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家堡村志》· 乡贤 · 武荣光传

 曹凤2qjtnus6yl 2020-03-11

本次推送为武世成、武荣天(统财主)、武荣光(七财主)、武荣禄(八财主)四人传记,见闻有限,希望大家补充!
《夏家堡村志》将乡贤设为人物编中的第一档,只收录武荣光、武克鲁、郭少仙、武汝扬等几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名人,其余人物则列入第三档普通人物传中,武世成及荣天、荣禄即第三章人物。

《夏家堡村志》

第十编 人物

第一章 乡贤

武荣光传

武荣光(1855—1932),字普三,武家第十八世,族中排行老七,村人称之为“七财主”。清末知名士绅、富商,廪贡生、分省试用知县。其父世成,为奉天合盛东股东,本书有传。

武荣光(右)与其胞弟荣禄(武淑刚先生提供)


武荣光出身于资本雄厚的商人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又受教于名师,光绪初年中秀才,后以廪生资格被选拔为贡生。贡生,即国子监太学生,实际上贡生并不入监读书,不过取得太学生资格,一方面可以直接参加乡试,一方面通过“诠选”出任官职。武荣光一生在奉天、绥远、天津卫、祁县等地经营钱铺、茶庄、药店等,资财雄厚,是祁县乔、渠、何等大户之后重要的晋商。他不仅继承父亲的部分产业,还与兄弟荣天、荣禄合伙开设“德鸿元”茶庄,独立经营的“逢源丽”杂货铺、药材铺等生意,规模颇为可观。
由于多年奔波在外,武荣光亲眼目睹了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被列强蹂躏的现实,他深刻的体会到,要摆脱落后局面,只有培养人才,尔后才能强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武荣光从省城邀请回刚从令德堂结业的赵戴文至其武氏私塾任教,培养自家子弟读书,后又资助赵氏东渡日本留学,进一步深造。赵戴文后任山西省政府主席、南京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等职,任职期间,曾邀请武荣光出山,到山西省政府管理财政,武荣光因不满阎锡山的独裁行为,以年迈为由婉言谢绝。光绪二十三年(1897),刚考取经魁举人的张友桐,被武荣光邀请至武氏家塾任教。张友桐后任山西大学教授,成为民国时期山西著名学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武荣光又积极与渠本翘等人筹组祁县中学堂(即今祁县中学前身),并任代理总办,对祁县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武荣光虽业商贾,但终身手不释卷,所结交的朋友,多是晋省文化名流,清末山西文人,很多与其熟识。武荣光藏书极多,其家后院西侧,有藏书楼一座,名曰“觉晓楼”,插架琳琅,置书万卷,经史子集齐备,其中尤以清儒著作与医书为多,常无偿借阅楼中珍贵藏书给村中后学郭少仙等人阅读,对夏家堡文化氛围的塑造也起了积极的作用[1]

郭少仙借阅武荣光《皇清经解》后做的札记

(现藏祁县图书馆古籍部)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渠本翘等人发起震惊全国的保矿运动,为了支持渠本翘从英国人手中夺回山西矿权,夏家堡武荣天、武荣光、武荣禄昆仲三人慷慨解囊,各出巨资入八十股,共二百四十股[2],为组建山西保晋矿务局做出了突出贡献。民国十二年(1923)前后,又捐资、参与设计并主持了夏家堡文昌庙与东菩萨庙的修建,其乐善好施如此。
武荣光不仅精通商道,且娴于医术。他与塔寺村的大儒刘奋熙进士是至交,经常在一起切磋医术,为村人诊病,遇到十分穷困的患者,甚至诊费、药费分文不取,广受村人爱戴。
武荣光一生娶妻五房,生有五子。第一房生长子武宪文,第二房生二子武濬文和三子武观文,第四房妻子天津人,生四子武黼文,第五房妻子绥远人,生五子武黻文。
武荣光是夏家堡清末民国最有威望、最有成就的人。他在乱世纷争的年代,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生意做得大,教育抓得紧,公益搞得好,不参与政治,不为名所困,行事低调,为人质朴,夏家堡赢得“文化村”的美誉,与武荣光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保晋公司第二期收股清单


附录

《祁县中学堂章程》所载祁县中学堂首届管理人员:

赏戴花翎补用府在任候补直隶州知州山西太原府祁县知县张良耘
总办:
赐同进士出身外务部主事横滨领事渠本翘
代理总办:
同知衔直隶州用分省补用知县甲午科举人乔佑谦
同知衔候选知县廪贡生乔殿森
分省试用知县廪贡生武荣光
会办:
内阁中书丁酉科副榜渠晋卿
兵部主事丁酉科举人乔尚谦
赏戴花翎二品衔即补道庠贡生乔致庸
赏戴花翎分省试用知府辛卯科举人何为德
赏戴花翎陕西候补同知戊子科举人申应枢
同知职衔庠贡生杨正宗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陕西澄城县知县高锡华
花翎同知衔顺天候补知县癸巳恩科举人范中信
分发盐大使丁酉科举人张学钦
襄陵县教谕甲午科举人刘学易
候选训导庠贡生郭嵘
监督:
候选训导岁贡生李光启
外学监:
附学生员郭嵤
内学监:
廪膳生员范武勋
斋务学长:
廪膳生员颉联辉
壬寅科举人胡自荣
庶务学长:
附学生员李树棻
讲堂值日生:
附学生员张维明
操场值日生:
附学生员柳焕彬

武世成,清道光初年出生,卒年不详,堂名为“三成堂”。据相关档案记载,世成自幼聪慧异常,但秉性极顽劣。稍长,闯关东,至奉天,先做店员、学徒,后来便顶了生意当掌柜,开设茶庄与钱铺。
清同治年间,武世成与郭双庆堂、合盛元、张永善堂等几家茶庄合开奉天最早的钱铺——合盛东钱铺。该钱铺共八股:郭双庆堂三股、合盛元三股半、张永善堂半股、武三成堂一股。合盛东开业以后,合盛元又与合盛东于光绪元年(1875)在辽阳大纸坊合开东聚发烧锅。随后合盛东又陆续设立分号六处,即辽阳大纸坊的泉聚发钱铺、昌图县八面城的东兴义钱铺、吉林梨树县城内的锦泰永钱铺、梨树县小城于的合盛泰、东兴聚钱铺和吉林怀德县公主岭的合盛通钱铺。同时,合盛东钱铺又与作为东家的武三成堂在奉天合开合盛兴钱铺,财股各半。据《奉天商会档》(卷号1040)记载,民国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清单:合盛东存款567954两,贷款315041两,合盛兴存款214721两,贷款152672两,合计存款782675两,贷款467713两[3]。由此亦可窥见武三成堂的资本规模。
武世成发家之后,回乡大兴土木,修建宅院。今村中东大街路北尚有建筑遗存。宅院修建完成,他又开办私塾,重金延请名师,培养族中子弟。世成有子三人:荣天(统财主)、荣光(七财主)、荣禄(八财主)。

武荣天,字则卿,世成长子,人称“统财主”,清末商人。武荣天约生于清代道光末年,青年时代开始便追随父亲在奉天经商,后于合盛东号内执事,四十多年栖身商场,深谙商道。约民国十年后去世。
 

武荣天(左一)与合盛元东掌合影

载郝汝椿《合盛元票号》书前彩页


武荣禄,世成三子,人称“八财主”。早年与兄长荣天、荣光辅佐父亲在奉天打理合盛东生意,在祁县城内与兄长又合伙开设“德鸿元”茶庄,生意资本规模较大,实力雄厚。
武荣禄热心教育,他与兄长武荣光合办的私塾,邀请赵戴文、张友桐等人任教,质量为一邑之冠。自此在本村兴起了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影响深远。
民国二十年前后至解放初期二十余年的时间中,武荣禄一直担任夏家堡村长。在任期间,他从不与村民争利,积极为村中公事奔走,广受村人称赞。

注释:

【1】郭维芝.先慈行述[M].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

【2】佚名.商办保晋矿务总公司第二期收股清单[J].并州官报,1909年,(第90期).P21-23

【3】黄鉴晖著.山西票号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2002.06.P4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