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一楠闲话增广贤文 首页上一页46

 昵称503199 2020-03-11

冯一楠闲话增广贤文 首页上一页46下一页末页 页码: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9-15 12:41 @wglbxl 2015-09-13 21:22:06 很少回贴顶贴,远没楼主智慧,混世摸摸索中也有慢慢有所悟,特别择业择偶小孩教育及处事,在文中得到你的确认,觉得走在了对的路上。只是做为一个小医,虽大你几岁,哪方面都远不如你,只希望以后继续得到您的点悟,看了水浒看增广,楼主大才! ----------------------------- 兄台过谦了 常联系 互通有无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9-17 16:50 @湖山郡1991 2015-09-16 22:05:29 @冯一楠 :本土豪赏10个 赞 (1000赏金)聊表敬意,229657140@qq.com 楼主这么赞,更新这么勤快,打赏一下楼主以示鼓励吧!【 我也要打赏 】 ----------------------------- 呀 谢谢朋友~~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9-26 18:31 @沐州 2015-09-22 22:14:52 自己从小一直不敢去争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譬如很小的事,有次开学只有自己没发练习册,很胆小,不敢向老师开口要。硬是复印了一本。如同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一直到大学毕业都还这样。和自己利益沾边的,也没破坏别人的利益,可我一直在“让”,在退,让别人觉得我很淡定,其实自己心里根本放不下的,比常人更甚。平时也不大和同事交流,不太说话,心里总想着有一天自己“成功了”,自己就光彩了,哈哈,感觉自己一直在“忍...... ----------------------------- 下面端木先生把我想说的话已经说了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09-26 18:32 @端木一太 2015-09-24 16:25:50 看了看楼上很多网友抨击老冯,看着就挺可乐,我说老冯你别写小说吧,你把裤衩穿头上,人家就是看不惯,看不惯也就算了,关键他们还都愿意去闻闻到底穿没穿过,看看这老多人说有味的,你不讲卫生,就是你不对,不要怪别人,哈哈。 ----------------------------- 哈哈 被你说乐了~~正在喝东西 差点喷出来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10-08 21:48 @见贤思齐9527 2015-10-01 17:48:11 楼主国庆节快乐! ----------------------------- 同乐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10-08 22:21 @u_97721290 2015-10-07 00:32:12 屠老前辈,获得首个诺贝尔科学类奖,而且基于部分中医原理,是否可以说是我国科学,中医学被西方认可之进步,此事还望冯老师点评一下 ----------------------------- 最近网上这个事吵架貌似挺厉害,本来好好的获奖新闻,变成中医科学与否之争了,哈哈。屠自己都在说这是来源于中医,是来源于团队的研究。偏偏好多人照样按自己的想法写文章,看着也是挺搞笑的。 点评不敢当,咱们就是闲聊。 首先谈不上被西方认可,因为西方人不懂中医,我们中医需要西方认可什么呢? 中医替我们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五千年夸大了,但少说也有两千年吧,中国历史上这么多封建朝代,那么多的战争,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口依然挺多,朋友们其实稍微想一想就明白了。 最近我不大喜欢说话,因为我也在深深反省自己,阴阳阴阳,这个世界有阴就有阳,过去我说一些我认为好的东西,难保就不会对另外一些人的利益造成影响,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宇宙也好,人类社会也好,有它自己的规律。 如果有一天,中医真的看不好病了,自然也就会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来讲,至少每天都有被中医治好的病人,包括我每天也在用中医治好病人。这就够了,不需要辩白和证明什么的。 其实很多东西吧,说了得罪人的,就好比前段不是有个以后将有很多光棍的新闻嘛。所谓的光棍危机。 很多人不明就里,以为是重男轻女导致的。 其实这很滑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比今天严重多了,而且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过去没有光棍危机呢? 哈哈,有人会说是古代没有新闻报出来,是你不知道而已。 那问题同样还在,三千万光棍的数量怎么统计出来的?三千万光棍打光棍的原因都一样吗? 即便原因一样,报新闻出来,对于光棍有什么好处没? 社会关注了,又能如何? 回到中医的问题上来,历史上废除中医的事情,在民国就有了,当时也是像西方学习,要废医存药,意思是中医理论来自于阴阳五行,不科学。 这很逗的,其实是个伪命题,阴阳五行,你搞不懂,就说明是伪科学了? 当年中西医打擂台的事情,这事是网上还可以查得到的。倒不是说西医不好,中西医真的各有所长,多个选择,其实有什么不好呢? 当时民国政府某领导的老婆得了痢疾,洋人没治疗好,眼看不行,中医接手,当天就救回来了,后来在这个领导的干预下,国民党停止了废除中医的行动。 所以中医真正需要担心的,压根不是西方承认不承认。 而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将来的后来的中医学子,能不能扛得动这个传承,换句话讲,能不能真的给人看好病。 这个才重要。 目前来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能够接班了,虽然合格的青年中医少,但是我所知的就有一些,有疗效,永远就不用担心别人认可不认可的。 在医疗界,即便再科学,但没有疗效,也只是然并卵。民国某个名人,坚决排斥中医,结果么,当时最好的医院做手术摘掉坏的肾,摘错了,把健康的摘了,后来这个名人也挂了。有啥用呢。 中医真正的问题,其实是接班人的问题。 眼看着五十岁左右的,还有零星一些接近宗师和国手级别的。 再往后么,就是我这一代人,三十岁左右,四十岁不到的,这个年龄段是人生学术的成型期,我孤陋寡闻吧,或者自负一点说,我见到真正有水平的不多,别提国手了,如果不是借助医院的平台,单靠他们自己的疗效,能够吸引多少病人,不知道。 有没有水平报纸炒作,学位高低,头衔多少,在中医来讲,个人觉得都不是那么重要,关键还看疗效。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10-08 22:44 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坚持把中医路走下来的,其实就很不容易了,读书的时候,有几个考大学的是热爱中医和有兴趣而上的中医药大学呢? 少得可怜。 中医是艺业,没有兴趣和爱好,就不可能对中医有悟性。 作为科班生来讲,我的同学中,当年毕业时,能够用中医看病,形成中医思维的,就已经很少。 到今天还在做中医的,只有我自己了。而且我还是走曲线,要是一毕业就死守中医,我已经饿死了。 就算走曲线,我也将近三十岁,才终于开始走出自己的中医路来。 说这些不是在吹自己,更不是像祥林嫂一样诉苦。 国家有名老中医继承的项目,不过有资格拜师的,都是主任级别的医师。 这个其实比较好玩,主任级别年纪多大了且不说,都是主任了,真的有多少人还有多少动力和精力去继承名老中医们的经验,这个么,哈哈。 另外一边呢,偶尔有几个喜欢中医的年轻人吧,想找个师傅都难。另外中医队伍里大师和神棍也多啊,败坏中医名声的,太多。 而且就算学了中医,技术上去了,医德行不行,这个问题也很麻烦,曾经有个医生仗着自己在那一片只有他有些水平,在医女病人时提出要阴阳和合的,我勒个去~~~ 这些其实不用我操心了。 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教育部的事情,不关我的事。 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满腔热血传播和弘扬中医,现在想的么,就是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把每一个来找我的病人看好,这比我说一千句一万句中医好。 都要强得多。 所以么,每天把来找自己的病人治好,这就够了,别的不归我想,想也没有什么用。 我能做到的,是在我这一代,把中医的口碑和疗效传出去。 我的下一代,不清楚了,自己的孩子我不可能把我的爱好强加给他(她),人生的路,该孩子自己去选择。 我的学生徒弟之类的么,难,太难。 开始没有疗效和积累临床经验时,没有病人,没有收入,如何生存,这是大问题。 何况要是再像我这样到处跑着找师傅的,家里没有点积蓄,饭都会吃不饱。 房价高啊。 一付中药二三十块,医生手上,能拿个两三块就不错了。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10-13 11:08 @冯一楠 1450楼 2015-10-08 22:44 我们这一代人,能够坚持把中医路走下来的,其实就很不容易了,读书的时候,有几个考大学的是热爱中医和有兴趣而上的中医药大学呢? 少得可怜。 中医是艺业,没有兴趣和爱好,就不可能对中医有悟性。 作为科班生来讲,我的同学中,当年毕业时,能够用中医看病,形成中医思维的,就已经很少。 到今天还在做中医的,只有我自己了。而且我还是走曲线,要是一毕业就死守中医,我已经饿死了。 就算走曲线,我也将近三十岁,才终于开始走出自己的中医路来。 说这些不是在吹自己,更不是像祥林嫂一样诉苦。 …… ----------------------------- @猥大的皇协军 2015-10-09 17:39:49 没事就会来看看冯老师的贴很好!可能ID有些不雅!留言几次被无视了!是几年前一时兴起取的!是该换了!您以前的贴已够我们回味的了,三国表面就写了很多术,深刻的就不用说了!三国就不说了!关于西游记嗯还是盼望冯老师深析!当然这是个大工程! ----------------------------- 哈 以后再写西游 这段只能聊聊天了 太忙 没时间 上班看病人 还要陪女朋友 和买家具什么的。加上 年纪大了 明年也要准备操办婚事了。 作者:冯一楠 时间:2015-10-13 11:32 @u_97721290 2015-10-09 00:48:44 听冯老师您说的这些,也算解惑了,看采访那个诺奖委员会的外国阿姨的时候,当她说到屠是从1700年前的书中得到灵感的时候,真的觉得,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很多东西,真是浩如烟海,真的很骄傲。中医的问题,按您的说法,好像是很多传统文化,如京剧,刺绣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青黄不接,业内不规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冲突,大多年轻人包括我自己甚至电视都不愿意看,别说其他的了。但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说正是因为存在些许弊端...... ----------------------------- 中医么,和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京剧 刺绣的问题,主要是现在受众小。 中医的受众很广,也不存在说中医疗效慢的问题,很多中医包括我自己在内,给病人看病都是讲究三付或者七付药见效的,见效不是说就能够治好,而是说会有改善。 现代西医外科,传统中医自从华佗被杀后就停滞不前了,因为没人愿意做了,古人觉得即便做得和华佗一样有什么用呢?不安全,古人的认识也不接受手术,这是中医的局限性。中医在这方面的强项,是正骨科。 所以说快慢,是要看具体的分科来讲的,现代讲的外科病,个人也建议直接看西医。 但是在内科病来讲,效果并不慢。 我自己曾经治疗过一个病人,肚子痛,我说喝药后十分钟能好,结果七分钟好的。 这里无意吹嘘自己,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中医并不慢,慢和快是分情况的。很多疾病现代医学治疗也慢,比如说糖尿病。 而且糖尿病还治不好,但是中医就偶尔有能治好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医就可以治疗好所有糖尿病,因为中医是讲究针对病人个体辩证的医学,每个人体质不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早就知道青蒿可以治疗疟疾,但是青蒿却从来没有很高的治愈率,直到当代屠发现青蒿素。 康熙皇帝曾经得过疟疾,但是当时的宫廷太医治疗无效,还是依靠当时洋人送来的奎宁才治疗好的。他还把这个药赏赐给了曹寅。 这些都是有宫廷文献记载的。 不了解中医的人,就会据此号召废医存药,其实却不知道,阴阳五行理论,恰恰是中医进行个体辩证的基础。 所以有些疟疾能治,有些不能治,关键看辩证准确不准确。 中医水平的高低,体现在辩证的水平上,也正因为如此,具备中医思维的人,最近这些年,越来越少。 大家都喜欢有一个可以照搬的操作流程,如同工厂流水线生产衣服。然后直接给病人对大中小号。 这是现代医学,也就是说可以重复验证疗效的。 而中医么,是手工裁缝,走的是量身定做路线,所以无法复制。 二者不矛盾,而是互为补充。 所以从市场的角度来讲,传统中医肯定是有弊端的,一方面,高水平中医难寻,另外一方面,一个好中医养活自己过得很滋润没问题,但是要养活医院就难了,这里就不便深聊了。 中医至少在我这一代人,不会被市场淘汰,80后敢做梦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虽然不少人也被现实生活的压力,高房价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 但比较乐观的是,我们这一代,我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中医人,已经开始有不少成型的中医了。 虽然他们有的出名有的不出名,但是中医思维形成之后,剩下的也就是积累了。怕就怕在中医思维成型之前,就因为生计所逼,而中途放弃的。 而且聊了这么多,您想必也会发现,这其实不是中医本身有什么弊端,个体化辩证和现代医学的流程化操作都没有什么问题。 就像一体两面而已。 [http:///]整理,全文地址:http:///tieku/r_29769_46.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