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色斑之火斑的经方辨治

 henguha8uguf0k 2020-03-11

曾经有位亲戚的儿子,从小就一脸色斑,亲戚经常说起此事,现在想来,血斑与火斑的可能性大。

色斑的最后一种就是:火斑。

《金匮要略》:“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病机解析:火斑是由于火热耗灼津血导致的津血不荣而生色斑。除了色斑必须伴有身热恶热,口干多饮,便秘口臭,皮肤干燥或有脱屑鳞屑。

常见的治法方药:

1、桃核承气汤(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炙甘草):逐瘀泻热。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方证:太阳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烦躁狂乱,腹痛便秘,少腹硬满。

2、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桃仁、瓜子、芒硝):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证:阳明太阴(血痹)、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腹痛腹满腹肿腹痞便秘身热恶寒。

3、大黄蛰虫丸:(大黄、黄芩、甘草、桃仁、杏仁、芍药、干地黄、干漆、虻虫、水蛭、蛴螬、蛰虫):活血化瘀,养血补虚,理气清热。瘀去新生,缓中补虚。这个有成药。

方证:阳明太阴、厥阴(半虚实)。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肌肤甲错,目眶黯黑,或闭经,或便秘。又见于血瘀型。

4、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滋阴清热降火,交通心肾。常用治不寐、脏躁等。所以说,经方方证是多维的。

方证:阳明太阴(血少)、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心烦失眠,口苦咽干,或失血或便燥。

5、千金苇茎汤(生苡仁、桃仁、冬瓜子、苇茎):清肺化痰,逐瘀排脓。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证:阳明太阴(淡饮)、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发热痰浊咳喘胸满心烦,皮肤干燥甲错脱屑。

6、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炙甘草、粳米):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证:阳明太阴(津亏)、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发热口渴引饮,皮肤干燥甲错,汗出恶热。

7、麦门冬汤(麦门冬、半夏、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就是竹叶石膏汤去竹叶石膏加大枣):清养肺胃,降逆下气。主治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还主治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证:阳明太阴、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咳喘喑哑,唇咽燥裂,肌肤甲错,口渴多饮,便燥不畅。

8、麻子仁丸(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润肠通便,兼清热利气。这个也有成药。

方证:太阳阳明、阳明。

所以此方证之色斑,伴有便秘腹胀,或有腹痛。

小结:临床上色斑病机可以有单独的水斑、血斑、火斑,亦多见三种分型相兼发生,最常见的是水血同病的类型(常见方证如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赤小豆当归散、酸枣仁汤等),也可以见火血同病者(常见方证如大黄蛰虫丸、大黄牡丹皮汤等)。

外用效方:

1、茯苓泽泻生白术等份浸50%酒精外搽。

2、白果仁浸50%酒精外搽。

3、土瓜根研细粉加蜂蜜或蛋清外涂。

食疗效方:常喝猪肤汤(猪肤、白蜜、白粉即稻米粉)。猪肤就是猪皮,也就是平常多吃猪皮。

禁忌:
1、减少日晒及电磁辐射。

2、不用功能性的化妆品。

3、少食辛辣及油煎炸食品。

4、减少熬夜。

最后,愿每位女性都面若桃花,让这世间尽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灿若星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