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定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是一种由特定情境或特定事物所造成的没有必要的害怕,一些特定恐怖症的例子,比如:对蛇恐惧,飞行恐怖症,幽闭恐惧症,恐高症等。 相当多的研究显示特定恐怖症的产生源于早起创伤性的体验和条件反射的形成(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但并不是所有人暴露于创伤情境下都一定会发展出特定恐怖症的,还需要考虑个体遗传差异,个性中的神经质特征,负性认知模式,这些因素形成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经历了创伤更容易发展出恐惧障碍。(Mineka & Sutton, 2006) 以下是一名37岁工人治疗特定恐怖症的历程,为保护个人隐私和其身份,患者的名字和部分个人信息已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02 案例 背景 李女士(化名)是一名37岁的工人,已婚,有两个孩子。 12年前,李女士在一家购物中心游逛时,由于突如其来的暴风天气,导致人群恐慌,并突然来势汹汹地将李女士卷入人群当中,这让她产生强烈的恐慌感。此次事件之后,李女士患上了两种特定恐怖症(specific phobia, SP),一种是幽闭恐怖症(claustrophobia),另一种是风暴恐怖症(storms phobia)。 事故发生一年后,李女士开始害怕人群,害怕进入电梯,害怕狭小的空间、隧道、交通堵塞和乘坐飞机。李女士曾有过在外地旅游时突然惊恐发作的经历。从那之后她开始躲避人群,并且无法去陌生的地方或是独自出去购物。 诊断评估
诊断 李女士符合两种特定恐怖症的诊断标准,但在早期症状出现时并未得到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 因此,在初诊的各项测试中,李女士的恐惧、焦虑相关的得分都很高(见“治疗结果”部分图表),意味着她的病情严重,症状已对正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且持续影响了多年。 治疗方法 在治疗开始之前,李女士首先参与了两次临床访谈,内容包括自我报告测评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如何自我测评并记录恐惧程度。具体方法为,治疗师让李女士想象自己被关在一个像衣柜一样狭小空间里至少五分钟,并要求她记录自己的恐惧程度,从0-10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评分。 之后的15天内,李女士需要每天都做类似的想象练习,进行自我评分且记录分数。李女士想象练习、自我评分和记录一直维持到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回访。 正式治疗历程30天,包括8个疗程。 治疗的主要手段为逐级暴露治疗,每次治疗时,李女士会在现实环境下面对自己恐惧的事物,即封闭场所。每次治疗持续45-60分钟。该疗法与传统的暴露疗法相似,通过模拟不同种类的封闭场所,从较为宽敞的场景再逐步转换为较为狭小的场景,从而达到暴露疗法的目的。 每次治疗中,治疗师都鼓励李女士在模拟场景里达到足量的互动时间,这样才可以有效减轻她的焦虑感。在此过程中,李女士的焦虑水平(SUDS)每5分钟就会被评估一次。 治疗结果 如图所示,逐级暴露治疗有效改善了李女士的疾病症状,并且大大改善了她的个人生活。BAT显示,李女士在治疗前后的自我效能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0增加到7),对危险出现的可能性、身体和情绪出现问题的可能性的恐惧感不再像治疗前那般强烈(从10降到了3),主观恐惧感甚至完全消失(从9降低至0)。 这表示,她拥有了可以面对幽闭场所的信心。李女士自我报告的测量结果也表明了她的焦虑水平回到正常水平,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除此之外,焦虑敏感指数量表(ASI)显示,李女士对恐惧事物的敏感程度在治疗之后有了非常明显的下降,这种下降趋势保持到3个月后的回访(从34降至25,之后持续降至18)。 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T)也呈现了下降趋势,在治疗过程中,这种下降并不明显(从33降至30),但在治疗后,其长远效果缓慢显现出来。3个月后回访时,李女士的STAI-T水平已降至23。 后续回访 3个月后回访的各项测试结果表明,治疗显现出了长期效果,疗效的延续使李女士在回访时的状态比治疗刚刚结束时的状态相比要更加良好。 李女士本人对治疗结果也非常满意,如今,她已不再被强烈的焦虑和恐慌感所困扰。 03 结论 在本篇案例中,李女士所使用的暴露疗法是一种在循证体系中被证明有效的针对特定恐惧症的心理治疗方法。然而,因在该疗法中患者需要反复暴露于焦虑源(也就是让患者所害怕的事物,在本次案例中即为密闭空间),所以使用该治疗方法的患者中前期放弃治疗的也很多。 如果您也出现和李女士类似的症状表现,并想尝试暴露疗法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关于泊恩 泊恩心理PsyBene是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以及循证心理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为基础的临床精神心理专科门诊,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临床证据、高度负责的精神为根本,致力于为每一个来访者提供“科学循证”的精神卫生服务。 泊恩心理竭力帮助更多人正确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纠正对精神心理问题人群所抱有的偏见,了解精神卫生常识并预防心理问题。 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或困扰,请与我们联系,泊恩门诊全力为您服务。 〓 泊恩声明 〓 深圳泊恩临床心理专科门诊部对于该文章拥有著作权及其他相关权利,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改编、转载,该文章由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 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人士或前往医疗机构。对这篇文章有任何的疑问或者建议,欢迎通过公众号联系在线客服提交反馈。 ✨一次分享,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