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事】大理非遗传承人为何去了泊心云舍抚琴,只因知音难觅!

 三驾马车1966 2020-03-12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厨房、昼夜、与爱。

一个人经历过再多风雨,走过再多江河湖海,

有再多丰富的阅历和在外人看来潇洒的人生,

但最后也是睡醒在夜与昼里,变得安定,

有自己的爱人,有了家,

最后回归于柴米油盐的生活。

在大理,遇见泊心云舍,

不知为何,漂泊多年的心,

忽然就有了想停下来的感觉。

他们留在这里,无关风月,只为心安,

只为寻找生活本来的样子。

初识琴姨,是在泊心云舍的艺术长廊。

那一天晚上,

庭院里传来了一阵阵清新雅致的古筝曲。

在民谣盛行的大理,显得格外精致小巧,

于是循声而至长廊,

只见一个身穿白族服饰的阿嬢正在轻轻拨弄着琴弦。

一抚一弹之间,便响起宛若天籁般的曲音,

既有如山间清泉般的干净澄澈,

又有着潺潺溪水般的清静灵动。

耳边回响着纯净的古筝弦音,

再配上大理宁静的夜色,

竟是一步也不愿意离开,

一曲终了,万物俱籁。

琴姨出生于洱海边龙龛村的一个白族音乐世家,

父亲是小提琴演奏家,精通各种乐器,

母亲是白剧表演艺术家,擅长白族大本曲和小调。

小时候母亲外出唱曲时,父亲就在一旁弹琴。

妇唱夫随一时传成一段佳话。

从小耳濡目染,被家里浓厚的音乐氛围熏陶着,

琴姨7岁时就开始学琴,

因为不能耽误功课,练琴用的都是课余时间。

琴姨说,小时候练琴的日子很苦,

好几次都想过要放弃,

童年的小伙伴们放学后都能出去玩耍,

只有她,放学后的时间都是与各种乐器相伴。

有时候晚上练琴,练着练着就忘了时间,

一抬头才发现天都亮了。

付出总有回报,十几年日复一日的练习,

杨姨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古典乐器,

尤其是古筝、三弦琴、二胡,更是得心应手。

1984年,时年18岁的琴姨,

因为非常喜欢小孩子的缘故,

选择去附近的学校里做了一名声乐老师,

教授孩子们乐理课和乐器课。

1986年,大理歌舞剧团招收学员,

才艺出众的琴姨因为已婚的原因被拒之门外,

反倒是陪同去参选的妹妹阴差阳错地入选了,

现在,琴姨的妹妹已经是著名的白族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虽然命运和她开了一个玩笑,

但琴姨从来都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和热爱,

她和一群热爱白族音乐的朋友组建了南雅音乐社。

闲时聚在一起演奏白族大本曲、小调和洞经古乐,

在大理音乐圈,琴姨的南雅音乐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琴姨是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

拿过很多大赛的奖项,

经常代表大理州参加北京上海的大型晚会,

社团演奏的洞经古乐还上过两次国宴,

但从琴姨身上,却看不到一丝张扬,

我看到的,只有她对音乐的执着和热爱。

大理旅游业发展起来之后,

琴姨辗辗转转去过许多地方演奏,

在严家大院和好几个五星级酒店都待过。

有一个能让自己弹奏古乐的平台自是不错,

可琴姨始终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是啊,酒店之中,真正懂音律的又有几人呢?

弦乐只是被当做饭桌上助兴的工具而已,

没有知音,这样的演奏又有何意义呢。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每一个音乐人都希望能像伯牙一样,

遇到如子期般的知音,

成就一曲高山流水。

琴姨也是如此,

虽没有像伯牙一般为子期破琴绝弦,

但她还是选择离开了酒店,

从此只为知音抚琴。

一次机缘巧合之下,

十分痴迷古乐的泊心云舍创始人祥子,

听到了琴姨的演奏,

二人相逢恨晚,遂成知己。

在祥子的邀请下,琴姨第一次来到泊心云舍,

她初次了解到这家和酒店完全不同的民宿。

大理没有哪家客栈会有如此雅致的中式水系庭院,

也没有哪家客栈会有如此浓厚的艺术气息,

苍洱毓秀,文墨幽香,

幽居于此,静候故人归。

那一刻,琴姨仿佛看到了那个在自己梦里出现无数次的画面,

静坐于绝美的中式庭院,

轻轻拨动琴弦,一阵轻音传来,

清冷的乐声如同泉水从山崖上留下的声响,

余音在院中回响,绕梁而不绝,

众人纷纷循声而来,驻足倾听,不愿离去。

泊心云舍的出现,让琴姨生出一个念头,

在此驻留,在这个家一般的地方,

只为懂得欣赏的家人们抚琴。

于是,琴姨选择留在了泊心云舍。

万水千山何处归?泊心此处是吾家。

琴姨说来到泊心云舍之后,

内心觉得特别满足,

整个人都觉得精神了许多,

因为有了合适的舞台,

自己一直热爱的音乐也得到了认可,

琴姨说,每次演奏完和家人的畅谈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一个人要走多远,经历多少沧桑,心才会累?你会在什么地方,为了谁,才留下,有一个家?爱上一座城,恋上一个家,亲爱的泊心家人,那个让你安定下来的人或事出现了吗?你在大理又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可以把它讲给我听吗?后台回复关键词“故事”把你的故事悄悄告诉我们……

本次泊心家人故事征集由泊心云舍发起,希望多年以后,当你再回头看到这些文字,依然温暖如初,热泪盈眶。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