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壶也需要“保湿护肤”

 书页无卷 2020-03-11

沉睡的紫砂泥,因千万次捶打,慢慢苏醒,呼吸均匀;

生命的张力,由此贯穿、扩张……

壶若有命,先是泥命,若泥命不保,或泥命衰竭、僵死,

那又何来壶命?

比如,当壶坯有些发干的时候,许多艺人会用一个小喷水壶 ,将水雾喷在壶坯上。

如果让顾景舟看到了,他会立刻制止,说:如果你家孩子身体发热发干,你会用冷水浇在他身上吗?

顾景舟制壶打泥片(右下角为套缸)

他会告诉你,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壶坯放进套缸里,旁边放一块湿泥,利用湿泥散发的潮气,以及套缸底部漫溢上来的水汽,慢慢缓解壶坯的干燥。

这样的壶坯,通体干湿均匀,进窑烧成,不易开裂。

泥,壶坯,都是生命。

套缸是制作紫砂器必备的辅助器具。

一般用容量较大,缸口直径60厘米,高50-60厘米的陶瓷缸来制作,上面覆薄膜(先前无薄膜时用湿布)和缸盖。

套缸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长期断水,闷缸布要经常浸湿后再盖上,这样才能保持缸内空间的湿度,防止坯体风干,便于后期继续制作。

塑料套缸

紫砂壶制作过程复杂,一把紫砂壶一般由一人独自完成,各个部件也不可能同时进行制作,都是分开时间段来制作的,最后才组合在一起进行明针修整。

所以不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完成,少则一两天,多则一两月。

如果创新作品需要更长的时间,为了使未完成的作品或附件不干裂,就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并且紫砂制作工艺对泥坯的干湿度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当全部完成所有制作要求时才能不进套缸,叫出窝,才可以让坯体自然干燥。如果掌握不当将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缺陷,就呈现不出一件优质的紫砂作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紫砂艺人在制壶过程中要达到完美和优异,除了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技艺水平,“器”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最终赋予紫砂壶新的生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