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渐悟与顿悟的区别

 一守望先锋一 2020-03-11

1. 渐悟与顿悟之间,有哪些区别?

悟道,分为两条路,渐悟与顿悟。

渐悟,必须依照“戒定慧”的次第而行。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先遵守戒律,然后修习四禅八定,最后开悟见法。此为佛陀当年的修行之路。

顿悟,自古修行者总有误区,认为没有次第,其实是错误的。禅宗六祖有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从观察到心,到从心悟道,这个过程是有次第的。

渐悟,四禅八定是核心,先把内心的所有念头制心一处,随之再修四念处,清除内心的贪嗔痴。顿悟,逻辑思辨是关键,在修“心”的过程中,必须明了“心的运行规律”,最后“悟后起修”。

2.“四禅八定”的修行步骤?

本人是搞顿悟法门的,是研究“由心入道”的。虽实修不足,但凭借实证的逻辑思辨,可以把实修推演出来。鉴于目前一些传法者,渐顿不分,对“四禅八定”的解读偏差过大,所以才梳理一番。

初禅到四禅,可以称为“禅定”。如念佛、观呼吸等法门,初禅念佛、观呼吸时,还有其他念头的出现,而四禅念佛、观呼吸时,已经没有其他念头,只有一句佛号,或者专注在呼吸之上。

第五定到第八定,可以称为“正定”,只有四个果位的阿罗汉可以进入。之所以分四个正定,在于入定时,第六识依旧只有一句佛号,而第七识与第八识之中“贪嗔痴”的薄弱程度,是区分第五定到第八定的指标。

正定,只有依靠“止观双修”获取。拥有“四禅”之后,再依“四念处”修观,可以清除“第七识与第八识”的贪嗔痴。随之,先经过“初禅到四禅”的“禅定”,以“贪嗔痴”的多少,依次进入“第五定到第八定”,乃至“灭尽定”。

第八识是不生不灭的,但拥有“贪嗔痴”的种子,只有拔出种子,才能永断轮回,所以藏传佛教,有“第九识”之说。

以实证来说,证到“第八识”之境,就看到“本心”。以实修来说,修到“第九识”之境,才算到达“本心”。这是“修与证”的差异。南传佛教,探讨的是根基,而汉传与藏传,依自己路线不同,又把“意识”加以细分。

3.渐悟与顿悟,修行之法的原理是什么?

渐悟修行,偏重出世间,出世能够更好的修行禅定。

修行“四禅八定”时,在四禅之后,从第五定到第八定,心中已经没有其他念头,只有一念,执着在专注的对象。如念佛,只专注念佛;观呼吸,只专注呼吸……。到达四禅,可以通过静态的禅坐,也可以通过动态的运动,关键在“心”的专注力。记得经书上,有一则小故事,讲述的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在给佛陀理发的过程中,从初禅进入四禅,而四禅时,禅定在当场,一动不动,就是讲述的“由观入止”。

在探讨四禅八定时,提起“第八定”,指出是“四果阿罗汉”的境界,也谈到必须通过“止观双修”才能到达。四禅之后,必须依靠“观禅”,就是修行“四念处”,才能开悟。四禅,只有一个念头,修行“四念处”,要把四禅的专注力,放在“身受心法”上面,慢慢清除“心念”的贪嗔痴。观“身受心法”,是一个次第。刚开始,很难看到心念,所以要通过身体的动作、身受与心受,过渡到“观心”,最终“心念”的贪嗔痴完全清除,即可“观法”,随之进入涅槃。

因此,渐悟修行的诀窍,在“明觉到心念”,即明觉念头的“生住异灭”,随之慢慢打磨念头上面的“贪嗔痴”,直至到达“无我”之境。当然,在平时的日常生活,行住坐卧的动态中,能够时时刻刻的观“念头”同样是修行,但前提是“心”必须有强大的禅定功夫。

顿悟修行,偏重入世间,入世能够更好的打磨“心念”的贪嗔痴。

有关顿悟的修行,可以借鉴早前的一篇文章《“善”的修行》。顿悟修行的诀窍,在于通过“身受心法”等,“明觉到心念”后,学会“转念”,随之慢慢“不住念”,最终到达“无我”。

儒家的“心学”与佛家的禅宗,包括道家,皆有“事上磨”的理论。事上磨,就是在红尘中,面对经历的一件件大事、小事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恶”的念头转化为“善”的念头,然后连“善”的念头,也不再执着,就到达“无我”之境。

入世修行者,没有出世修行者的环境,能快速拥有禅定能力,但可以在历缘对境时,慢慢弥补这一缺陷。红尘之中,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皆经历过,无数普通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因此,这一类人,虽没有修行,但禅定功夫的强大,是普通人难以比拟的。

4. 经常玩电子游戏,在我玩游戏的当下,也是专注的。请问,与禅定的专注有区别吗?

在禅定的认定上面,不只一次用“内心专注而不散乱”来定义。如玩游戏、唱歌等娱乐活动,大部分的人,虽看起来专注,但心念是散乱的,念头里面掺杂过多的二元对立,接而随着习性一念又一念,而有禅定的人,能够专注在念头上面,明觉到念头的善与恶。

一位有禅定的人,是可以时时刻刻,专注在念头上面的。如一位好学生在学习,是可以专注在所学知识上面,把周围一切杂音屏蔽。又如专注在一件事上,有禅定的人,是可以专注在事情上面,对周围的“人事物”给以屏蔽。“观禅”的修行核心,就在于专注在念头上面。因其,四念处的“身受心法”,皆是安顿心念的处所。倘若没有念头出现,就不可能有身体的动作、感受的升起、心念的生住异灭、对法界的认知。

“静态修止,动态修观”,比较适合日常生活中修行。如禅坐、站立、睡觉等静态,适合修习禅定。如行走、吃饭、一言一行等动态,适合修习观心念,专注在“身受心法”上面。

5. “修行四句偈”之中,“不住念”与“无我”的区别?

“不住念”是“无我”的异名,却偏重“理悟”,就是明白道理,知道清除贪嗔痴,即到“无我”之境,但尚未做到。“无我”是“知行合一”之境。不仅理悟,从行为上也做到了。

6. 在红尘中,“转念为善”说起来简单,具体如何运用?比如前段时间,电视上出现的“有人摔倒被讹诈”的新闻,或看到有人作恶,帮还是不帮?

倘若在红尘中修行,以“道德与法律”为善,那么历缘对境时,不论第一念是善是恶,第二念必须转换为,符合“道德与法律”的念头。第一念,往往是一个人的习性。如一位经常作恶的人,第一念肯定是恶,而第二念能不能转换,是修行的关键。又如一位宗教信仰者,第一念的善,肯定是符合自己的宗教信仰,但入世,是要以周围的大环境为前提。

关于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或者有人作恶,到底帮助不帮助的问题,要看修行者的世间智慧开发多少。不论第一念是善是恶,第二念能转善,就是修行。但在一些环境下,扶老人被讹诈,或惩治犯罪招惹麻烦,是有可能出现的。你可以短暂犹豫,这个过程间接的开发了世间智。世间智的开发,关键就在反思能力。反思过后,结合各方因素,以最大能力行善。当然,管不了,走了也不算错,但必须会转念。入世修行,难度很大,然而世间智开发很快,出世就没有这么多顾忌。

7. 在修行中,看到异象,或者神通之类,是不是获得大智慧的征兆?

真正的大智慧,是明了宇宙万物的实相,然后知行合一,到达“与道合一”之境。不论修身,还是修习禅定,皆是为“与道合一”做准备。因此,在渐悟法门中,各门各派出现了不同的调理身体之法,或者修炼之术。其中,最玄之又玄的,就是超越人类认知范畴的“神通”之法。神通,如魔术一般的存在,不能靠人类的认知去解释,属于修行过程的附属品。有关这些法术,不同派系都有自己的修炼体系,但修行的核心,无一不是“禅定”。

本人是搞顿悟法门的,是研究在生活中修行的,并非渐悟的出世之法。在生活中修行,先以“止观双修”,通过“四念处”,觉知到“心念”,接而搞懂“心的运行规律”,随之反观万物,明了“与道合一”,最后“悟后起修”,在生活中培养禅定,直至“知行合一”。如果站在“道”的角度评论“神通”,“神通”是修行“禅定”过程的附属品,并非得“道”的征兆。道,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存在,倘若执迷其中,只能增强内心的二元对立,与得道越来越远。

8. 一直在谈“心”,有人把你的理论,冠名为“新心学”,不知你的意见?

众所周之,儒家的阳明心学,是实修实证儒家学说的捷径,更是在生活中“事上磨”的修炼。倘若以此观点,“生活之禅”冠名“新心学”,并非不妥。“生活之禅”的理论,涵盖了儒释道等各家学说,因此,生活之禅,是实修实证儒释道等各家学说的捷径。

之所以称为捷径,在于抛开了过多的支流末节,入世直面生活,而非出世间若干年的苦修。自古各门各派的宗主,在传法之初,因其所处时代的环境不同,根据闻法者的因缘不同,传法无数,但最终目的是相同的,皆是进入彻底“离苦”的“道之境”。假如我们不是搞学术的研究者,完全没有必要去研究那么多的经典,能够更好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不论生活,还是悟道,要向内求,只要搞懂自己的“心”,所有经典一目了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