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连载|一位心理医生的援鄂日记(第2周)

 shlaoli 2020-03-11

2月9日,温州康宁医院集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唐伟,跟随浙江第三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参与武汉抗疫一线的心理危机干预,为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心理援助。
期间,唐伟主任在日记中记录了医护人员克服艰难,奋战抗疫一线的经历。八点健闻征得作者同意后,摘编整理,分期发布。

进方舱前的防护培训

2月16日  星期天  晴  武汉

昨日一场大雪,让天气更加寒冷,也使外面的空气更加新鲜,看窗外银装素裹,我和刘志宏主任早早便起来,吃了一点早餐匆忙赶到外面,怕美好的景色被人破坏。我们来这里六天了,经历了很多人生难忘之事,加之五天基本在房间做事情,难得出来,趁着现在没有事做,忙里偷闲散散心情。刘主任的童心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只顾拍照,让我也当了他一次模特。

下午气氛骤然紧张,开始培训进舱前的防护,对我和刘志宏主任来说,真是难。我们两个从未有接触过这些隔离服,也没有过进传染病区的经验,我们唯一的知识就是这几天恶补的视频。听完培训后,我俩傻眼了,进出方舱到宾馆房间需要四套外套,来时匆忙没有时间准备,我只带了一套,刘主任带了两套,加起来也不够标准要求。

我们决定优化资源,两个人合一起用,三套外套加每人一套棉毛内衣,总算凑够需要的物资。决定我先去,我不在的时候他在床上呆着。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试衣服的时候发现,他的裤子我穿上就是裙子,我的裤子他根本没法穿。

有困难找组织,第一时间给医院打电话,告知需求。妻子和王红月总经理在第一时间就给准备,并告知明天发出。有家有组织,真好。

开通热线,实行24小时工作制

2月17日  星期一  晴  武汉

晨起遥望窗外,看着队员上下班,不免担心急躁。一是担心队员们的身体,第一天进方舱是否有经验,防护是否能做好。二是为队员们的心理担心,去方舱和在方舱外面完全不一样。看着我担心的样子,刘主任便以职业的习惯和我谈话,告诉我,他们来到这里就要学会接纳。哥俩聊天之际,路边的喜鹊不停地叫喳喳,难道好事来临?我不敢想象。

还没想好如何接纳自己,指挥部来人接我们,转移到维也纳酒店,这里是浙江援助队的大本营,于是我和刘主任以最快的速度整理行囊。要知道我们七天搬了三次家,不在搬家,就在搬家的路上。空旷的大巴车载着我和刘主任奔向新的征程。

到达维也纳酒店才发现,这里的防护要比我们在木兰草原酒店高了好多档次,不论进门出门都要测体温,并严格按照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设置,我们不敢越雷池半步,小心翼翼的回到房间,照葫芦画瓢一样把自己的房间也分三个区。

晚上,浙江省援鄂大队陈队长召集我和刘主任到他房间,我们心里知道有任务了。有着四十几年传染科经验的陈队长给我们介绍了目前情况,告知我们年龄太大,不适合进入方舱,目前队员出现焦躁情绪,要加大心理援助力度,防止意外事件发生,把个别人员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做好方舱里面病人的安抚工作,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有任何问题找组织解决。

晚上就和刘志宏主任更广泛的开通热线,实行24小时工作制。 

一生得过无数感冒,这次最揪心

2月18日  星期二  晴  武汉 

今天忙得不亦乐乎,一个心理医师、精神科医生,为了做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视频,活生生地被逼成录音师、排版师、剪辑师、摄像师、文字编辑师,还要知道抖音、公众号,还要知道如何回答记者提问,还要知道如何和后方保持联系。在有限的时间里,还要回答网上问题,解答方舱医院里面的问题。

看来,出来干预要全能的人才,我们要被时代抛弃了,这一切对我两个老人家都是全新的东西,都得要学习。好在我两个学习能力强,一学就会。

刘主任起草了工作方案,放入各个方舱,下午到晚上,明显的事情多起来,主要就是在方舱里面医护人员的疲劳、失眠问题,病人就是紧张不安,反复问自己是不是得了新冠,有没有办法治疗,自己会不会死。

由于问题太多,我和刘主任打字慢,两人只好用语音,每人一台电脑,两台手机轮流充电。

现在主要是提升士气,给队员们鼓励,加强精神建设,我写的顺口溜被编辑成视频,受到欢迎,也被许毅老师以浙江省心理治疗委员会的公众号转发。

今天该揭晓一个秘密了。

来武汉第二天,由于天气寒冷,加之我们不停搬家,保障出现问题,我出现了感冒症状,头疼头昏,流鼻涕,还好没有体温增高。

我不敢吱声,我知道如果别人知道了,我会是什么样的。其一、我会马上隔离。其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其三、给来的队员和领导增加麻烦。其四、送不送我回去,领导要考虑。其五、怎么送我回去更麻烦,这里封闭,根本无法出去。其六、单位知道,领导更加紧张。其七、家人知道怎么办,她们能承受住吗?

好在经过确认,我得的不是新冠肺炎,应该就是一个感冒。

我一生也得过无数次感冒,但这次最揪心,考虑得最多。

刘主任不愧是心理大咖,看出我的情绪,问我怎么了,我告诉他,要他保守秘密,现在开始我在房间基本不出门,所有生活物资由他来给我保障,每天向他汇报两次体温。

我突然觉得好悲哀,我是一个精神科医生/教授、心理医生、浙江省援鄂队员,现在突然被自我隔离了,好在我的工作在房间就行,不必惊动他人,自己也体验一下得新冠肺炎病人的心理和被隔离的心理。

几天来自己经历很多,每天刘主任N次的询问,自己不厌其烦的回答(外界导致更加焦虑);自己每天定时去测体温,有时测两三次,反复核对(强迫的形成);不停求证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晚上睡眠不好,梦多,以恶梦为主(失眠,潜在焦虑);胃口不好,不想吃饭(躯体症状);头疼头昏,老是感觉喉部痛(转化症状)。尤其是鼻子里24小时有一种怪怪的味道,消毒水的味道,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的阳台三面透风,根本不可能有这个味道,这就是转化症状。

我不停暗示自己:没关系。每天用冷水洗三次脸,晚上睡前热水洗出汗再睡觉,每天在房间内锻炼、静坐、冥想,就是不能体温高,因为每天要报体温。

但这些对我的精神放松并不大,刘主任说我潜在焦虑出现,我不承认。我参加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也是最早一批进去的;主持过温州7.23动车事故处置,主持过温州台风后心理干预……心理素质不可谓不强大。但是我都这样,那些心理素质不好,又不知道疫情的严重性的人们,心理或精神就可能崩溃,基于以上考虑,我预判疫情过后心理问题必将突出。恐慌比病毒更可怕。

通过自己的实例,我在想,都是电话、微信做干预,效果到底有多少?我们一些人拿着量表在这里做出来的结果,是否能说明问题?我如此强大的心理,加之刘志宏主任的强大干预,好像也作用不大,所以说紧张、焦虑、失眠这都是正常反应,要接纳,要转移注意力。

在下大雪的早上。刘主任带我出去玩了一圈,突然奇迹般地发现,什么症状也没有了。这就是运动和转移的强大之处。

让我们热爱运动吧,运动可以缓解焦虑。

一个严重焦虑的患者

2月19日  星期三  晴  武汉

一天的忙碌,导致头昏脑胀,前几天的工作计划被批准,我和刘主任明显忙起来了。这里成立一个心理小组,由有心理咨询证书的护士组成,她们能进方舱,这样就给我和刘主任搭起一个桥梁。反馈的问题很多,我们一个个解决吧。

她们反映,一个患者有严重的焦虑,对方舱里面的环境不适应,有晕倒的现象,不太接受援助,属方舱难题,但也有代表性,解决她的问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经验。

和刘志宏主任协商后,由我来干预,他做督导。

接通电话,患者第一句就说,唐医生我知道您。听到这句话,我知道我和刘主任前期做的工作显效了,这无疑拉近了我们的距离,也增加了依从性。

经过了解,病员的丈夫较她前两天发烧、咳嗽,被查出是新冠肺炎阳性住院,自己第二天也出现发烧、咳嗽,害怕自己也是新冠肺炎,自己主动要求隔离,被送到现在住的方舱医院,到医院后才发现自己没有和老公在一起(心理落差);家里的孩子自己不会做饭,也在家隔离,孩子没有饭吃怎么办(现实性焦虑);住院前自己的公公婆婆都在住院,也是自己照顾,现在不知道谁照顾(焦虑叠加);自己以前就有焦虑(焦虑特质);对声音很排斥,大的声音自己就受不了,对光敏感,有光亮睡不着,有一次在医院照顾公公,在医院走廊看到很多人,便一下昏倒,感到气出不来,要死的感觉,全身不适,出汗,很害怕(惊恐发作)

快速评估后,给出“解决”,归纳如下:

1、和其讨论目前疫情及隔离政策,表示理解,支持隔离(心理支持,找到内心动力并激发自己的潜能)
2、给家里其他没有隔离人员或给村里干部打电话,了解公婆的相关信息,表达希望得到帮助(信息通畅、鼓励表达)
3、和孩子视频通话,教其做一些简单的食物,并告知这样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反向思维,聚焦积极)。病员高兴接受,认为这样可以改变孩子的动手能力。
4、 告知怕声音,晕倒,是由于自己以前就有焦虑特质,并可能诱发惊恐发作,解释惊恐发作的原因和表现,并告知怎么处理(知识普及、正常化技术)
5、告知她把对声音排斥反馈给护士,方舱医院里面放音乐时提前通知她,让她有思想准备,提前到离扩音器远一点的地方,如有条件,考虑调换床位(调整外部)
6、怕光,可以晚上睡眠时,戴个眼罩(减少外界刺激)
7、让其睡前做冥想或腹式呼吸(放松训练),反馈说很有用。
8、告知自己和刘主任的联系方式,让其有问题随时联系(保证)
9、如不排斥用药,可考虑小剂量安定(除上述手段,还有其他办法保证)
10、笑着和医生说,好多了(认可)

得到患者的认可,我们也感到很高兴,毕竟来这里就是帮助她们的,但这样无法面对面的干预,导致我们花费的时间多出数倍,平时我们打字就慢,也不熟练,导致两双手指都磨破皮。但为了能帮助更多的人,咬着牙坚持。 

我还要给女儿办嫁衣

2月20日  星期四  晴  武汉

凌晨
敲门
命令响起
搬家
整理行李
谁能告我去哪里
明天又是一个新的战役
空旷的走廊
拉长你我身影
无声
只听到你的喘息
近六十岁的人了
还和我战斗在一起
十天四次转移
每次你都拖着带病的躯体
手机
电脑
就是我们的武器
我们不需要
豪华房间
山珍海味
只要一块平地
放上我的武器
一个个电话
一个个微信
一头连着我
一头连着你
昨天还和家人在一起
今天就分离
这一切源于人类的贪婪
导致一个城市
失去了生机
不需要鲜花
也不需要赞誉
别跟我谈什么烈士
来这里就没想过荣誉
看着漆黑的夜晚
空旷的街
没有了往日
繁华似锦
敲击键盘的手啊
是那么的僵硬
叩出了冷暖人心
谁没有爹妈儿女
谁不想凯旋回去
谁想捧着骨灰回故里
明天太阳还会升起
我还要回去
给女儿办嫁衣

进入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

2月21日  星期五  阴天  武汉

不知道在房间里待几天了,也不知道是星期几,每天就是接电话,回微信,有时候也不知道几点,累了就看看窗外,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现在最难受的就是见不到阳光,自己住的房间没有阳光能照射进来。

每天和刘志宏主任用微信商量工作内容和个案的交流,虽说一墙之隔,但由于疫情无法面谈,也就只能用这样方法交流。很简单的事情要来回好几次,浪费不少时间。

下午3点45分,陈队长来电,让我和刘主任马上到一楼大厅集合进舱。兴奋又激动,终于等来了这个时刻。急忙穿戴完毕,到楼下集合。

上车后,陈队长再次给我们普及知识,安全、安全、再安全。告知我和刘主任的任务就是要保护全体医护人员的心理安全,其二是方舱里面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切实能帮助到患者。

车程35分钟后,我们到达了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日海方舱医院,这里的人员还在忙碌,加班加点,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日海方舱安放4500张床位,分A、B、C舱,我们接管最大的C舱,有1400张床位,在路上碰到武汉市委领导,听取了我们对方舱医院关于心理援助的计划,给予肯定。

进入方舱发现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分A、B、C、D四个区,每个区又分很多舱,每个舱20张床位,一个护士要管40张床,工作量还是蛮大。里面条件很好,洗漱、卫生间、洗澡间、阅览室、电视应有尽有。比其他方舱医院条件和设备都好。

我和刘主任根据现场,决定布置一块心理驿站,来解答患者问题,和患者形成一个联系纽带。问题是按流行病学,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千分之四点六,那么方舱就有可能出现重症精神疾病的患者,一旦这些患者出现在这里,这里的管理势必会增加困难,这是我和刘主任担心的问题。

八点,我们回到酒店,这里消毒很严格,不管是谁,只要进来就要消杀,每个人要走专用通道,不能越雷池半步。

华灯初上,我继续接电话,回微信,思考明日工作方向。

又一个全家被隔离的焦虑患者

2月22日  星期六  阴天  武汉

每天处理方舱医院患者的心理求助,每次都让我感到心酸、让我流泪,我知道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不能流泪,但目前这种情况让我们怎么能安下心来。

每天和刘主任只能通过电话,微信进行联络,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通过这些链接,有他在我们还能相互商量。

今天是我们来这里的第十四天。按以往的经验,该轮换了,但目前的情况看来,还是没有办法。医师医护人员太多,全国的精英,再轮,上那里去找这么多人?现在已经是倾全国之力了。后续人员会不足。再说我们这些人回去都要隔离14天,所以这个时间差是没有人能再接替的。

莫名奇妙地想家了,想自己的女儿、老婆,自己的妈妈、姐妹,她们每天都在为我牵挂,但疫情不结束,我是不能回去的。我不能当逃兵。坚持,这里更需要我,这里的人民也需要我在这里坚持,相信冬天会过去,春天一定会来临。待到春天时,我们一起看樱花。

下午队员们给我一个心理援助的患者,他在木兰草原方舱里。很紧张焦虑,偶有哭泣。

以下是案例:

男 37岁 成家 有一女

大概是1月28日左右,我出现喉咙痛,但我没有注意,因为我从小就有咽喉炎,以为是自己的问题,就没有太在意。2月5号出现发烧,都是晚上烧,白天不烧,并且腹泻一周,我感到可能有问题,便到医院做CT检查,说我是新冠肺炎,让我在家隔离,但是医院没有床位,6号让我去酒店隔离,在隔离酒店呆了六七天,没有什么症状,但我又被送到方舱了。

12号,家里妻子、女儿、父母均被隔离(家里有一个人,全家就要隔离),但她们在另一个酒店隔离。

我现在很担心她们会被我感染,我不敢打电话,不敢听她们声音,我很害怕。爸爸检测出核酸阳性,我更加恐惧,我想这都是我的错,如果我不在家,就不会这样了,我想死去算了。

在家里我住的是私房,就是自己家里盖的,三层,我自己在一层住,平时没有和她们接触,但是也不知道自己是这个病,也就没想很多,去了几次超市,也没戴口罩,我想我是那个时候得的病吧。

现在爸爸被送往中医院核酸检测阳性,CT检测阴性,我现在最担心就是我的女儿。我每天起床来回走路停不下来,一停下来脑子就想,手心、脚心、背上都是汗,心率加快,晚上睡觉做噩梦,我在想谁能帮我。

我现在不敢给妻子打电话,一打电话她就埋怨我,认为是我导致她们被隔离,我很内疚。

我每次很想她们(大哭),我连看她们的照片勇气也没有,女儿打电话说很想我,我就会把电话挂掉,我不停的哭,根本停不下来。




唐伟|撰文
刘冉|责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