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是导演弗兰克·德拉邦德的封神之作,IMDB.豆瓣等影视网站一直以来都排在第一名,也被全球影迷称之为影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电影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本片没有女主角,而且电影可探讨的方面实在过多,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年代的人看完的感受完全不同。 在看了四遍电影以后,我觉得有必要把最新的感受讲述出来,那就是体制对于人的影响。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人: 老布是肖申克监狱的图书管理员,由于年轻时犯罪,被判无期徒刑,永远的拘留在肖生克监狱服刑。 在监狱服刑50多年之后,由于年龄过大且有良好的表现,被假释,放出了监狱,回归了正常的世界。 一辈子都生活在监狱中的老布,走出监狱后早已举目无亲,无法适应的外界忙碌的生活,老布在一家小旅馆窗前刻下了5个字“老布到此一游”,然后自杀了。 曾经哪怕上厕所都需要报告,否则他解不来手,会很痛苦,老布已经完全适应了监狱中的制度和规则,完完全全的被体制化了。 长期身处体制中到底有多恐怖?
①什么是体制化?在电影中摩根·弗里曼扮演的瑞德给出我们答案。 瑞德对安迪说到:
在2017年,我曾到福建某工厂打工,认识了几位老乡朋友,其中一位仅比我年长4岁,30不到的年纪,我们从事的都是基层普工。 在几天的了解中我知道了他的经历,14岁初中未毕业便来到了这家工厂工作,距今为止,已经在这里呆了10年左右,也没有结婚,而每天的生活区域便是宿舍和工厂两点一线。
而最近新年我也曾发消息问候,他,还在那家工厂工作。 所谓体制化就是指人的内心,从反感到屈服最后形成依赖,是人对于体制形成的依赖。 ②为何要建立体制
体制也就是制度,而制度的建立是为了维持秩序。 大到国家、社会、机关单位,小到私营企业、学校,都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维持。 制度的建立使人更加容易明辨是非对错,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以监狱为例为例: 会被法律判定为对社会造成威胁的人员,都会被送进监狱,而这些人都是违背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会人民造成威胁的危险人物。 监狱把这一人群集中在一个地方,对其进行改造,教育。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法律法规,监狱的限制,这群人将威胁普通人民的安全,这个社会将会动荡不安。 所以制度的建立是促进人类进步和文明最重要的因素。 ③怎样摆脱内心的体制化体制当然是我们不能去触碰和违反的,否则将会得到严厉的惩处。 而怎样避免自己的内心对体制形成依赖呢? 以上述文中提到的“不愿走出工厂的朋友”来阐述。
他为何不愿走出工厂的主要原因:离开这里我不知道能做什么? 他舍不得离开这里就是因为离开后不知道要做什么,可能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和电影中老布有着类似的想法。 而要摆脱这种想法,便要从思想层面入手,改变这种对工厂的依赖。
想要脱离内心的体制化,必须从改变思想开始。
舒适区便是让人觉得舒适的区域,又称心里舒适区。 如果把舒适区比作一个圆形,那么我们所做的事接触的人,都会在这个舒适区里活动,一旦走出舒适区,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或者不习惯,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 而长时间处在固定的区域,接触新的事物,内心会感到慌乱和不适。 而要脱离体制化,也需要大胆的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鲜的人、事、物。
这位朋友最大的问题便是,他没有任何一种赖以生存的技能,同时又没有较高的文化,所以做了十几年,到现在也是普工。 倘若思想改变了,便需要学习一种自己感兴趣并且容易掌握的技能。 俗话说:有技术的人,走到哪里都饿不死。 这也体现出了一项技能的重要性,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羡慕别人的高工资,但工资高,自然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更加高。 有了技术在身,走到哪里都不怕! 结语: 体制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的勇气,脱离体制化要从思想出发,脱离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摆脱困住内心的体制。 Ps:图片源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