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中最早的五言律诗——王绩的《野望》,太经典而收入中学课本,作者却少有人知

 qiangk4kzk8us4 2020-03-11

说到孤独的这个感觉,想必大家一定都是深有体会的,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有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是孤单一人,相反可能却是置身于喧嚣之中,但是即便如此,那种孤独的感觉却总是犹如附骨之蛆,怎样也甩不掉,似乎自己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一样。其实,这样的感觉不仅是我们会有,古代时候的人们也同样会有,有很多诗人都曾写过与孤独有关的诗句。

只不过这些诗人的孤独,大多都是在一人独处时,或是听见了外面的风雨声,或是看到了皎洁的明月。但是唐初的一位诗人王继,却是写出了喧嚣的孤独,在闲情逸致的景色中,却带着几分难言的彷徨,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首诗。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是现如今流传于世的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而且整首诗的风格清新朴素,不同于同时期轻奢华艳的风格。

《野望》

唐代: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初读这首诗,我们就能够感受到诗人心中的那种孤独伤感以及彷徨,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辞官隐居于东皋时,而诗文所描写的则是山野之间秋季的景象。在整首诗的诗文中,诗人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份独属于秋天的萧瑟,并借由抒发自己内心的那种惆怅与孤独。尤其是诗人的那种无助,更是让我们倍感动容,从诗文中就可以感到他的内心是痛苦的,或许是由于现实的原因吧。

我们都知道,唐朝的诗人大多都是有着非凡的才华的,而他们想要获得一番成就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挠,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打击。而本诗的诗人王继也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他满腹理想,可是对于现实却无可奈何,只能隐居于乡村之中,所以他将自己的感情都融于诗中,以此来作为抒发。

在这首诗的前4句中,诗人全部都是在描写景色,短短20个字就将乡村之中的那种美景描绘了出来,读起更是朗朗上口。诗人大概是说在这个地方美到了黄昏,秋天的颜色就变得更加浓郁,我经常独自一人站在野望眺望远方的景色,一个人在此徘徊,不知道要何去何从,总是会感到孤独与悲伤。远处的那些树上都沾染了秋色,看起来很美,但是我却没有心思去欣赏了。

接下来在这首诗的后4句中,诗人主要是在描写自己的心理感受,就算生活在这乡村,但是身边还是有着很多人,只可惜诗人感受到的还是满满的孤独。傍晚时分,放羊与打猎的人们纷纷回来了,可是我并不认识他们,也只能相顾无言,就算再热闹的地方与我来说也是孤独的,我感到万分悲痛,很多时候我都想放声高歌,这样我才能够稍微的平静一些。

其实有很多朋友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并没有觉得他有多好,但是如果按照诗歌的发展顺序来说的话,这首诗当真是妙绝了,尤其是诗文中的朴素,更是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