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信息宝库 2020-03-11

1919年,巴黎和会之际,日德欺霸山东青岛的不平等条约发出后,身为外交委员会成员的林长民于5月2日在《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的新闻,“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向国民揭露政府这一卖国行径。此不足三百字的新闻一经发表,顿时激起千层浪。

五四运动游行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十二所学校的三千多名爱国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总统徐世昌怀疑林长民就是学生运动的幕后主使,将他召到总统府严加训斥。自此,林长民被迫再次弃官,稍后政府派遣他前往英国,任职常驻国联干事。

  1920年夏天,林长民带着女儿林徽因前往伦敦。初到伦敦的生活使林徽因充满新鲜感,而相比于国内的传统教育,西方的文化知识更让她大开眼界,一走进图书馆,她就爱上了这里。霍普金森、丁尼生、勃朗宁等人的诗作都使她精神上十分满足,然而,对于一个有着诗人潜质的人来讲,她是不能忍受肉体的空虚与精神上盛宴之间的巨大落差的。林徽因生于1904年6月,此时也不过16岁,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有此想法当然不算为过。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林徽因与梁思成

在多少个无人问津的夜晚,林徽因都感到了深深的寂寞,她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梁思成风度翩翩的身影,然而,就在她刚刚体会到新生活的遗憾之处时,徐志摩的出现便改变了她的想法。这一年,徐志摩从美国来到伦敦深造。原本要追随大师罗素步伐的他在得知“罗素几年前已被剑桥大学开除”的消息后,曾一度感到失落。也就是这时,梁启超介绍他认识了林长民,两人一见如故,林长民为徐志摩的浪漫与真诚打动,而徐志摩也为林长民的豁达与淡泊所折服。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徐志摩像

徐志摩的出现使得略显冷清的林家热闹了起来,他的睿智和博学时时刻刻地吸引着林徽因,只要是他张嘴讲的事情,林徽因无不认真听完。他给他们父女俩讲述自己在美国读书时遇到的奇闻轶事,跟他们谈自己对中国诗歌发展的见解。渐渐地,林徽因对这个比自己年长几岁的哥哥产生了一种崇拜之外的感情。而在徐志摩心里,他早就沉醉于林徽因那动人的一举一动中了。

  任何一个男人都抵挡不了妙龄女子的美貌,而徐志摩不仅是一位风流倜傥的才子,更是一位诗人。虽然当时徐志摩只是在诗坛崭露头角的新人,可他诗人的气质早已在身上弥漫。那应该是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令林徽因痴迷,激发了她急待喷薄的诗情。后来徐志摩在主编《诗刊》时,曾向林徽因约稿,凭借着短短的八首诗歌,林徽因的名气在中国文坛传播开来。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民国女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爱情的种子悄悄种在了林徽因的心里。渐渐地,徐志摩走进了林徽因的生活,他与她谈论的内容不再限于诗棋画艺。夜晚,她与徐志摩屡屡私会于康桥,对他诉说着这些年来祖父的离世、父母的不合、家中的不幸等,在她的眼里,那些她不敢对父亲说的话他都能理解,那些她堆积了很久的压力他也都能减轻。

  女人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最感性的动物,在那个需要倾诉、需要依靠的年龄,徐志摩那宽厚的肩膀给了异国他乡的林徽因足够的依靠,他曾轻柔地抚摸她的秀发,触碰着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曾轻拭过她流泪的眼角,以黑夜里的目光窥寻过她身上的秘密。就这样,坠人爱河的两人互相抚慰着对方,释放着自己,他们的灵魂缠绕着感到满足的彼此。每每分开后,初尝爱情之甜蜜的林徽因似乎都要再独自陶醉一会儿。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民国男女

 好景不长,在爱情路上刚刚起步的林、徐二人仿佛还没走多远便重重跌倒。两人当众眉来跟去令林长民这个当父亲的感到些许不自在。后来,林徽因决定向从小疼她爱她的父亲坦白她与徐志摩的情感。也就是这时,从父亲口中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中,她听到了徐志摩已为人夫的事实。这是徐志摩最不愿提起的,也是徐志摩不曾向她提起的。

  徐志摩成长在一个富商家庭。与林徽因不同的是,他的家中并没有出过多少读书人,因此就算是有钱,但社会地位并不高。在家长眼里,从小就出类拔萃的徐志摩成了徐家唯一的指望。少年徐志摩因为作文写得漂亮而得到了浙江都督秘书长张嘉傲的赏识,在他的印象里,徐志摩的那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写得尤其出彩,文中他将名士梁启超的文风运用得游刃有余。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新娘子

在张嘉傲眼里,徐家是有钱的本分人家,倘若能使徐志摩与小妹张幼仪结为夫妇,成为老张家的一员,那该是多有面子的事啊。于是,在徐志摩与张幼仪见都没见过的情况下,两个人的婚姻便这样敲定了。其实,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也是很正常的,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少人就是这样过来的,先结婚后恋爱,也能得到幸福的婚姻。然而对于徐志摩来说,这是万万不可接受的。徐志摩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人,对于没有任何感情投入的婚姻他是一定不要的。可是在徐家陈旧的思想下,在旧社会迂愚的风气下,15岁的徐志摩不得不娶素未谋面的张幼仪。而此时,张幼仪不过12岁。

  按现在来说,两个中学生就要谈婚论嫁,这确实早了些。在那时,徐志摩的心里根本就装不下除了求学之外的事情,面对家中同样沉默不语的新娘,他甚至碰都不碰她一下。父亲徐申如虽看出了儿子心不在此,但也同样认为两人间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因此便向徐志摩提出条件,只要他让张幼仪给徐家生个大胖小子,父亲就任他出去留学。为了离开这个封建的家,为了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世界,一向桀骜的徐志摩终于服了软。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张幼仪深受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但是这些优点,在张扬独立自我的诗人眼里就是没有见识,呆板乏味。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徐志摩像

结婚后仅仅过了几个星期,徐志摩便赴京读书。1918年,张幼仪产子,同年徐志摩赴美留学,攻读经济学。两年后,徐志摩漂洋过海来到伦敦。在英国的一年里,命运让茫茫人海中互不相识的林徽因与徐志摩走到了一起。对徐志摩来讲,与林徽因在一起的时光就像是上天最美的赏赐,林徽因就像是他爱情路上最美的馈赠。而如今,就连这短暂的美好,上天也要收回。在当时,已婚男子是被允许在外面纳妾的,可是这并不是林徽因想要的爱情,听闻徐志摩已经是当了父亲的人,林徽因悲伤至极,她几乎每每想到这里都要以泪洗面。林长民不忍心面对女儿,他本以为这两个相差8岁的兄妹间不可能产生爱情,可谁知爱神偏偏降临得这么巧。再考虑到与梁启超家的口头婚约,这位林徽因的监护人便更加羞愧到无颜见人,他为自己对女儿的大意而深感愧疚,也因对女儿关爱的不足而常常自责。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民国女子

得知这一消息的徐志摩马不停蹄地赶往林家,他想对他爱的人解释,更要他爱的人理解。可这一次,无论他怎么敲门,都不再有人回应。想起自己情感路上不堪回首的往事,徐志摩像个孩子似的流下了懊悔的泪——她是一生最爱的人,可他带给她的却是无尽的悲伤。也就是在这一刻,徐志摩在心里做出了那个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决定——他要与张幼仪离婚。为了这份爱,徐志摩的行为反而更加疯狂。原本压在心里的离婚计划不得不即刻搬上台面,徐志摩冷冰冰地回到家中,在张幼仪的面前狠狠地摔下一张写着“离婚协议”的纸,那时的张幼仪已经怀孕两个月。

离婚男女

为了追寻徐志摩,张幼仪独自来到了英国,她知道自己的丈夫并不爱她,甚至背着她在外面偷偷幽会,可这些她都不在意,因为她知道他每晚还是会回到自己身边,为了徐志摩。她愿意等。特别是当她得自己再度怀孕的时候,她还暗自窃喜,以为丈夫会回心转意。可就在张幼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时候,徐志摩的一纸离婚书彻彻底底粉碎了她的梦。张幼仪对徐志摩的情感历程就像是过山车,在希望与失望的反复更迭,她品尝到的是绝望。

  1922年,徐志摩让张幼仪把孩子打掉,面对冷漠的徐志摩,张幼仪既惶恐又害怕。她拒绝了打掉孩子的要求,而是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彼得,同时在万分悲痛之中签下了离婚协议书。这是中国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彼得,“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张幼仪说,“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离婚后,张幼仪到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并随其去了德国,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林徽因:徐志摩是我的人间四月天,可惜他已为人夫让我好生为难哪

歌剧《林徽因》剧照

得知徐志摩跟张幼仪离婚这件事后,一向沉默的林长民坐不住了,离婚在那个年代是一件羞耻的事,特别是在女方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既然徐志摩不能善待结发妻子张幼仪,又怎么能保证他一定会真心对林徽因好呢?几经劝说无果后,林长民便断绝了与徐志摩的书信往来。徐志摩的大胆出格加重了林长民对女儿的愧疚之情,一番考虑下,他决心早些带女儿远离这块是非之地。

  1921年10月,林家父女返回中国,结束了这短暂的英国之行。幸运的是,张幼仪在遭受离婚打击后奋发图强,成长为一个能干的女性,先后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等职。这可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彭忠富/整理;参考文献《林徽因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