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红颜宰相上官婉儿,巾帼不让须眉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0-11-04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红颜宰相上官婉儿

作者: 杨爱妹,来源: (ID:tsgsc8)

01

“巾帼不让须眉”这几个字来形容上官婉儿,再合适不过了。婉儿的爷爷上官仪是诗人、官拜宰相。婉儿是诗人、是皇妃,更赋有“巾帼宰相”之名。在盛唐,祖孙二人引领文风,将“上官体”发展成上流社会的创作主流。上官婉儿不仅有才情,她还参与政治。她谏言提高妇女的社会、政治地位,设立修文馆、增设学士,真正是一个难得的有才情、有谋略的女子。

《初唐诗学著述考》中记载“尤以中宗复位以后,迭次赐宴赋诗,皆以婉儿为词宗,品第群臣所赋,要以采丽与否为取舍之权衡,于是朝廷益靡然成风” 。

近代文艺理论家谢无量称“婉儿承其祖,与诸学士争务华藻,沈、宋应制之作多经婉儿评定,当时以此相慕,遂成风俗,故律诗之成,上官祖孙功尤多也” 。

婉儿的诗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形式,寓情于景,却更具有自然山水味,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

就连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也极度赞赏婉儿的才情了得。

02

婉儿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有二十五首,为其现存的主要山水诗。这二十五首诗,包括三言诗二首、四言诗五首、五言诗十五首、七言诗三首,从不同的侧面抒发了上官婉儿的情怀,山水林木的气息浓郁,读来使人忘却婉儿宫廷诗人的身份,闲情雅趣,大自然的美好由她的诗文中显露。婉儿对初唐宫庭诗歌题材及审美趣味的超越,无不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礼赞之情。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

“仰循茅宇,俯眄乔枝。烟霞问讯,风月相知。”

“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

婉儿的诗,透着清雅之风,富有灵气。情景交融间,仿佛能看见一幅画,人在画中,画在诗中,美妙的文字带着大自然的清雅之风,让人有了不一般的感受。俯仰之间,那是大开阔的心境。又有交友风月,作伴山林的洒脱,天人合一的境界,妙哉!

登高远望,赏自然之景,婉儿不再是参与政治的弄权者,她是诗人、是女子,有着女子特有的细腻情感,心境深处一处柔软,从繁琐的宫廷生活中走出来,完全把自己融入自然的怀抱,让红尘俗世的心静下来,放松下来,回归自然回归最初的纯净。

霞窗明月满,涧户白云飞。

书引藤为架,人将薜作衣。

在这月明风清,白云入户的山第,婉儿以藤条为书架,以薜萝为衣衫,宛若自由自在的自然之子。她的山水诗还呈现出一种率真朴拙,自然洒脱,乃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如“凿山便作室,凭树即为楹。”透漏出一股率真朴拙、自然洒脱之气。

又如“携琴侍叔夜,负局访安期。不应题石壁,为记赏山时。”更是散发出一股魏晋式的洒脱不羁,让人生发出无限遐想。这样的女子,不是闺阁中的小女子,她不依附男人,她思想独立、行为独立,散发着知性女子特有的人格魅力。

策杖临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静,途随曲涧迷。

渐觉心神逸,俄看云雾低。

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婉儿的山水之作,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一道独特风景线。这首五言律诗无论在韵律上,还是其蕴含的诗人的志趣喜好、自然神韵等,都与王维的《终南别业》有异曲同工之妙,直接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导夫先路。

03

公元664年,上官婉儿哇哇坠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女,本应是官家千金,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然而伴君如伴虎,天有不测风云,一人获罪,殃及全家。起因是婉儿的爷爷上官仪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一族男丁全被诛杀,女眷被下掖庭狱充为奴婢。小小的婉儿一出生,父亲上官廷芝就没了,她没享受过一天父爱。

欣慰的是,掖廷为奴期间,在母亲的精心教养下,婉儿熟读诗书,不仅能吟诗着文,而且明达吏事,聪敏异常,甚是讨人喜欢。

聪慧过人的婉儿如同一颗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公元677年,武则天召见了年仅上官婉儿,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婉儿如同涅槃重生的凤凰,她活成了一个传奇。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则天有着过人的政治手腕与仁明。而上官婉儿与武则天,两个女子一君一臣,有着长达20多年的共处。武则天一生颁布的各种诏书、制诰,相当一部分都出自上官婉儿之手。婉儿官职虽不大,却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且手握实权,她的能力影响到很多人,乃至江山社稷的命运。

婉儿在诗歌方面继承和发展了爷爷上官仪的文风,重视诗的形式技巧,对声辞之美较为看重,擅长体现事物图貌的细腻、精巧。

她以一介女流,影响一代文风,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她不仅以其诗歌创作实绩,而且通过选用人才、品评诗文等文学活动倡导并转移了一代文风, 成为中宗文坛的标志者和引领者。对于当时文坛的繁荣和诗歌艺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唐玄宗曾下令汇集她的诗文,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诏燕国公张说题篇,惜已散轶。《全唐诗》中现存诗三十二首,《彩书怨》是婉儿现存不多的诗作中,屡被提及的一首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这首五言律诗,情感表达超出了宫廷诗的惯有基调,有了别具一格的情致。如此绵长的思念乃是宫廷诗歌中难得一见的深情。“露浓香被冷”,“露浓”二字用得极妙,以无意中生情,颇为精当。以景托情,借景抒情,天地之萧瑟,情怀之惆怅,浑融一体曲尽缠绵,一改初唐诗坛“六朝趣味”之风,格外脱俗清雅,品之回味悠长。

明代文学家钟惺赞曰:“能得如此一气之清老,便不必奇思佳句偶!此唐人所以力追声格之妙也。既无此高浑,却复铲削精彩,难乎其为诗矣!”

这首诗,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生于深宫、长于深宫的才女在情感上的孤寂和执着,仿佛一民间女子对夫婿倾诉其绵长的思念,情动至心。初唐宫廷诗在将近百年的情感沉寂,开始了绵长、深情而又精彩的情感表达。

04

张说、武平一等对上官婉儿的评价很高,至近代以来,愈发被学者推崇。

张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张鷟赞婉儿:博涉经史,精研文笔,班婕妤、左嫔无以加。

吕温称道: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即使是宫廷诗最为普通的形式,即日常的奉和应制之作,婉儿也以或清新隽永,或气势壮大等格调气度倾洒其绝代才华。如其《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著名学者郑振铎赞此诗,语言形式而言:“正是律诗时代的'最格律谨严’之作。”整首诗歌,把剪彩花的过程,及彩花以假乱真之美,且比自然界的真花更能保持长久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尤其是结句:“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所传达出的清新自然,隽永活泼的情调,更非此前的宫廷诗所能比。可见其作为女性诗人在观察的细致、体验的丰富以及对美的独特感受方面,使其在此类应制诗歌的写作中,注入了一股鲜活清新的气息而显得难能可贵。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性作家,却在奉和应制诗中,表现出了壮大恢宏的气度。如其《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其一: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龙为马”、“玉作田”,昂扬生气与壮观之景,遥看、回瞩之际,衬托圣驾出行的恢宏气势,可谓“神老气健”。

“太平词藻盛”,恰是婉儿所处的初盛唐之交的文坛实况。婉儿虽然现存诗歌不丰,但依旧可以看出她以自然洒脱的山情水韵丰富了宫廷诗歌的创作题材,以缠绵悠长的款款深情克服了宫廷诗歌情感表达的贫乏,以壮大恢宏的气度涤荡了宫廷诗歌柔媚局促的格调。其创作实践从宫廷内部开启了代表大唐盛世一代强音的诗国高峰的前奏,当为初唐近百年宫廷诗歌的终结者。

05

哪个少女不怀春,婉儿也是。少女婉儿情窦初开,与风华正茂的太子李贤之间产生了情愫。

然而萌发在帝王之家的爱情,如屡薄冰般。此情只待成追忆,淹没在政权的算计里,真情难以长久。帝王多疑母子相忌,李贤被武则天贬为庶人。皇家本就无多少亲情,有的只是腥风血雨的残酷。李贤被流放巴州,途经木门,曾与木门寺内方丈在石上晒经,巨石上刻有佛像700余尊,曰“晒经石”。李贤慨叹自身命运,便在此写下了一诗:

明允受谪庶巴州,身携大云梁潮洪。

晒经古刹顺母意,堪叹神龙云不逢。

后来上官婉儿去往巴州看望李贤,行至此地,听闻李贤已经被杀,颇为伤感。于是就在此建亭,题写《由巴南赴静州》一诗。

米仓青青米仓碧,残阳如诉亦如泣。

瓜藤绵瓞瓜潮落,不似从前在芳时。

上官婉儿一生,从不以色侍人,她的才华足以让她权掌中枢,称量天下。婉儿中庸狡黠,一个女子在险恶的宫廷中谋算,难矣!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上官婉儿留给我们的,是她传奇的一生,她的谋虑、她的诗,以及她的风华绝代。

活出一个女子独有的风骨,像婉儿一样。哪怕再艰难的困境,也要去争取,勇敢逆转自己的命运,努力绽放自己的光彩。

-作者-

杨爱妹,一个爱诗,爱生活,简约、斯文的女子,唐诗宋词古诗词专栏作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