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正能量爆表的逆境研习社 今天是2020年的第71天 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295天 今晚逆习主题:职场困局 逆习君说✎ 最近,不少企业陆续开始复工,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无比煎熬,一方面是原本打算年后辞职,现在又担心当下的局势不好找工作,不敢离职。
很多人原本打算领了年终奖,过完年就立马回公司辞职。 然而2020年的魔幻开端,导致各行各业经济萧条,很多公司都在裁员,这种时候不被公司裁掉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敢提辞职。 于是大部分人都会陷入这样一个困顿的局面:不敢离职,但是原来的公司又呆得一点也不快乐! 这两天有个读者就找我倾诉,列出了公司的“三宗罪”: 1、加班太严重,没有福利补贴,也没有升职希望; 2、公司内部管理混乱,高层都是老板的亲信,经常受委屈; 3、不喜欢现在的自己,换个环境会不会可以有所改变... 是留是走,选择都是你自己的。 但在你还没下定决心做出选择前,逆习君希望你能先看看今晚文章提到的3点,再做出自己觉得正确的那个选择。 辞职这个念头 99%职场人都会有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刚进入一家新公司,接触新工作那段时间,是最有动力最富激情的,但当你慢慢的熟悉日常工作流程后,就经常打不起精神、感觉上班的心情比上坟还沉重。 这说明你进入了一种职场阶段,叫“职业倦怠期”。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基本都会出现“想辞职”的迷茫状态,因为现有的这份工作已经不具有挑战性了,你获得不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而事实上,如果你的工作内容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而你却一直在工作中有所成长,这种倦怠感其实是一种有利的信号,它在提醒着你,你需要主动寻求新的挑战和改变了。 新的挑战也包括换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处于职场倦怠期想换工作是一种正常反应,甚至很多人都对【换工作】寄予着很高的期望。 但在这个节点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换工作带给你的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环境、工资、同事,自身的工作内容却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那这个时候换工作其实是治标不治本的选择。 等新鲜的劲头一过,你又会重新进入职场倦怠期。 “想离职”要弄明白的第一点是,自己是不是只是进入了每个职场人都会出现的倦怠状态? 如果为此换了新的工作,那么在本质上能不能使自己获得全新的挑战和成长? 带着委屈的问题辞职 到下家公司依然会遇到同样的委屈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职场不是你家,领导不是你妈”。 职场就像一个“小江湖”,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潜规则横行......这几乎是每家公司都会存在的问题。 如果没有弄清楚本质问题,只是一时冲动或者其他的情绪问题而离职的,你到下一家公司依然会因为同样的问题苦恼。 网上曾经有这么一段“为什么辞职”的阶段性分析: 2周辞职,与hr的入职沟通有关。 3个月内辞职,与不能适应工作和工作内容本身有关。 6个月内辞职,与直接上级有关。 2年左右辞职,与企业文化有关。 3~5年辞职,与晋升空间受限有关...... 尽管各个阶段性离职的原因各有不同,但是这里面多多少少和当事人自己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人总想着不开心就换份工作,反正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其实当他们脑海里产生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输了。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同一家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的人去了其他公司也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受气离开的人去了其他公司,如果不尝试着改变自己,也依然只能当个“受气包”。 我留意过一些在名校毕业、在名企工作,因为不开心而辞职的人。这些人中有的是我的同事,有的是我的朋友。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人群的职场筹码比普通人多一点。 那么,他们辞职之后是不是就更开心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很多非常优秀的同事中,按工作资历可以分成3个档次: 低(离职前是基层职员) 中(离职前是团队主管) 高(离职前是部门经理) 就我在他们辞职后的接触中了解,哪怕他们换了一家新公司,职业道路也没有变得更容易,发展空间甚至更狭窄,在薪酬待遇方面也比过往逊色。 简而言之,其实不难看出的是,将“工作委屈”作为离职的理由是非常冲动的一件事,离开某些让自己不开心的人或者环境,难道以后的职场道理就更开心了? 显然不能。 职场里从来没有人“不委屈”,唯一的区别在于: 有的人把化悲愤为力量,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之后才辞职,而有的人只知道抱怨和委屈,一次次跳槽后改变的只有自己对职场环境的一次次妥协。 你缺的不是一个好工作 而是一份好好工作的心态 说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他在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了一年,和他见面总能听他抱怨道:“我在公司里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如果再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我要跟他拍桌子,然后辞职不干了”。 当时有个创业的朋友反问他“你把现在这家贸易公司的业务都弄清楚了吗?弄懂了吗?” 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还没有。” 那位创业的朋友接下来给他建议:“你不如先认认真真地工作,借着公司这个平台,把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包括如何书写合同等具体细节都弄懂了之后,再一走了之,这样你才不亏啊~” 从那之后,我朋友一改往日工作的散漫习惯,开始认认真真地工作起来,甚至下班之后,还常常加班加点地留在办公室里研究商业文书的写法。 又一年过去,我们几个人聚在一起,问起他还想不想拍桌子不干了,他说: “这半年来我发现,老板对我刮目相看了,不但升职而且又加薪。说实话,不仅仅是老板,公司里的其他人都开始敬重我、羡慕我了!” 其实在职场上,比找一份好工作更重要的,是找到好好工作的心态。 而这份心态意味着你会如何看待工作赋予自己的意义。 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受到的惩罚,是把石头推上山,但石头永远都会在快到山顶时滚下来。让西西弗斯在这种无效又无望的劳作中消耗生命,希腊众神认为这是最严厉的惩罚。 曾经有人效仿西西弗斯的传说做过实验,在监狱中迫使一群囚犯挖土坑,然后让他们填上,然后再挖开......如此一直进行下去,囚犯们的情绪很快就失控了。 他们宁可去干其他更累但有用的活儿,也不愿忍受这种毫无意义的劳作。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至始至终都找不到工作的意义,只是日复一日的做着不变的工作,任谁都会发疯的。 我们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找到活着本身的意义,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职场和人生。 委屈想辞职的前提 先找到委屈的原因 一个懂得对自己负责的人,是不会把前程交托给情绪的。 当你觉得目前的工作不快乐时,与其抱着“不爽就走”的心,不如理智的给自己做个分析,让自己清楚地认识到: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开心? 怎样才能避免遇到这种事? 如果再次遇上,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在这里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方法【5Whys】 ——连续不断地问自己5个问题,也就是盘根究底连环设问,直至挖出问题的根源。 举个例子,如果你觉得目前的工作很压抑想辞职,可以这样问自己—— 1、为什么我有压抑感? 我的工作得不到认可,还时不时受批评。 2、为什么我的工作不被认可? 上司认为我做的事达不到他的要求。 3、为什么我做的事不能达到他的要求? 他没有把工作要求讲清楚。 4、为什么他必须把所有要求讲清楚? 他不那么做的话,我就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 5、为什么我不知道怎样把事做对? 因为.....因为我不太熟悉这份工作。 得出第5个答案后,接下来就可以明确方向了——是让自己在工作上尽快上手,还是另外寻找一份自己既熟悉又擅长的工作。 有时经过5Whys的层层萃取,往往可以得到那个与自己最初想法不一样的深层原因。 原本以为是上下级关系问题,实质上却是自己的业务熟练度问题; 原本以为是办公室政治问题,实质上是沟通方式问题。 这样的实例多的是。 问得越多,问得越细,越容易找到根本原因。 只有找到“让我委屈”的根源,才能摸索“避免委屈”的方法,才会得到“让自己快乐”的钥匙。 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 无论你是一个创业者还是职场人,都会发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需要对应的难题。 职场的委屈不是站得越高就越少,真正站得高走得远的人,反而都是比一般人更能消化委屈,也是比一般人吃了更多委屈的人。只不过,在委屈面前,他们能更好的消化,把委屈转化成成长和进步的养料。 明白了这点,或许我们能够更沉下心来,一天天让自己进步和慢慢变好。 未来的你,都和现在的无数个选择息息相关,你所有的努力和付出,也都是在给自己的未来做铺垫,而不仅仅只是为了每个月得到的那点工资。 摆正自己对工作的看法,也就更清楚自己应该如何选择。 🙏以上内容,与君共勉。 一句话总结 ![]() 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唯一的区别在于: 有的人把化悲愤为力量,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资源之后才辞职,而有的人只知道抱怨和委屈,一次次跳槽后改变的只有自己对职场环境的一次次妥协。 |
|
来自: 大头儿子小头爹 > 《文件夹1愿人生好友相伴、知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