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的故事(一)

 zzm1008图书馆 2020-03-11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字,认识它,了解它,感受它独有的魅力吧!

01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此籀(zhòu)文(大篆)。像臂胫之形。凡人之属皆从人。

【汉字趣谈】

       “人”字的甲骨文像侧面站立着的人形,头在上面,手臂向左下方伸展,身子在中间,身子以下是腿。“人”字的金文、小篆字形基本上与甲骨文差不多,只是小篆的腰部弯曲更大一些。

  人是世间万物中最神奇的生命体,这样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古人心中。《尚书·周书·泰誓上》中说:“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引孔子的话说:“天地之生,人为贵。”而“人”的古义被解释为:会弯腰劳作的动物;今义则被解释为: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又能用语言进行思维和交际的生命体。

        由于人具有伦理观念和道德意志,所以“人”字又引申为人的品性,比如我们经常会说:“这个人挺不错的”“唐太宗知人善任”等。

“人”字在作为一个独立汉字存在的同时,它还是一个部首字,并且凡由“人”字所组成的字,基本上都与人有关,如“从”、“仆”、“伐”、“休”、

“伏”等。

     需要指出的是,“人”字和“大”字在造字之初的意思是相同的,只不过在字形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别:“人”字从字形上看像是侧面站立的并拢手脚的人形,“大”字则是正面站立伸展着四肢的人形。后来,“大”字被借用作“大小”的“大”,而“人”则专门用来表示“人类”、“人口”、“男人”、“女人”等。

02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

【汉字趣谈】

       “口”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人的嘴巴。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句子,其中的“口”指的就是嘴巴。

  “口”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形体都像一个人开口笑着的样子。人们肯定要问:嘴既然可张可闭,那为什么古人要画一个张开的嘴呢?闭着的嘴巴不是更简单吗?其实,这是由嘴的功能所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嘴的功能是说话和吃饭,而说话和吃饭时,嘴是必须张开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口”字。

     “口”字的意思有很多。首先,它是人们用来说话和进饮食的器官,并且一个人只有一张口,所以引申为人口,后来便以“口”来作为“人”字的代名词。《管子·海王》中说“十口之家,十人食盐。”又如“三口之家”和“养家糊

口”都是这个意思。同时,“口”字也被用来做人的量词,几个人可以说成是“几口人”。

      另外,由“口”字的本意中引申出了很多其他意思,如孔穴及容器内外相通的地方,这样的词组有“井口”、“瓶口”。也可泛指出入的通道、关卡,如“窗口”、“路口”、“门口”等。还可引申指开裂的地方,如“伤口”、“疮口”。

     “口”作为部首时,大都与嘴或方形物有关,如“吃”、“叫”、“中”、“司”等。

03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从干,从口,干亦声。凡舌之属皆从舌。

【汉字趣谈】

     “舌”是个象形字。它的甲骨文的形体,整体像嘴里伸出舌头来的样子:下面是嘴巴,上面像伸出来的舌头的形状,伸得长长的,当中还有个桠杈,而每个人的舌头当中确实有条线。“舌”的本义就是指人的舌头。《庄子·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是生非。”其中的“鼓舌”,就是搬弄口舌,表示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含有贬义。

  舌,在口中,其作用有三种:一是帮助说话,二是辨别味道,三是接触东西。所以“舌”往往跟表示这三种功能的字有关。“口舌之争”、“舌灿莲花”都是表示言辞说话的成语;舌字旁加“甘”为“甜”字,是一种味道,如“香甜”;而“舔”,则指用舌头接触东西,如“舔盘子”。跟舌头相似的东西也用舌,如:鸭舌帽、火舌等。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中,常常会见到“金铃木舌”这个词语,如:《书·胤征》“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孔传:“木铎,金铃木舌。”这里的“木舌”是指装在铃铎内的锤。

     在《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有人将这个词误认为是善于说话的人。其实,“舌人”是指古代的翻译官,正如韦昭注《国语》所说:“舌人,能达异方之志。”

04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耳,主听也。象形。凡耳之属皆从耳。

【汉字趣谈】

      “耳”是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耳朵。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耳”在字形上都很像是耳朵的形状,演变成了隶书,就不太像了。成语“耳闻目睹”、“耳聪目明”、“忠言逆耳”等词语中的“耳”字,都指的是耳朵。

  我们都知道,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名词“耳”当作动词用的时候就表示听、闻之义,如我们常说的“耳生”,意思是听着生疏。在古典作品中,我们也常会见到“耳顺”这个词,如庾信写的《伯母李氏墓志铭》中有这样的句子:“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这个“耳顺”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有一个典故。《论语·为政》篇有“六十而耳顺”的话。这是说:人到了六十岁,不管听到什么话,都能辨别真伪、分清是非。所以后世人就把“耳顺”作为“六十岁”的代称。所谓“年逾耳顺”,就是年过六十的意思。这跟“年过花甲”的意思完全一样。

  “耳”也引申指形状像耳朵的东西。如我们平时所常见的“木耳”、“银耳”。同时,又因为耳朵是长在我们脑袋的左右两侧,所以“耳”字又特指事物两边的位置。如:“耳房”,指正房两边的小房间;“耳门”,指大门两侧的小门。

  在很多古代文献当中,“耳”又借作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的意思。唐人柳宗元所写的《黔之驴》中有过这样的描写:从没见过驴的老虎被驴的叫声吓了一大跳,不过靠近驴后发现它也只会用蹄子踢踹,老虎很高兴,“计之曰:技止此耳!”“耳”作为语气助词有时则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相当于“了”、“啊”。

     在汉字中,凡由“耳”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耳朵”有关,如“取”、“聆”、“聋”、“闻”、“耷”等字。

05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说,以为火藏。凡心之属皆从心。

【汉字趣谈】

     “心”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的形体中,像人和动物的心脏形状,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脏上的血管或心脏内的瓣膜。从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渐有了变化,开始慢慢地接近现在的“心”字的写法。

  “心”的本义就是指心脏。古人以为心是人的感情与思维器官,故引申为头脑、思想。《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沿袭到现在,还常听到“用心好好想一想”的说法,所以“心”的引申义是思想、意念,如“心地善良”、“工于心计、“用心良苦”、“海枯石烂不变心”,等等。现代社会中,人的不向外流露的思想感情被称为“内心世界”;而研究人的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识过程的科学,则被称作“心理学”。

  由于心脏的位置位于身体的中部,所以又引申指事物的中心、中央位置。如“圆心、核心、球心、江心、街心花园”等,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诗句。

      在《西游记》的第一回中写道:“美猴王为参访仙道,来到一座山前,问樵夫哪有神仙。樵夫说:‘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其中的“灵台”、“方寸”都是“心”的别称,“斜月三星”说的是一弯斜月的上方点缀着三颗星星,这正是“心”字的象形。实际上樵夫的回答是说佛法仙道就在人心之中,即心是佛。

    “心”是个部首字,凡由“心”组成的字大都与心有关,如“想”、“愁”、“念”等。

06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目,人眼。象形。重童子也。凡目之属皆从目。

【汉字趣谈】

     “目”是个象形字,是根据人的眼睛形状创造、演变而来的。其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是一只眼睛的样子,周围是眼眶,两旁是眼角,中间是眼珠。“目”的本义就是人的眼睛。如《荀子·劝学》:“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解释为: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得清楚。

  《诗经·卫风·硕人》中形容卫庄公的夫人庄姜的美丽时说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个“目”字就是眼睛的意思。另外,成语“目中无人”、“历历在目”,使用的都是“目”字的本义。

      人用眼睛可以看东西,因此古人就用“目”表示看的意思。如“一目了然”是说,看一下就已经很清楚了,“耳濡目染”的意思是因经常听到和看见而受到影响。

  由于眼睛都有眼眶,人们就把有些带框的孔状物称为“目”。战国大哲学家韩非说过这样的名言:“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意思是:善于张网的人是去牵引渔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牵曳每个网孔。东汉学者郑玄也说过类似的话:“举一纲,而万目张。”意思是说:把渔网的纲一提,所有的网眼都撑开了。由此看来,能使我们事半功倍的办法是抓住问题的关键,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为了让眼睛看得更加清楚,我们常常把原来没有顺序的事物整理出来,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列,所以“目”也表示条目的意思,如字典的“条目”,书本里的“目录”“书目”以及演出时的“剧目”等。

     我们眺望远方,眼睛所能观察的范围虽然很广也很远,但是要想真正到达所能看到的那个地方,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行,所以人们把为之努力想要到达的地方称为“目的地”,把想要达到的标准称为“目标”。

07

【字形演变】

【说文解字】

       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属皆从手。

【汉字趣谈】

      “手”是个象形字。从字形上看,它就像五指伸开的手掌形。“手”的本义就是手掌,《诗经·邶风》中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意思是 :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偕老 。这 是“手”的基本义项,直到今天都没有改变。现在我们常常说的手表、手套、手心、手语、手掌、手指、手推车、手到擒来、手到病除、手忙脚乱、情同手足等词语,用的都是“手”的本义。

  我们常常用“一手遮天”来形容仗势弄权,欺上瞒下。这个成语源自唐代曹邺《读李斯传》:“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李斯本是楚国上蔡人,后来辗转到了秦国,他通过劝说秦王,用金钱收买了六国的诸侯大臣,收买不了的,就派人将其刺杀,以此来离间六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派兵攻打。二十多年后,秦王终于统一了天下。李斯又上书说:“天下会大乱,是因为有各种学说流派,人听进去了,心里就会想别的。现在天下统一了,请制订完备的法令,请将诸子百家的书全部毁掉,天下就太平了。”秦始皇照办了。晚唐诗人曹邺说:“用欺骗挑拨来获取国家利益是不对的,用法律来限制人民的思想是自取灭亡。一个人的手要掩住天下人的眼睛,这怎么可能呢!”

  “手”的具体定义应该是腕以下能拿东西能做事的部分,是名词。可是后来又引申为手的各种动作,如拿、持、写等,如《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意思就是说:曹子拿着宝剑而跟着他。成语“人手一册”意思是每人手里都拿一册,“手无寸铁”意思是手里没有拿一件武器,“手令”是亲手签发的命令,“手谕”是皇帝亲手写的命令。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在我国古代的一些典籍当中,和“手”有关的词组有很多,有些词的含义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比如“手谈”一词,不能理解为盲人的“手语”、“指语”,而是指“下围棋”。还有“手刺”,不是手上扎了一根刺,而是指古代下级官员要去拜见高官,自己亲手写的介绍自己身份的名帖。

    由于“手”是人的主要劳动器官,所以“手”也用来指擅长某种技能或做某种事的人。歌手是以唱歌为主要工作的人,神枪手是打枪特别准的人,劳动能手是劳动出色的人。

内容节选自许慎的《说文解字》

谢谢欣赏!

Thanks for your watch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