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历法 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 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清明、谷雨 …… 二十四节气 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 24个阶段 它不仅是农耕社会 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指南 也体现了 人们对自然时序的敬畏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些诗词中 藏着大自然的变化 那么,跟节气相关的诗词 您知道多少? 往下看 跟着《中国诗词大会》一同走进 诗词中的冬去春来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三个节气 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 天气回暖,雨水增多 蛰伏一冬的动物们渐渐苏醒 说到惊蛰 不知您能想到哪首诗词? 南宋范成大 写下《秦楼月·浮云集》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蛰时节 雷声隐隐,绿杨随风 处处呈现出春日景色 说到春天 不少人可能都会想到 桃红柳绿、千里莺啼 唐代诗人刘方平却想到了虫儿 这么幽微的意象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 蛰伏了一冬的虫儿 也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民胞物与 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朋友 除了“虫声新透绿窗纱” 还有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甫在《水槛遣心二首》中描绘的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虫儿鸣,燕子飞 鱼儿跃出水面,野鸭嬉戏水间 ![]()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白露节气是仲秋时节的开始 也是反映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白露过后 天高云淡,气爽风凉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 凉爽的秋天即将到来 说到白露 就不得不提到 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 这句五言唐诗 就藏在这九个字中 看看您能答对吗 ↓↓↓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中 还藏着一个节气 不知道细心的您发现了没有 它就是——白露 诗人杜甫用“语序颠倒”的手法 表达了强烈的情感 “露从今夜白” 从今夜开始进入白露节气 清露盈盈 令人寒意顿生 仔细体会 是否别有一番韵味 ![]() ![]() “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 您知道刘禹锡的这句诗 写的是哪个节气吗? 正是秋分 这一天,昼夜平分 白天和晚上的时间一样长 监祠夕月坛书事 (唐)刘禹锡 西皞司分昼夜平, 羲和停午太阴生。 铿锵揖让秋光里, 观者如云出凤城。 西皞指的是秋帝 羲和停午又是啥意思? 戳视频,听康震解答 ↓↓↓ 这首诗的抒情性虽然不强 但纪实性很强 彰显了 古人对于季节、时令的观念 二十四节气中 您最喜欢哪个节气 关于节气的诗词 您还知道哪些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疫情当前 让我们从诗词中感受自然 听春雷阵阵,等陌上花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