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的孩子们 近日,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播报了一则新闻,讲述了一位11岁的男孩子因为玩手机游戏、打赏主播花光了40万卖房款,卡上只剩下2毛钱。 3月2日,宿迁的盛先生父母到银行里办理业务,结果发现卡上的40万元不见了,只剩下2毛钱。经银行流水查找,发现从1月4日到2月16日,每天都会有几十笔支付宝或QQ支付转账,每笔资金有几块的,也有一千多块,金额不等,最多的一天花费达到四五万元。从流水中可以看到,花费的钱大多都花费在了视频平台与游戏公司上。 后来,找到侄子小北才知道这些钱都是他玩游戏、打赏主播花掉的,而且小北说自己还以为是玩玩的。目前正在找各个消费的平台申请退款,快手平台已经同意退款,腾讯平台需要在15天左右的时间给出答复,还有一些平台目前暂时不同意退款。 因为孩子不懂事,在游戏上花费金钱的孩子不在少数。 我的一位同事,曾给我提到他的侄子五年级了,在网上玩游戏也花去了5万余元,后来向平台申述也只申述一部分费用回来。她跟我提起这个事,脸上尽是无奈的表情。 就在前几日,一位老李的孩子也是因为玩游戏,将家里的积蓄给花费干净,让老李购买12元的笔都无法支付成功。老两口就因为这件事情,两三天都没吃饭了。 …… 孩子玩游戏不是不可以,但是将家里大笔金钱投入到游戏中,甚至花光家里辛苦挣下来的积蓄,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一提到这个事情,孩子妈妈就在我耳边说,当年除了回家的车费钱,只剩下5毛钱,还给孩子买了个馒头。虽然没有和孩子妈妈在一起,但是能感受到当时孩子妈妈内心里的那股酸楚。 在体会到孩子父母内心的酸楚时,我觉得有必要把孩子沉迷游戏的事情梳理清楚,并且还要对孩子进行游戏的放松引导以及正确使用金钱的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喜欢上游戏? 发现孩子玩游戏了,我们首先不要去责备,我们仔细地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喜欢游戏。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拿起游戏来玩耍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自己也沉迷下去了,感觉上没过一会,实际已经大半天过去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游戏就是在抓住了我们的内心感受,从各种感观体验刺激我们,让我们喜欢上玩游戏。而且还会设置各种各样的对比,花钱与不花钱的效果就是不一样,要想高人一等不花钱是不行的。这又正好符合我们每个人好胜的心理,让孩子们不断下单购买游戏中的装备、皮肤以及各种特权。 只要我们玩上游戏了,我们成人都很难从游戏中解脱出来,更不要说孩子们了。在没有家长管束的时候,极有可能造成孩子败光家里的钱财。 而且,一旦我们喜欢上玩游戏以后,平常叫我们不能玩游戏的时候,谁劝我们就会对谁产生反感与厌恶。 为什么不玩游戏的人能克制住自己呢? 我们了解了游戏对人们的诱惑,我们还要思考,为什么有些人却不玩游戏呢?尤其是那些曾经玩游戏的人,后来又不玩游戏的人,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正好这个问题我可以来回答,我曾经也喜欢玩游戏,和同学一起到网吧玩传奇,也曾经为了通关,整夜整夜的玩游戏。那时候,感觉没有游戏似乎没有其他想法了。 但是,现在我一样不会玩游戏,因为自己不努力,孩子张口吃饭的钱就没办法获得。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责任,为家人要努力工作,为帮助更多的人要努力工作。 两相比较,我发现自己最重大的区别就是内心的的责任感,心中有了他人,不是只想着自己玩耍。 结合这种心思,对照一下爱玩游戏的孩子们,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不就是图自己一时痛快吗?如果他们心中都有着家人,有着责任的时候,或许会继续玩游戏,但沉迷于游戏的可能就变得非常微小。 所以,要让孩子克制自己的游戏欲望,家长一定要有意识的进行引导。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合理玩游戏呢? 第一,要有合理的时间意识。 一天24小时,我们在游戏上花费了时间,那在其他方面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样的,我们在其他方面花费了时间,在游戏上的时间就会减少。所以,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玩游戏的度。 这一点,尤其是对已经游戏成瘾的人来说,一定要先逐步减少玩游戏的时间,但不能一下子不玩游戏。除非是突然断绝了玩游戏的可能,才适合立即禁止玩游戏。一旦有一丝玩游戏的可能,孩子都会想方设法地获得。 大家可以想想曾经读书的我们,是否有翻墙出去泡网吧玩游戏呢?如果周围都没有网吧,我们翻墙外出的可能就非常小了。 第二,克制自己的好胜心。 前两天还有一位网友在跟我讨论优质资源,说各个地方都无法做到较好的配置,而我的观点却是哪里的资源都配置得最好,是我们的内心不平衡,想让孩子往上争一争,彼此之间竞争不断。这反而失去了我们最大的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最优质的资源,就是我们内心的谦让。 我们社会的发展不是靠竞争,而是靠谦让,谦让可以使得彼此的合作更有效、更快速,更能做出最大的成效来。 这种竞争的心理,在游戏中同样非常强烈,而且游戏就是在不断激励我们的好胜心。在游戏中竞技场要争排名,在战力榜上要争,在段位上要争……可以说,游戏就是我们好胜心放大的场所。 在面对各种诱惑,我们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内心状态,克制住自己争强好胜,不以排名前列为目标,而是以真正地放松为目标。 第三,引导孩子认识各种支付工具。 看到孩子们使用支付工具,他们并不会把此当作金钱工具,而是以为玩耍的工具。所以我们要给孩子相关的支付工具APP的认识,让他们知道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工具,同时给孩子提醒这些应注意的事项。 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支付工具与真实人民币没有本质区别,花费太高会导致家中生活困难,造成各种金钱上带来的麻烦。 第四,明确地告诉孩子使用的金钱额度。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不同的阶段要明确自己可支配的财富额度。像我们普通家庭里,孩子目前8岁不到,我们给孩子的使用额度是1-2元,外出要购买物品的时候,只有这么多钱供孩子支配。 如果孩子年龄大了,在三四年级,可供支配的额度可以调整到3-5元。 孩子五、六年级时,可供支配的额度可以调整到5-10元。 孩子到初中,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控制在50-200元左右。 高中、大学,可以根据孩子每周、每月的开销,给予相应的支配金额。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参考,目的是给大家一个提示,不能无限制仍由孩子花费金钱,在年幼的时候学会节俭,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最少的力量做最大的事。 结束语 孩子沉迷于游戏,是我们家长最头疼的事情,这个过程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父母要主动出击,正确去引导孩子,首先是一定要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心中要有父母,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着家人,疼惜家人,孩子才能够努力去克制自己的不足。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我是童教雷鸣,欢迎关注,分享教育、学习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