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报》2020年第06期(总256期)预览

 百了无恨 2020-03-12

1版

封面


战国玺印专辑(一)——三晋玺印
印章的定型期
战国时期官玺和私玺的分类
因各国文化制度而形成的玺印分系

三晋疆域、文字与玺印【邱军辉】

2版

专题

三晋古玺简论【曹锦炎】
春秋晚期,晋国六卿势强公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武力兼并,最后只剩下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公元前403 年,周威烈王正式命三家列为诸侯,从此韩、赵、魏三家正式建立了各自的诸侯国。由于历史的原因,韩、赵、魏三国古玺文字,基本上保持相同的风格。三晋古玺文字线条细劲,结体整齐。官、私玺风格相仿,均呈精巧之貌。

3版

专题


论晋系玺印文字对战国东土文字书法创作中的使用帮助【柳洋】
东土文字迥异于小篆,这点已为大家熟知,故不可由小篆去上推东土文字乃为常识,无须多言。然在书法创作之中,遇到东土竹简文字中未出现的文字当如何书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

战国古玺赏析二则【孙家潭】
本文选登孙家潭先生战国古玺赏析介绍二则,所介绍的古玺为孙家潭先生所藏。
战国双兽纹图形玺经典
战国带钩印

4版

专题

晋玺考释三则【肖毅】

5、8版

经典


三晋古玺

晋系文字整体风格自由流畅,笔画具有明显的粗细变化,书写感强。章法有的紧凑茂密,有的疏朗开阔。这种自由流丽的书风,表现在古玺上就显得变化丰富。三晋古玺多朱文小玺,印面一般在1.5厘米左右,印文结体秀丽,形制多为方形鼻纽或方形坛纽,圆形或长方形的极少见,章法布局无定式,交错组合,变幻莫测,生动活泼。配以较厚的边框,风格更觉奇秀清丽,翩翩有风致。

6版

专题

论三晋古玺的艺术特色【胡俊峰】
与齐系、楚系古玺相比较,三晋古玺就像一位温文尔雅的书生,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且非常具有地域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印式形制较小,宽边朱文。一般在1.5 厘米见方。印体方形居多,却非常厚重,圆形与长方形较为少见。

古玺辨伪【陈根远】
要成为一名好的印章收藏家,就要多读一些好的印谱,如战国秦汉古玺印类的《古玺汇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上海博物馆藏印选》,明清流派篆刻类的《明清流派篆刻印谱》以及综合类的《中国玺印篆刻全集》,等等。

7版

专题


战国古玺的空间构成与制作者的形式意识【魏波】
古玺印面空间构成的基本原则是对立与统一,战国异形玺的装饰性和美术化特征体现了古人对形式美的直观追求。墨子有言:“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古人在玺印制作中并不仅仅满足于实用的目的,他们也在试图寻求新的手段、新的形式来表达对美的感受。

古玺文字研究述略【肖世孟】
从古玺被著录开始,历代篆刻家都曾尝试利用古玺文字进行篆刻创作。一方面是因为古玺文字不同于简、帛等手写文字,他们以金石为主要载体,为手写文字的印化提供直接的参照。因此,多数情况下,古玺文字可用来直接作为篆刻的参考资料。

监制杨超
图文编辑|薛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