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最初的模样是什么?一首初唐名诗,与你在浮世喧嚣中静守家园

 文化点心铺 2020-09-16

看到这个题目,有些读者很可能会很困惑:唐诗最初的模样,不应该就是《诗经》、《汉乐府》之类的古诗吗?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因为诗经》、《汉乐府》,属于古体诗,它们和唐诗一样,虽然也讲究押韵,但是不讲究格律。而唐诗既要押韵,又要受到格律的限制,属于近体诗。

此外,在字数、句数、用韵上,古体诗和近体诗都有非常明显的差别。所以,唐诗最初的模样,首先应该是一首律诗,要么五言或七言,要么四句或八句;其次,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融合,既讲究用韵和格律,又表达了真情实感。但与成熟的唐诗相比,唐诗最初的模样,在用韵与格律上,肯定相对要直白简单一些。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初唐名诗,隋末初唐著名诗人王绩的《野望》。这首诗,寥寥数语,就为大家展示了唐诗最初的模样,与你在浮世喧嚣中静守家园。全诗如下:

野望 王绩(初唐)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出生于隋末的一个官宦世家,祖籍山西运城。他的弟弟是隋末大儒王通,他的侄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由此可知,王绩本身肯定也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事实上,王绩年少聪慧,勤奋好学,15岁时就扬名京城长安,被称为“神童仙子”。

奈何时代动乱,成年后的王绩很想步入仕途有一番作为,但一直不被重用。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王绩依然不被统治者看中。这让生性简傲的诗人十分落寞,曾三仕三隐。于是,王绩一生都在仕与隐的矛盾中纠缠着,备受煎熬。这首《野望》就是他内心矛盾的深刻写照。

这首诗作于唐贞观年间。此时,诗人出为太乐丞,但没多久就辞官隐居于山西河津,即诗中提到的“东皋”二字。至于原因,很简单,官儿太小,满腹才华用不上,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整首诗清新自然,流畅质朴,语浅情深,为唐诗的发展与创新开辟了先路。

诗作写得很有章法: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通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将诗人内心的孤寂迷茫与四周浓浓的秋色暮景巧妙连接起来,层层深入,让读者既有直觉的艺术美感,又能体味到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让人回味无穷。

诗人是带着不甘心与不舍离开官场的,因为没有人理解他,所以他的内心是孤寂的,失落的。因此,在他眼中,秋色自然是悲凉的。这种气氛一直笼罩着全诗。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一“望”,一“依”,就将一个心态复杂,抑郁不平的诗人形象牵引了出来。

傍晚,夕阳西下,烟霞满天,诗人独自一人登上东皋极目远望。他望什么呢?紧接着,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该诗的千古名句,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最初的模样。它描写的是秋天山林的静景,进一步渲染了作者内心的孤寂苦闷。

此时的诗人眼前望着地,与其说是景色,其实是自己的人生。浮世喧嚣,该如何静守家园呢?诗人迷茫、徬徊、孤独、失意。回归田园之后,眼中所见是一望无际的憔悴枯黄的树林,都染上了暮秋时分的颜色,而连绵起伏的群山,也笼罩在萧瑟凄凉的暮色中,给人一种荒凉、孤寂、落没之感。

正当诗人望着群山感到无比孤独寂寞时,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又从反面来描写了诗人的抑郁孤单。这一联是写乡野之人放牧归来的动态场景:牧童放牛归来,高兴地唱着山歌,把牛儿赶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心满意足地带着猎物归来,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陶醉呀!

那么,诗人呢?他此时的内心活动又是怎样呢?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人虽然羡慕乡野之人美好而简单的生活,可是他毕竟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才华横溢的人,他不可能轻易的放弃理想。然而,身边又有谁能够理解他呢?或许只有远去的伯夷和叔齐了。

整首诗如同一个身着荆钗布裙的乡下女子,不施脂粉,带着清新的田园气息,缓缓地向我们走来。与律诗成熟后的那些唐诗名作相比,这首诗可能并不觉得有太多惊人之处。可是,如果你向前看,能够读一些南朝时宋、齐、梁、陈的诗作,你就会明白,唐诗最初的模样真是如此真诚可爱。

事实上,律诗这种新的体裁,早在南朝永明年间,就已经酝酿产生了。但在此之后,又经过了上百年,直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律诗才定型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然而,比沈、宋早六十多年的王绩,却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的律诗了。而这样的诗作才是唐诗最初的模样:质朴、真实、感人韵味十足。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