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痰和瘀产生各种疾病,以下是中医如何治疗肺、心、脾、肝、肾的答案

 梅雪舟 2020-03-12

  1.宜利肺气、化痰祛淤法

(1)适用于瘀血阻肺络、痰阻肺气、肺气虚所致的“痰瘀阻肺”证。

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肺心病,以及风心病、高血压心、冠心病等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常用方剂双黄连汤和苏星散的损益。

(3)化痰的应用要点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温、清、燥、湿、稀的材料。

为祛瘀,可在促进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少量祛瘀产品,如水蛭。对于特定的应用,还需要鉴别肺虚和肺用的实用药物。对于虚损,应使用益气药、温阳药或养阴药。治肺实证,宜与降气清肺药同用。

2.养心通脉、活血化痰法(1)疾病和证候的适应症是“痰浊阻络、瘀血阻滞”,由心力衰竭引起的控制血液、血管阻塞、血瘀和痰凝。

(1)可见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主动脉病变等。

(2)常用方剂为冠心病二号方和瓜蒌薤白半夏汤。

(3)应用要点:对于这种综合征,过量通常是由缺乏引起的。治疗应该基于不足和过多。注意补虚养心,疏通血管,或益气,或温阳,或两者并用。由于绞痛的发病与气滞密切相关,故应与辛香调气药合用。

3.运脾和胃、化痰活血法(1)证候主治:脾虚生痰、胃虚弱气滞、慢性病入络所致的“脾胃不和、痰瘀互阻”。

(1)可见于慢性胃炎、溃疡、食管和胃肿瘤、上消化道出血等。

(2)常用方剂,六君子汤和丹参汤,出入。

(3)临床应用的重点应是区分脾胃的主次。对于脾疾病患者来说,健康运输是最重要的。胃病是主要疾病,强调和平与健康。痰明显用于治疗脾,瘀显著用于治疗胃。此外,由于血瘀证易引起出血,故应选用化瘀止血药物。如果它确实是消化道肿瘤,可以用抗癌药物治疗,如石达川、半枝莲等。

4.疏利肝胆、化痰祛淤法(1)疑难病多用于肝胆湿热郁结、热积血瘀、湿浊痰凝、泄失所致的“肝胆虚痰瘀”证。

(1)常见于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胁痛、胸膜炎和肝癌。

(2)常用药有香附旋覆花、复元活血汤、牡丹皮汤。

(3)要点:此法可用于治疗反复迁延的胁痛。在辨证的基础上,可与辨病药物配伍,如乙肝用垂盆草、蒲公英、田基黄、山豆根、土茯苓、转氨酶升高。胆结石用鱼鳞病粉、明矾粉、芒硝;肝癌被石头、箭头、漏芦等刺穿。此外,乙型肝炎被致病因素深深抑制。草本水果和紫草被用于投机。对于急性胆囊炎,清除剂中加入少量肉桂辛可宁。此外,为了疏肝理气,应尽可能选用不消耗阴的辛润和辛平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