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说的股市预测的鸡尾酒会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都唯恐避之不及而不愿谈论股市时,这个时间说明很有可能是股市下跌后即将反弹的信号,当听到身边一大群人,甚至平日里很少接触股票的大叔大妈都在兴致勃勃聊股票,并向别人推荐自已认为已经买的不错的股票时,这时说明股票已经上涨到最高点,股票即将下跌的信号来临了。 对于股票投资者而言,每当暴跌之时 ,坚定投资信息与克服恐惧心理,似乎是一对双生花 ,永远折磨着我们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认为,暴跌也许并不是坏事,历史数据告诉我们 , 即使是跌幅最大的那次股灾,股价最终也涨回来了。因此,暴跌也不失为一次好机会,让我们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 但是,每当大跌的时候,经常有投资者焦虑的问老罗,我的股票或者基金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卖出?老罗在想,为什么大家会这么恐慌,为什么大跌以及发生较大亏损,非常焦虑和恐慌,而投资者大师们却认为每次暴跌是给大家以更低价格买入优秀的公司。我们为什么这么焦虑,是不是我们自己的本身发生了什么问题。老罗想了想,发生焦虑的投资者,你是不是有以下至少一个特征。 · 一 · 对于股票市场没有充分的认知。 收益与风险是相对应的,也就是两者是相伴而生的。一般地,收益高则风险大,风险小则收益低。正所谓“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所谓的“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绝不是危言耸听。当然,股票资产作为资产配置的重要资产,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它是你中长期想获得跑赢理财收益必须要配置的一项重要资产。很多投资股市之前,并不知道股票市场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所以当暴跌来临的时候非常焦虑。 · 二 · 仓位太高,喜欢一把梭或者杠杆投资。 过于相信自己以及专家预测的对于市场的判断,比如“大盘会涨到多少点”“新一轮牛市来了”“不买会后悔之”之类的话,没有自己的判断,人云亦云,脑子一发热全仓或者杠杆买入股票资产。林奇说投资者并不需要预测市场的能力,照样可以在股市中赚钱,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我就应该一分钱也赚不到。专业的经济学家和股市分析师都不能准确的预测市场!如果真能成功预测,他们早就成为百千万富翁,早就辞退工作了,用不着为了得到丰厚的薪水而努力工作着,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 2018年年初,众多券商一致观点看多2018年的市场,有很多券商策略研究报告最后都打脸了,但是结果呢,2018年A股市场全年下跌严重(主流宽基指数都跌幅超过20%以上),如果你坚定认为市场一定会涨,一次性买入较多或者杠杆买入,2018年你也会焦虑。 · 三 · 股票投资的标的过于集中。 比如过于集中投资某一只股票或者多只类似的股票资产,当这类资产发生行业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例如2012年白酒行业也遭遇过塑化剂风波,导致行业的白酒股发生调整。还有2018年的假疫苗事件,导致相关疫苗的股票都受到冲击。所以,最好不要只持有一只股票或者同类风格或者同类行业的股票资产,因为当这个行业发生较大波动的时候,你选的资产不涨,其它资产涨,你也会非常焦虑恐慌。例如,在A股市场中,代表价值股的中证100和代表成长的创业板指数在2012年、2015年、2017年、2020年分布出现了它涨我不涨的结构性行情,如果你不小心满仓在那个下跌的指数基金里面,那么,你一定又会焦虑了。 · 四 · 对于投资者的品种并未充分了解。 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我都希望大家能够自问一句:“是否为投资做了足够的功课?”如果你只是脑袋一热,大腿一拍就开始投资理财,跟丢兵卸甲、赤手空拳上阵的士兵有什么区别?当由于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你的指数基金下跌了, 如果你对的投资品种没有基本的了解,根本不知道当前是便宜还是贵了,那么你肯定又会焦虑。 梳理了以上几点,你是不是你如果具有上述任何一个特征,都会导致你焦虑。找到了自己焦虑的原因,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只要把上面四个问题解决了,你就不会恐慌了。老罗这里想到四个方法: (1)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相信没有人能预测市场。赚钱不易,且赚且珍惜。没有一个市场是只跌不涨的,但也没有一个市场是只涨不跌的,过去熊长牛短,未来也可能牛长熊短,但熊一定会出没的,这是市场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当市场涨多的时候,可以考虑分批卖出,这样把自己仓位降低,在市场下跌多的时候,可以不断加仓,这样把自己持仓成本降低,等待市场上涨。 (2)通过定投降低焦虑。对于A股的指数基金,不要激进的投资方式,不建议一次性满仓买卖或者杠杆投资,因为A股市场不像美国市场,基本是熊长牛短,在这种市场,要想让自己长期存活下去并且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可以用定投或者分批买入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也有利于降低你组合的波动。以创业板指数为例, (3)让资产配置更加多元。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让自己的钱投资在不同类资产。对于正常家庭的投资组合,通常会有以下四类资产:股票类资产(包含股票、主动股票基金、指数基金等)、固定收益类资产(包含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理财)、海外资产(海外基金产品)、商品资产(原油、黄金等)。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就是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海外基金三类资产。 巴菲特说过,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投资者可以通过将资金放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中,把收益进行分散。这里我们要介绍数学统计里面相关系数的概念。相关系数可以反映两个资产在变化时是同向还是反向,如果两类资产同向变化,则相关系数就是正数,即一类资产涨,另一类资产也涨。两类资产反向变化,则相关系数就是负数,也就是一类资产涨,另一类资产跌。相关系数的变化数值是在-1到1之间变化,简单说相关系数是1,代表两类资产完全同向相关,相关系数是-1,代表两类资产完全反向相关,如果相关系数为0,则代表两类资产完全不相关。 国债ETF与沪深300ETF的相关系数为-0.92,说明两类资产存在几乎完全的反向相关性。 如果我们运用定投投资加上资产配置的方法,那么我们的组合波动进一步降低。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做一次资产配置,30%资金全年定投创业板指数,50%投资国开债指数,20%投资纳斯达克100指数。那么,在2018年,定投创业板亏损19.61%,好于一次性买入创业板亏损28.65%。通过资产配置加上A股指数基金定投的方式,你会发现你的投资组合在2018年才亏损1%,但是到了2019年,你的组合收益率能达到22%,这样的配置组合,就算你经历2018年的大熊市,你也不会焦虑,而且能够在2019年的牛市获得不错的收益。 (4)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告诫将军“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投资也好比排兵布阵:“知彼”是指要熟悉每种投资工具的基本情况,“知己”是指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如果你对要投资工具没有基本的了解,不清楚它的产品性质、风险类型还有收益情况,又如何能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做出选择,甚至是构建组合呢?所谓“万事功到自然成”,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常胜将军不只是会耍小聪明,耐心钻研,悉心学习才是制胜法宝。 投资正在的核心——慢就是快,追求快,是人性。人性本贪,多多益善。而如果慢就是快,意味着大部分时间要跟人性对抗才能获得长期胜利。投资之难,就难在这里。 投资理念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形成的,我们为什么焦虑,因为我们追求快,是人性,是因为我们还没找到自己的投资方式,羊群效应跟风投资,根本不了解投资标的的价值多少,所以当投资的资产发生大幅波动,自然会比较焦虑。 对于长期复利目标而言,不出现致命亏损,是最重要的。华丽而勇猛的进攻,总是最能赢得球迷的心。但是伟大的教练波波维奇告诉我们,靠防守才能赢得总冠军。一颗降低收益率的平静之心,就是投资中最重要的风控。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做好风险控制,通过资产配置和指数基金定投的方法去投资,做到慢就是快,这样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的更长、更稳,也能减少你的焦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