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觉明中医学堂和二羊

 中医二羊 2020-03-10

(一)缘起乱象

2017年五月一日

正式取用觉明中医学堂。真是感谢这个时,隔着万里,我们因为中医缘份相识,并聚在一起学习中医。

现在只要你想学任何东西,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职业技能,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教程。

若干年前,我为了学习中医,搜遍网络,积累了几个T的学习资料。

但是,我发现我的中医技能并没有多大长进,因为资料太多,根本看不过来,资料太多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来整理。

后来才深有体会,学中医,我们缺的不是资料,缺的不是无路可走。而是资料太多,路太多,无从下手,有时候选择的机会多了,反而不知道路到底该怎么走了。

花了几年的时间,梳理中医的脉络整理中医的框架。脑子里对中医的认识渐渐能用一条线穿起来了。

大方向已经知道怎么走了,就像一位朋友说的,你需要的只是时间的沉淀。我也觉,我需要临床的沉淀,需要时间的积累。

每天都有一些网上的朋友问我,中医到底该怎么学,包括一些刚刚毕业的中医研究生都还在这样问。

中医很难吗?难!

难在哪里呢?难的不是中医难学,而是难在从混沌混乱中要摸索出自己的一条路子来。

无论是学过中医的,还是没学过想学中医的。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中医太庞杂了。这个师父说,要这样这样的才是中医,那个理论又说我这样的才是纯正的中医。

学院派说,我们学的中医比较系统。古方派说,我们才是纯正的中医。另外还有各种门派,经方派,时方派,验方派,温病派,火神派……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才对。

另外,养生界还有各路"神仙",道不尽的奇们怪论,说不完的养生秘诀。

如果说中医是一个江湖,那这个江湖也太大了。就好比一架有无线键盘的钢琴,似乎谁都可以来弹一把,凑上一曲。

乱吧,太乱了。

信谁呢?看运气造化了。

谁先入,谁就是主。

上个月,一个肩周炎患者,左肩膀痛的半年了。被我勉强说服用我的方法治疗,一试,诶,能接受还不痛,当场好大半。

她自己说前面右肩膀痛,找的一个医生治,用一些针刀的方法,效果是有但是去一次痛哭一次。怕了,这次左肩痛,再痛也不想找那个医生了。

没有说谁的方法好,起码我啃定的说,很多病人没有真正享受到中医的福利。

还有一个网友说,我一个朋友会中医,主动给我调理,这一调更坏了,还不如不调。

这样的人群太多了,所以很多人打死也要批判中医的,自愿的"中医黑"。自己没有享受到中医的福利,反而被中医把身体搞坏了。

虽然不敢保证,每一个病都能治好,每一个患者能顺利医治。但是,只要用到中医我就会多一根弦。

会失常反问自己,这样子会不会把病治坏?

所以我给自己的行医底线是追求效果的同时,不管有效还是没效,不要把病人治坏。

但实际临床,你会发现,连这条底线有时候都很难保证。临床千变万化,病症真真假假。

所以,搞中医的都有一个特点,行医时间越长,临床越谨慎。

中医难吧,难!难在入门,难在临床。

但是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中医,不需要临床的。他们是培训的中医,教书的中医,养生的中医,写文章的中医。

而且这部分中医是目前大家看到最多的中医,认识最多的中医。

电视上,朋友圈,大街上……野火烧不尽,中医搞养生。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搞明中医太难了。

本着这样的初衷,本着这样的大环境,学了中医那么多年,还在临床摸索前行的我总得做些什么。

分享我的中医经历,分享我的中医经验,告诉后来者,不要走那么多弯路,少走些弯路。

明觉中医,明觉中医学堂。从今年五月开始启程。

中医二羊跟大家一起,分享大中医,经典古中医,分享临床体会,分享学习心得。

从零开始,用一条线系统学习中医,学习临床中医。

(二)关于二羊 

二羊80后中医,因家人患病得到及时救治,发愿在中医的路上走下去。

我不是老中医,也不是神医,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临床中医生。

二羊科班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七年制研究生。上的是学院,自己自学的是民间中医,经方中医。

老师是内科教授,自己自学的临床针灸。针药并用。非得要定义我是哪一派,我遵的是经典古中医派,接纳任何好用的中医技术。

我没有自己开诊所。在一家不大的西医院上班,中医科,针灸推拿科,康复科是我的阵地。

网络上宣传中医,普及中医,只是我用业余时间在做的一点事。我不是全职写文章的,也不是全职做网络营销的,我的空余时间不多。

我不喜欢网诊,也不喜欢网络宣传导诊,有缘分咋们现实中见。

需要网诊的朋友,尽量凑齐你的四诊信息,我不会算,也不会猜谜语,只有你给够我信息,我才有可能给你建议,我时间不多,没空闲聊。

仅凭单纯的一个症状,一个西医病名,一张化验报告,要我处方,办不到!另求高人……

我还比较满意我目前的节奏,太多病人,我会变成一台看病的机器,没时间思考。也不建议异地就诊,舟车劳顿,身心折腾。

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每天至少上八小时班,所以,不是专门在网络这端全天候着你的客服人员。qq,微信有时不能及时回你信息望谅解。

我的中医路还很长,只是希望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三)关于“觉明”

佛家说"觉明为咎",意思是说,能够"觉"就很好了,不需要再在头上"挂一个明"让世人知道你觉。

南怀瑾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所以'最初不觉,忽起动心’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关于学中医,我还是建议大家多去体会,多去实践感悟。这也叫内证,中医最需要内证。

怎么内证呢?例如古人告诉你什么是浮脉,浮如木在水中浮。那你去按一按漂浮在水中木头是什么感觉,哦,这就是浮的感觉。

只要自己去做了,就自动知道并且能感知。单单听别人说,或者看书,解释半天也还是不知所云。

再如,什么是五行木。与其跟你解释半天也难懂,还不如自己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萌动,生发,你走到自然中去,万物生机勃勃,鸟语花香,这就是木气。

自己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答案,不需要刻意分析推理,只需要用你的眼,你的耳朵,你的皮肤去感受,就就会知道这就是春天。

很多时候,我觉得中医看病到最后也是这样的,一搭话一摸脉,就知道取什么穴位,用什么方。完全凭第一感觉。清清楚楚,就像你能很清楚的感受到现在是什么季节,会有什么样的气候,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古人以文载道,喜欢以象载理,用故事说理。我们看古人书常常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通过这个意象你完全能领悟他的思想、性格甚至情绪。从诗经开始,唐诗宋词...一路下来无不都在用这样的思维方式表达着。

古人的思维,更偏向于感性的多。读古人书,更要去感受。而不是逻辑推理。《红楼梦》第四十一回香菱学诗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读经典书籍,我们只需要把自己放空,静静的用心去体会感悟。不需要太多的解释分析。这也是经学的特点。

我们学习中医古籍经典,我也更主张去感受文中,古人想要表达的那个意思。你去感受,很多时候,你可以直观的,很清楚,很明白它说的是什么。虽然很多时候你表达不出来,但是你就知道这个是想表达什么。这也是叫悟,可意会不可言说。

这也就是我说的"觉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