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浣溪沙》 这是一首记游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在去汝州的路上,经过泗州,与友人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写。 点击加载图片 词的上阕写早春的景致。 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风很有些凛冽。苏轼却以“小寒”二字概之,表现出了一种毫不在乎的态度。 一路游览,渐渐到中午了,雨停了,烟云淡荡,河滩边稀疏的柳树摇曳生姿。一个“媚”字,极其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入淮河洛渐漫漫”,诗人由眼前的淮水不由想到了上游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江滩后,就变得浑浑浊浊一片浩茫了。这一句境界极其壮大。 点击加载图片 词的下阕写诗人与友人清茶野餐的欢快心情。 雪沫,指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来形容茶色之白。午盏,即午茶。蓼茸蒿笋,即蓼芽和蒿井,都是立春时的节令野菜。在古代,每当立春之时,人们就会馈送亲友鲜嫩的春菜、水果、饼饵等,称“春盘”。 诗人喝着乳白色的清茶,吃着新鲜的野菜,不由得感叹:人间真正有味道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呀! 点击加载图片 “人间有味是清欢”,便在这哲理性的语言里,显出诗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及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