是郑佩佩了。

她和岳华在一起5年,因情伤而远赴异国,最后嫁给了不怎么靠谱的原文通,婚后生了三个女儿,却遭到丈夫的嫌弃。

再加上亦舒这么一闹,丈夫更是郁闷。

最终原文通婚内出轨,郑佩佩无奈离婚,终生未再嫁。

虽然即便没有亦舒,郑佩佩未必就能和岳华相伴终老,但若没有这一出闺蜜和男友的双背叛,她也许不会草草嫁人。

03

相比于郑佩佩的心酸婚姻经历,亦舒就幸福多了。

和岳华分手后,1973年亦舒孤身前往美国曼彻斯特留学,读酒店管理。

她形容自己是超龄学员,形容去的地方是野鸡大学。

留学归来,亦舒也过了一段不太好的日子,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找不到工作。

寄居在兄嫂家中,亦舒开始埋头写作赚钱。

她埋头写作的1977~1993年间,出版了散文、小说110多部,平均1年6.8部,却鲜少涉及感情。

直到40岁时,她终于意识到,该结婚了,于是走上了相亲路,也因此结识了她后来的老公——港大教授梁先生。

梁先生是亦舒粉丝,第一次见面,就赞她气质出众,亦舒很受用。

很快两人结婚,并通过人工受孕,生下女儿。

1993年,亦舒举家移民加拿大。

她每天5点起来写作,写到7、8点,送女儿上学,做家庭主妇。

过上近乎隐世的生活,与癫狂刺目的前半生划开了界线。

第三段感情没有了过去的狗血和轰轰烈烈,她却获得了久违的宁静与幸福。

她在书中写道:“生活还是要保持恒温,七十度就好。吃普通食物,穿普通衣服,从此到老。”

作为旁观者,我们无法给予亦舒怎样的评价,论作品,她被尊称为“师太”,是很多人心目当中的偶像级人物。

论生活,她的前半生实在是很狗血,虽然已经时过境迁,但是对当事人造成的伤害是的难以弥合的。

当然,以亦舒的个性,别人如何看她并不在意,只能说,她的才情粉饰了她的作为,只希望郑佩佩余生安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