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需要能量,脾胃将食物化为能量。那为何脾和胃必须在一起?

 梅雪舟 2020-03-11

为什么脾胃共担人体内的“粮食局长”

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里面讲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将脾胃的受纳运化功能比做仓廪,也就是人体内的“粮食局长”,身体所需的一切物质都归其调拨,可以摄入食物,并输出精微营养物质以供全身之用。

如果脾胃气机受阻,脾胃运化失常,那么五脏六腑无以充养,精气神就会日渐衰弱。有人说脾胃是人体的能量之源头,和家电没电什么都干不了如出一辙。

此话不假,脾胃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脾胃不好,人体电能就乏,电压低,很多费电的器官都要省电,导致代谢减慢,工作效率降低或干脆临时停工。


五脏六腑都不能好好工作,短期还可以用蓄电池的能源,透支肝火,长期下去就不够用了,疾病就来了。由此看来,养好后天的脾胃“发电厂”有多么重要!

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脾胃。脾位于中焦,腹腔上部,在膈之下。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

1.脾主运化

是运化水谷的精微。饮食入胃,经过胃的腐熟后,由脾来消化吸收,将其精微部分,通过经络,上输于肺。再由心肺输送到全身,以供各个组织器官的需要。一是运化水液。水液入胃,也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而输布全身的。


若脾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失常,则气血的化源不足,易出现肌肉消瘦、四肢倦怠、腹胀便溏,甚至引起气血衰弱等症。若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可导致水液潴留,聚湿成饮,湿聚生痰或水肿等症。

2.脾主升清

脾主升清是指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营养机体上部组织器官,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3.脾主统血

所谓脾主统血,是指脾有统摄(或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主统血其实质就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其实质是渊源于脾的运化功能,机制在于脾主运化、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机体气血充足,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也正常。

除此以外,脾还具有不可忽视的附属功能。

中医认为,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但思虑过度,所思不遂则伤脾。

脾气结滞,则会不思饮食,脘腹胀闷,影响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而导致头目眩晕、烦闷、健忘、手足无力等。

胃上承食道,下接十二指肠,是一个中空的由肌肉组成的容器。


胃为水谷之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由于胃在饮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脾一起被称为“后天之本”,故有“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强则五脏功能旺盛。

因此,历代医家都把固护胃气当做重要的养生和治疗原则。

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做“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有一个重要的功能——生血。“血变于胃”,胃将人体吸纳的精华变成血,母亲的乳汁其实就是血的变现,血是由食物的精华变成的,在抚养孩子的时候,母亲的血又变成了乳汁。

脾和胃的关系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


总之,脾胃是人体五脏六腑气机升降的枢纽,

是人体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中医学认为,脾胃若伤百病由生。金元四大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李东垣也说:脾胃是滋养元气的源泉,是精气升降的枢纽,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

因此,我们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脾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