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经停黔江时,你能看见机场建在高高的山上,而城市被掩埋在低洼的盆地中。假如这是一只大碗,我们的飞机正稳稳当当地停在碗口。惊魂未定的乘客,纷纷被赶往一座比三等火车站的候车厅还要小的“候机楼”。他们并没有在这逼仄的大厅里待多久,恼人的催促登机声便回荡在空气中。我想很多人甚至连烟都没有抽完,就得将方便面连汤一起丢进垃圾桶,也许该感谢一下这里还没实行垃圾分类政策。彼时,我正在按摩椅的温柔中飘飘欲仙。无奈之下,只能像只蚱蜢一样蹦起来,拔腿走人。可怜的按摩椅仍在不厌其烦的工作,发出一阵阵沙哑的机械低吟声,服务对象却早已换成了空气。 飞机还要继续往昆明飞,但仍不是这趟行程的最终目的地。我要搭一趟火车,离开黑漆漆的昆明,穿过夜幕下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和大理白族自治州,抵达翌日清晨的丽江。从上海到丽江,飞机多得数不胜数,价格也和飞昆明不相上下;即便先飞到昆明,去丽江也有多趟只需三小时行程的动车组列车,何必选择一种耗时最长的夜班火车呢?答案就在这趟夜班火车上。这可不是一趟普普通通的夜班火车,它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一种软卧包厢,叫做“一人软卧包厢”。 在介绍这座神秘包厢之前,先来聊一聊“豪华列车”。可能大家最为熟知的一趟豪华列车,要属法国的东方快车(Orient Express)了。这趟由巴黎开往伊斯坦布尔的列车,因为阿加莎的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而享誉全世界。法国作家保罗·莫朗曾经这样描述东方快车:“一边在匈牙利雪原或喀尔巴阡山脉穿行,一边在粉色灯罩的微光下享用晚餐,二十岁左右的法国年轻人情不自禁地微笑:他们想到了左拉曾大唱赞歌的最早的铁路,以及‘在鲁昂停车二十分钟,让乘客吃晚饭’的列车。”东方快车的奢华,和窗外的美景相得益彰,使每一个乘客的高贵,由骨子里涌入车厢。 74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截图 虽然东方快车早已停运,但代表高贵的豪华列车却随处皆有。在邻国日本,他们不仅仅保留了豪华列车无可挑剔的硬件设施和超一流的服务,还不断与时俱进,打造出更为别致的全新产品。以水户冈锐治为JR九州铁道设计的豪华列车“七星号”为例,全车使用木制结构的家具和座椅,将人一眼拉回昭和年代。浓郁复古风之外,他又在列车尾部设计了一节别出心裁的眺望车厢:那是一面巨大的落地窗,让奔跑的列车真正变成了一幅流动的风情画。而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落地窗前又会降下一幅大银幕。白天看风景的乘客,这时可以捧着一杯红酒,轻松地欣赏电影了。 JR九州铁道“七星号”豪华列车 扯了这么久的豪华列车,又要回到一个老问题上了:中国有吗?显然,答案令人沮丧。说有吧,完全合乎标准的豪华列车还真找不出来;说没有吧,又好像对高铁上的商务车厢有些不够公平。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上的商务座,确实足够舒适宽松,服务也无微不至,但你不能将一趟普通的高铁列车,视为一种概念上的豪华列车。最为可惜的是北京到拉萨的唐古拉号列车,这本是一趟完全符合教科书意义的“豪华列车”,却由于种种原因无限期搁置了。如此说来,在全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第一和普铁运营里程第二的中国,真的没有办法体验一次豪华列车吗? 涂装绚烂的丽江号 现在,该轮到这张“一人软卧包厢”车票,以及这趟“丽江号”列车登场了。“丽江号”民族文化列车,是昆明铁路局旗下的旅游列车。车厢从外观到内饰,都洋溢出浓郁的纳西族、白族和彝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我所乘坐的昆明开往丽江的K9686次列车,便是“丽江号”系列的其中一趟。全列使用双层硬卧和软卧的25型客车编组,每节车厢都喷绘着大理丽江楚雄一带的风景和民族特色涂装。这在普速列车一律刷成“绿皮车”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如果你是一个经常乘坐火车旅行的资深旅客,也许会在打开12306软件购票时,突然发现一个可以打勾的“高级软卧”选项。这便是中国铁路卧铺的最顶级舱位,等同于国外的“一等舱”。包厢内只有上下两个铺位,并设有独立卫生间,和一座可供休憩或看风景的单人沙发。相比四人一间的软卧,的确相当“高级”了。这种“高级软卧”包厢,在多趟Z字头和T字头以及动车组列车上都能买到,非常适合一对亲密伴侣或朋友。 由此可见,尽管中国铁路没有真正的“豪华专列”,但至少还存在“高级软卧”这样能够提升旅行舒适度的产品。况且和高铁的商务座相比,“包厢”拥有一种绝对意义的“私密性”。“私密性”意味着一名乘客被赋予了某种特权,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他可以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为所欲为。而丽江号的“一人软卧包厢”,则将这种“特权”发扬到极致。这是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购买两张上下铺,想要包下一整间“高级软卧”,除了再拉一人外,别无他法。而“一人软卧包厢”的绝妙之处在于,它不是按人头,而是按照整间包厢来出售的。 那么包厢的环境究竟如何呢?我也有点忐忑。手持这张“一人软卧包厢”车票来到4号车厢,待列车员核对信息后,得以推开楼上一号VIP包厢的大门。老实说,第一印象有点小。毕竟作为双层车厢中的一层,空间感肯定没有单层列车宽敞。但还有什么能比搭了一天飞机后,扑面而来了一张1米5的大床更治愈的呢?更何况这张大床,它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放在一趟中国火车的软卧包厢中,让你分不清梦境还是现实。除了大床,还有一张普通软卧大小的上铺,使这间包厢足以容纳三名旅客,这也是这张按包厢出售的火车票所能使用的乘客上限。也就是说,你不但可以花600多块钱包下这座房间,你还可以携带两个亲朋好友一起住在里面。 包厢及其环境 如此看来,这张一人软包火车票,不仅有着极高的性价比,使用过程中也极富灵活性。无论你是一个人睡,还是一家人睡,都相当方便。把门一反锁,没人会来打扰你。就连列车员也相当识趣,她只在开车后“骚扰”你一次,告诉你一些诸如厕所在哪垃圾桶在哪之类的注意事项,然后安静地离去。也根本无需换票,翌日清晨快要抵达丽江站时,她会进行一次叫醒服务,从而不必担心睡过头。 我曾将卧铺车厢形容为一座“移动旅馆”。但现在看来,硬卧也好,软卧也罢,充其量不过是一座“移动的青年旅舍”。人们只能囿于手机外放和臭脚味弥漫的多人间,无法真正享受到移动旅馆的乐趣和私密性。如今我在这趟丽江号上,真正找到了一座在铁轨上滚动着的“大床房”。它当然还达不到豪华列车的标准,但至少为相对贫瘠的中国火车文旅提供了一种尝试。尽管这种尝试,在其他国家的旅游列车上或许早已司空见惯。 除了大床房,丽江号上还挂了一节独特的酒吧车厢,使得移动酒吧亦成为现实。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我来到这节车厢。真皮的旋转沙发椅上,铺着白族风情的刺绣坐垫,地毯上的图腾则有浓郁的彝族风情。中部有一座大型的茶台,四把太师椅紧密围绕在它四周。镭射灯光故意把车厢弄得迷幻又昏暗,和卡拉OK里的李玖哲一样令人不知所云。吧台边摆放着一台钢琴,只是今夜注定没有演奏者。 我问穿纳西族服饰的女列车员要了酒水单。水果拼盘38块,有苹果、番茄、橙子和火龙果。酒类则洋酒和米酒皆有,啤酒除了百威似乎没得选,一听大概25块钱。总体而言,这是一座并不喧闹的“清吧”。车轮摩擦铁轨的哐当声,此处完全不能算作一种噪音,而应该视为一种提升氛围的节奏音乐。推开窗帘,农舍像星星一样坠落在肃穆的原野上,列车正朝着滇西北方向疾驰。我猛灌一口啤酒,想象眼前人声鼎沸的盛况。可除了五月天取代了李玖哲,一切庸常如斯。既然如此,为何不靠在一人软包的大床上,至少那里的玻璃是全景式的。想着想着,不觉乐了。反正有大把时间可以挥霍,何必在乎形式。 餐车 酒吧车厢 ![]() ![]() 和昨晚的温柔相比,女列车员的叫醒服务充满紧迫感。“还有二十分钟就要到站了,请从右边那头车门下车哈!”我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在大床房上轻奢到丽江,都忘记何时醉卧在上面了。清晨6点的丽江站,霓虹灯仍不肯从仿纳西族古建筑的车站主楼上熄灭,似乎还要在黑幕般的天际下独自燃烧一会儿。总的说来,丽江号算得上美好,这趟旅程也算得上美好,可与国外的豪华列车相比,它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愿铁路部门能够尽早意识到这一点,设计出更多优秀的铁道列车产品,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