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这个儿童头号威胁,做为父母的你需要了解的一些事情

 杨旺旺旺旺 2020-03-12

进入十一月以来,咕噜和仔仔开始轮流感冒咳嗽(最后咕噜还肺炎了,仔仔是感冒被魔妈传染了),于是魔妈一家开始围绕着两个宝宝转,每天揪着心实时观察进展,身体上严重的睡眠不足也是较大的考验,晚上照顾宝宝,白天还要上班。

许多新手麻麻表示好奇,所以我就在这里把详细的情况记录下来供参考。

到11月14号晚上,咕噜娃开始发烧、激烈咳嗽一夜不睡、食欲下降、呕吐,各种看起来极度严重的表现陆续出现。于是15号一早到儿童医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儿童医院一向是人山人海)。经过验血、拍片,出来的结论是疑为中度小儿肺炎,且属于比较严重的,医生立马给开了住院单。预计住院10天。魔妈一向是比较反对打点滴的(医生要我们打10天点滴,且完全是一副必须打点滴否则更严重的架势,基本上让当事人没有可以拒绝的余地。)看着咕噜的状态相当不好,看到这个结论,内心的纠结感异常强烈。最终我还是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大脑中关于小儿疾病的知识开始梳理起来,最后和咕噜爸做了另一个决定:做CT进一步确诊,排除掉是否吸入异物导致的可能,如果是吸入性肺炎,那就接受住院。(大部分人对做CT会比较排斥,觉得会有一定的辐射,对宝宝身体不好,实际情况是,偶尔的一次对小孩是没有太多不良影响的,更何况,此时确诊的必要性显然更强)。

CT前需要给咕噜喝小儿镇定糖浆(咕噜爸爸说自己当时的内心相当煎熬,不忍一天之内做出这么多伤害小家伙的事情来,魔妈好一些,“后妈”劲又出来了,我心里很清楚这一步是为了避免出现不该有的进一步伤害)等他睡了10-15分钟后放到CT仪器上,刚做完检查,还没出CT间,拍片的医生就对咕噜爸爸说,呀这么严重的肺炎!你们知道,这次真把咕噜爸吓坏了。

最后出了检查室,我们咨询了熟识的一名中医,说实话,在之前,魔妈对中医对于急性炎症的治疗并没有把握,与大部分人一样,对炎症依然是停留在只能用消炎药或抗生素等方法来处理的层面,找中医确认也完全是抱着一种多尝试着收集参考信息的想法。

结果在咕噜爸焦急的询问下,电话那头的中医大夫沉默了约莫有10秒说,用中医疗法效果会更好一点!(足见中医大夫的内心压力是有多大~毕竟肺炎对于很多家长来讲,是一个比较恐怖的存在,一个弄不好,责任是无法承担的)。于是,咕噜爸急急忙的带着验血报告、CT片、胸片以及精神不佳的咕噜去面见中医大夫

经过望、闻、问、切再加上医院的仪器检查单,最后中医大人还是十分肯定的说中药再加理疗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不管选择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选择西医的话,十来天的点滴是免不了的

选择中医的话,要是万一没效果,病情更恶化怎么办?

后来我想到在有些案例中,也出现过肺炎的宝宝经过三天点滴治疗仍然未见好转,原因是使用的药物对这位宝宝的个体不起作用,需要更换其它药物重新治疗。这么想来,花几天时间来尝试中药未尝不可。经过数分钟的讨论,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依然选择中医治疗。

以上是魔妈及家人的整个心理和思想过程,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这是一个比较冒险的选择,毕竟在医学知识上,我们更多的是停留在较常见的知识上,生病了上医院,确诊了吃药打针挂水,一切顺水推舟。如果你们不能承担可能出现的风险,且对病情没有较准确的把握,魔妈也并不推荐大家一味的仿效,毕竟我们在心理上还是保留了一些后路了。

很庆幸也很神奇的是,咕噜在两方药后,炎症及相应的肺积水都消失了,后续症状也一天比一天轻了。

11月15日

激烈咳嗽,喘不过气,听诊器能听出来肺部有水泡声音(肺炎的典型表现之一)伴有最高不超过38.5度的低烧。

当天晚上18:00喝了中药,20点左右迷迷糊糊睡着了,20分钟左右咳嗽一次。

23:25分咳醒,至零晨1点30分,期间呕吐三次,激烈咳嗽数次。随后睡不安稳。在这期间,我们有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看着小家伙如此的痛苦,我们的内心倍受煎熬,零晨1:30发现其体温降至37.1度。开始稳定。随后因为极度不适必须抱着睡,至天亮。

11月16号

上午半小时左右咳嗽一次,体温恢复正常。精神开始恢复,食欲依然不振。早上在家里艾炙背部大椎穴及肺俞穴15分钟,这是理疗的部分。

下午,中医复诊。肺部水泡声减少,呼吸音依然粗重。再开一幅药

晚上,继续艾炙15分钟,20点依然迷迷糊糊睡着

23:28分,咳醒,至零晨1点,期间呕吐两次,随后继续睡着,明显感觉睡觉期间已不怎么咳嗽。

11月17号

上午醒来感觉小家伙已恢复五成,能吵着要吃面包,吃馒头。精神状态开始回升。清鼻涕开始泛滥...继续艾炙15分钟。

中午开始恢复正常午睡。不需要抱着睡。

下午,中医复诊,肺部听诊水泡音消失,呼吸音较粗重,不过有所好转,调整药方。

晚上,艾炙、喝药。21:30开始进入睡觉程序,感觉一切正常。不过晚上依然睡不安稳,23:30分,干呕一次,吐了点水出来。随后开始正常睡觉。

11月18号

上午醒来已能听到这小家伙到处喊叫,上至客厅,下至厨房,已无处不在,鼻涕消失,除了偶尔咳嗽一两声,感觉已满血复活。

中午,正常午睡

下午,15:30分依然中医复诊,此时咕噜已活蹦乱跳,所有看到的东西都变成他的玩具了...诊断结果是基本恢复9成,不过还要继续喝药两天,再看看恢复的如何。另外,仔仔的情况有点变严重(之前也是咳嗽),和两个小家伙相互间传染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医给两小家伙各开了药方。继续喝吧...

晚上,22:00两个小家伙都安然入睡,期间除了仔仔起来喝了两次奶,其它时候都是正常睡觉。

11月19号

早上起床,觉得幸福是多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只要小孩健康,而大人能睡一个整觉就行了,其它一切都不再重要。

从最开始的咳嗽,到今天,前后算起来有25天的时间(这中间两个小家伙轮流感冒、咳嗽,反复折腾,也提醒麻麻们,一定不要忽略了宝宝的照顾,这段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两个小家伙被照顾得比较粗糙,经历过这次的剧码以后,魔妈仿佛又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默默决定把工作和孩子之间的杠杆往孩子这边偏一偏)。当然也有可喜的一面,我与咕噜爸差不多每天晚上都只能睡三四小时。事后称了一下体重,嗯,咕噜爸瘦了七斤多,魔妈自己瘦了四斤多,减肥效果挺明显...

本次经历汇报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魔妈这段时间学习、经历到的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你们会有些帮助

一、什么是小儿肺炎?有哪些具体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重症肺炎,或者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小儿肺炎如治疗不彻底,则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

据WHO统计,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肺炎占主要地位。全世界每年约有1.56亿5岁以下儿童发生肺炎。在中国每年约有0.21亿儿童发生肺炎。2013年,肺炎估计造成93.5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占全世界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的15%,因此WHO指出肺炎是被遗忘的儿童杀手。

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无论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发达国家,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看完这些有没有被吓坏了...)

1一般症状

有发热、拒食、烦躁、喘憋等症状,早期体温为38~39℃,亦可高达40℃。除呼吸道症状外,患儿可伴有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哆嗦,腹泻等全身症状。小婴儿常见拒食、呛奶、呕吐及呼吸困难。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开始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咽喉部出现鸣音,咳嗽剧烈时可伴有呕吐、呛奶。

(2)呼吸道症状及体征呼吸表浅增快,鼻翼煽动,部分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以后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合并胸腔积液时可有叩诊实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其他系统的症状与体征

(1)循环系统症状。婴儿肺炎时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儿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增大或明显增大、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四肢水肿、尿少,应考虑充血性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症状。①烦躁、嗜睡、凝视、斜视、眼球上翻。②昏睡,甚至昏迷、惊厥。③球结膜水肿。④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⑤呼吸节律不整。⑥前囟门膨胀,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其他均正常,称为中毒性脑病。

(3)消化系统症状肺炎患儿食欲下降、呕吐、腹泻、腹胀,严重者呕吐物为咖啡色或便血,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及中毒性肝炎。

二、小儿肺炎的诱因有哪些?

1、中医上讲,还是受凉所致....(相比之下西医的分类就多了)

2、西医上讲:

A.细菌性肺炎

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所引起。

B.病毒性肺炎

由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所引起。

C.支原体肺炎

D.衣原体肺炎

E.真菌性肺炎

由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卡氏肺囊虫等所引起。

三、小儿肺炎与普通的感冒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

先说说肺炎与普通感冒的共同点:

1、肺炎前期也会有简单的咳嗽,与感冒的咳嗽相差不多

2、发烧,感冒的小孩有不少也会有发烧的情况

3、一般肺炎前期是上呼吸道感染。所以很多家长会忽略了其向下发展的情况。

不过仔细观察,两者之间还是会有比较多的区别的
 

1
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烧。小儿感冒也发热,但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2
呼吸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息,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息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鼻翼扇动、口唇发紫,提示病性严重,切不可拖延。

3
精神状态

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还能玩耍。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4
饮食

小儿感冒,饮食尚正常。但患肺炎时,食欲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不喝水,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患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5
睡眠

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易醒,爱哭闹,甚至惊厥。

6
声音

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呼噜”“呼噜”般的声音,称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此种声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听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家长可在孩子安静时,在其脊柱两侧胸壁仔细倾听。

四、如何治疗、照顾肺炎宝宝?

对于肺炎的治疗,还是要听从医生的话,每一个宝宝的情况不一样,不能听到别人用了什么药、怎么处理,你就跟着做,最终可能只会让病情更严重。

其实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其长处与短处,做为父母,这个时候的决断力就显得特别的重要。因为现在很多医院对待病人的态度就是:情况我跟你分析了,选择怎么治疗,您看着办。

一般家长哪有那么多的医疗知识,所以也就被吓得不行,选择一个看起来似乎是最稳妥的方式去治疗了。这里依然提供两个方向的建议,仅供参考,勿强行入座:

中医疗法:

1协助医生辩症

中医方面个人觉得比较困难的应该就在于辩症了,咕噜在这次肺炎暴发前一直也在用中药调理咳嗽问题,但因为我们在医生前面没有表述清楚一些症状(比如食欲下降、比如低烧、晚上睡觉不安稳等情况),再加上情况也没变坏,因此都没往肺炎方面去想,一直觉得是因为大气污染、幼儿园传染等导致的咳嗽。病人的表述对于中医的辩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次把验血报告、胸片、CT片弄来给医生看了以后,让医生能迅速判断病情,进而开出合理的药方。(现在很多中医院都有这些设备)

2服药

这点对于咕噜来说是个小事,这小家伙从小就乐于喝药,让魔妈省了不少心;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在仔仔身上体现得很明显,他只能采用“灌”的方式了,注意:每次只能是一小小勺,20ML的量至少要用40勺左右“灌”完,“灌”药的时候,抱小孩的姿势很重要,不要呛到。

3物理疗法协助

A、每天早晚各15-20分钟的艾炙,部位如下图(大椎穴和肺俞穴):


B、推拿,如下图

4每天的复诊

康复情况的了解,这点非常重要,在这过程中,每天的表现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需要及时调整药方。对症下药。

西医疗法:

应采取综合疗法,以改善通气功能,有效控制炎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1一般治疗

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室温维持于20℃,湿度60%左右,供给易于消化食物,经常翻身、拍背。

2给予抗生素

根据以下原则选用抗生素:①临床与实验室的资料针对可能的病原。②选用病原敏感的抗生素。③疾病的严重程度。

若为支原体肺炎,可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或无环鸟苷等。

3对症治疗

若有缺氧表现,可予吸氧。可口服祛痰药物,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使用雾化疗法。

总结一下就是:消炎...通常不少于七天。
 

五、该怎么预防小儿肺炎?

1宝宝可以通过接种肺炎疫苗来预防感染引起的肺炎,在预防接种或儿童保健的过程中医生会建议宝宝接种,具体何时接种请按医生的安排。(仅避免一部分原因引起的肺炎,不是全部病因都能阻止的)

2宝宝生活的环境要通风、干净,经常开窗通气。

3经常洗手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途径,因病毒和细菌无处不在,而宝宝随时都有可能接触到病原体,要教会宝宝如何正确洗手:

1
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2
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3
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4
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5
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6
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4避免经常带宝宝到人太多的地方,比如商场、饭店。

5避免接触生病的人,如家中有人感冒或肺炎,尽量不要接触宝宝,如必须接触最好能带口罩,接触宝宝之前一定要洗手。这次两个小家伙都中招,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家里的疏忽,让两个家伙亲密接触了太多次,导致一起“共患难”了...进而产生恶性循环。如果像魔妈自己在感冒期间哺乳,就需要戴口罩。

六、关于小儿肺炎的种种误区总结

误区一:宝宝没有发热,就不是肺炎

正确观点: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冬春季的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若患有肺炎,有可能会既没有咳嗽也没有体温升高的症状,父母千万不可忽视。要结合其它的表现来进行判断。

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的选择

正确观点: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种种不良反应。

因此,中医疗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当然,一定要选择一家正规的中医院,如果找“江湖医生”可能面临的风险就会高一些。

误区三:治了2天了一点起色都没有,应该换一种药物

正确观点: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特别是选择西医疗法的父母,可能需要数天才会有较为明显的改观。如果是中医疗法的,第二天开始应该就会有较明显的改善了。

误区四:抗生素副作用大,如果孩子不再发烧,咳嗽也好转了就停掉

正确观点:需用多长时间抗生素,应根据病情、病原、个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听从医生指导,忌不规则用药,用用停停会造成耐药,从而导致迁延性或慢性肺炎。正常情况下,如果是打点滴的,大多数医生建议是一周以上的时间。而使用抗生素疗法的话,靠的是外来的抗生素对病菌进行灭杀,因此如果中断,对于病菌的反扑,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误区五:关窗捂被,担心小儿受凉

正确观点: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可减少空气中的致病细菌,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作用,因此应该勤开窗户通风。患儿的衣物被褥不要太厚,过热会使患儿烦躁,导致呼吸急促,加重呼吸困难。当然,也不要让冷风直接对着宝宝吹,那会让宝宝受凉更严重。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