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们说到,毛笔的出现,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还产生了一种叫做书法的艺术。这又如何理解呢?中国人的思维是以象形文字为形式的“象思维”,是一种太极思维。世界各民族的文字都以象形文字开端,但是在文字符号化的过程中,先后丢掉了象形,走上了拼音之路。汉字虽然也在符号化,字形字体一直都在变,但是“象形”这个根本,始终没有改变,因此中国人象思维这个本质也就没有变。什么叫作“象思维”?外在的万物都是自然界的一个具体形象,简称具象。如何把它变成一个符号,既方便记忆,又能直观思维呢?这就需要抽象。抽象是把形象符号化,把它抽离出来,变成一种符号,大脑才能记忆。但是在思考的时候,这个抽象的符号又要还原成具体的形象,不同的形象演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流动,形成了人的思维、思考过程。说到象形字对直觉思维的影响,可以从汉字在视觉上构成的三维结构效果表现出来。看着“乙”这个字,你可以感觉到有一股气在流动,有个生命顽强地挣扎着要挺直,要站起来,那种强烈的动感,直观内省,一下子就把你带进去了。给你写个英文词(air)就没有这种感觉,因为它是拼音字母,表音符号后面没有全息图形作支撑,这是象形字与拼音文字本质上的不同。 书法能够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不是吹出来的。为筹备08年奥运会开幕式,组委会曾广泛征求外国人的意见,你认为什么艺术形式能够代表中国?结果70%以上的回答是“汉字书法”。任何一种视觉艺术都得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平面化的东西很难成为艺术。中国的书法显然是三维立体效果的,没有人把英文裱起来,挂墙上的,拼音文字没有三维效果。中国书法最早也是从硬笔开始,从最早的刀笔、竹签笔、到玉石笔,都在一个平面上沿着一条线刻写。所以人类早期的思维形式,是平面的、线性的、硬碰硬的。但是毛笔的发明,让中国人的思维形式进化到三维立体的圆思维。 毛笔的特点是什么?它可以点、按、提、捺,这是在三维空间才可能的动作,在平面上用硬笔书写,没有这个效果。再加上墨的浓淡,笔锋的枯荣,虽然是二维平面上的一个字,但是立体的三维效果跃然纸上。所以毛笔的使用直接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即立体的、动态的太极思维。拼音文字写得再漂亮,也是沿着一条线来写,可以有起伏,但不能离开这条线。中国的书法不是这样,讲究谋篇布局,动静相间,竖着写,横着看,是一个圆的整体。美国在推广太极拳运动。为什么?健身吗,有可能,但理由不充分。我以为他们是要学习中国人的太极思维(圆思维)。太极拳走得是圆的路线,无数个圈,哪个方向都有,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是圆的。西方人排队永远是一条直线,中国人什么时候直线排过队?他们觉得混乱,我们真乱吗?谁都知道自己排在哪儿,不信你插队试试看。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在写毛笔字、练太极拳,在学习太极的圆思维。我们在干吗?国家体育总局正在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人家不玩儿直线运动了,开始玩儿圆了,我们却丢掉了自己的圆运动,搞伸胳膊蹬腿的直线运动,一开局先输了一子。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西方人即使学会了玩圆运动,那也是在圆周上转,道的根本在圆心上,你在外边转圈,我根本就没动过。估计老外得再投胎托生为中国人,否则学不会,中国文化水太深。 好了,我们今天要解的字,是十天干的第七位,甲、乙、丙、丁、戊、己后面的“庚”字。“庚”字,本为象形字。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个长柄左右有两个耳朵,可以摇的乐器。郭沫若认为(郭沫若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虽然人品有瑕疵,但学问着实不错。),人有千般好,抵不住一点恶。宋体字的原创是谁?秦桧,苏、黄、米、蔡的蔡体字又是谁的?蔡京啊,都是大奸臣,害人虫,但学问都出奇的好。人可以犯错误,但不能犯罪,否则万劫不复。 再说郭沫若,他认为“庚字,盖钲之初字矣。”他说“庚”就是后世的“钲”,一种铜做的乐器,形似钟,又像铃铛,口向上,有个长柄可执,在行军时敲打。所以钲鼓,即军事的代称,钲歌,即军乐的代称。 《说文解字》的解释:“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此说不通,怎么就庚位西方,象秋天?你得假借的有道理。《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没见过甲骨文,那个时代又不允许挖坟掘墓,他所见的文字证据实在有限,只能凭借金文和小篆的字形解字,这是它的局限性。 “庚”字的本义是一种金属乐器。当“庚”字被假借为十天干第七位时,不得不再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钲”来代替它,而“庚”字的本义就消失了。古代用天干地支相配,表示年号与时间,因此“庚”字也代表“年龄”,例如“年庚”指年龄、“同庚”指同龄,贵庚啊?是问对方多大年龄。正因为“庚”是一种金属乐器,所以才与五行里的金发生了直接联系。这时再回到《说文解字》“庚,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实也”这样的解释才合理。再说“庚为金,在天指金星,又称长庚星”,根据就有了。至于它为什么位于西方,为什么代表秋天,那是五行属性的分类,一大套呢。 古代说一个人有庚才,是说这个人会赚钱,会炒股,天生会闻钱味儿,会玩儿吸星大法。你把我庄稼踩坏了,“请庚之。”这是《礼记·檀弓》里的话,意思是“踩坏了我的庄稼,你得赔我钱”。汉字同音往往可以通假,同义,所以“庚”通“更”(有更替、更新之义)。《周易本义》曰:“庚,更也,事之变也。《礼记·月令篇》曰:“庚之言盛更也,万物皆肃然更改,滋已到天心,处于肃然变更之间,秀实新成。”万物遇秋而立更,立秋节气一到,阳气收敛,河水立刻清澈,植物生气归根,这叫做“万物皆肃然更改”,只有果实留下来,作为新生命的种子。 有一种植物叫“盗庚”,《本草纲目》上说它“夏开黄花,盗窃金气也”。说它夏天开黄花,黄色为秋色,所以说它盗窃金气。那黄菊花呢?不也该“盗窃金气吗”?没说到点儿上,因为这种植物的花气沉降,让人的气往下走,临床上治疗呕吐、呃逆很有效,叫做“旋复花”。旋踵间即让气机掉头转向,故曰旋复。沉降是秋金之气的本性,正因为“诸花皆升,复花独降”,所以说它“盗窃金气”。好了,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