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疫情中一定要教会孩子8件事

 timtxu 2020-03-12
一场疫情,让我们更懂生命的脆弱。

一场疫情,暴露了太多忽视已久的问题。

很多父母说,平时只顾着让孩子埋头学习,却忽略了把孩子培养成“人”。

少年强则国强。

这8件事,不管孩子多大,现在开始重视都还不晚。
01

感恩
《安家》中严伯伯夫妻俩用攒了一辈子的钱全款买房,却被儿子儿媳拒之门外的事儿,让不少人感叹:

为什么父母辛苦忙碌一辈子为了孩子,到头来却养出了一个“白眼狼”?


这样的子女现实生活中有吗?

有!而且还不少!

子女不懂感恩,真的都是单方面的错吗?

并不全是。

父母对子女感恩教育的缺乏,也是重要因素。

只懂索取不懂付出不懂感恩的人,小到不孝长辈、亲子不和、夫妻不睦;大到对别人的帮助、支援和国家救助等,都觉得是理所应当。

这次疫情,
医护人员、警务人员等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防疫一线。
有人默默守护;
有人却“背后捅刀”。

这次疫情
八方支援,出人出力出物资,协力抗疫;
有人感动落泪,一点都不舍得浪费,
有人却抱怨蔬菜不新鲜,骂骂咧咧。

很多人说为什么近两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孩子站了出来?为什么家国意识在社会上越来越普遍?

因为,
从小接受爱国教育的孩子,长大了;
从小被教育感恩的孩子,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有国才有家。
而一个个普通的家,组成了国。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为家,更为国。
02

尊重
这次疫情中,那些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坚守的人,同样值得我们尊重。

门口小卖铺的老板,小区的保安,超市的收银员,外卖小哥,公交司机……

平时,他们是我们最易忽略的人。

但关键时期,他们也是坚守岗位守护我们的人。

一次出门,看到一位妈妈带着孩子被防疫人员拦下,因为孩子没戴口罩。

言语间听见孩子抱怨了一句“不就一个破看门的吗?管那么多闲事”。

别人在为你的生命安全考虑,你却在盯着别人的职位。

职位有分工之别,有上下级高下之别,但人却无贵贱之分。

如果孩子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何谈尊老爱幼、常怀敬畏之心
03

分享
疫情中,一个孩子看到路边的拾荒老人没戴口罩,便把自家的口罩送给了爷爷,并细心为他戴好。

视频中,其实孩子一开始想要拿口罩给老人时,家人是不愿意的,但在男孩的坚持下,最后还是放了手。

王尔德曾言: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生活中,有的父母教育自家孩子有好东西自己偷偷藏着,不要分给别的小朋友。

但今日孩子如果不懂得分一颗糖给别人,那长大后可能也不会分一杯羹给父母。

04

独立
疫情当下,很多学生开始在家上网课。

河南焦作一所学校,要求孩子们在家除了完成网课外,还要每周学做一道菜。

经过积极学习,有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四菜一汤。
零妹妹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儿。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全身心投入学习,包办孩子的一切琐事。

有的孩子到了高中甚至上了大学,连自己的衣服都不会洗。

从小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是让孩子独立、懂得担当的第一步。

很多人说:你将来可以不做饭,但一定要会做饭。

即便现在生活便利,有外卖,有速冻成品食物。

但是给家人做饭的那份温情,
成家立业后夫妻做饭的那份浪漫,
和给未来孩子准备营养餐的那份爱,
是任何外卖都替代不了的。

尤其是特殊时期,就像此次疫情,在没有那么多便利条件的情况下,至少可以解决温饱问题。

而孩子的独立能力,正是从让他动手做日常小事开始慢慢培养的。

05

健康

经过此次疫情,我们更加意识到平安健康的可贵。

但有多少人是和零妹妹一样,平时收藏了不少养生知识,但却很少付诸行动。

大多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

如果孩子从小就培养良好的习惯,注意卫生饮食,适当锻炼,久而久之,这些好习惯就会变成如吃饭喝水一般自然。

大家平时可以教孩子一些健康常识,营养搭配,家中常备药箱,买一些常用药,并教给孩子了解常见疾病、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方式。

如果家长也不懂,可以查找权威机构的医学知识普及视频,带着孩子一起学习。

平安无小事,从小培养孩子的健康习惯更是迫在眉睫。
06

规则
疫情当下,不时会出现不配合检查硬闯检疫站的人,有的是嚣张地觉得自己有身份有钱有地位,可以“搞特殊”;

有的则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没有感染,不顾及自己对他人造成的潜在影响……

个人作为群体的一份子,遵守规则是在社会上行走的基本素养。

无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规则意识,往往会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

无视规则,甚至因无知扰乱正常的规则,轻则扰民伤己,重则可能引发民众义愤甚至犯罪。
07

控制情绪
被迫宅在家这么久,想必不少人都闷坏了吧?

疫情结束前,各地离婚登记处已有不少人预约。

宅在家期间,很多人把烦闷、烦躁等负面情绪都发泄到了家人身上。


一个人情绪失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出现了自己不可控制的局面或超出承受范围内的情感/经济压力。

比如这次疫情,就是个人不可控制的。

特别容易情绪化的人,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生活中的一点琐事就可能是点燃负面情绪的导火索。

很多父母说:孩子太扭了,暴躁、易怒,动不动就发脾气,气死人。

其实孩子遇到问题所变现出来的情绪、行为等,多半是和父母学的。

温文尔雅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往往落落大方、遇事不慌;

而暴躁易怒的父母,养出的孩子遇事也常常抱怨连连、爱发脾气。

教孩子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让情绪控制孩子的行为。

怎么教?

言传身教最有效果。

此外也可以通过一些小事,磨练孩子毅力、耐性等。
08

珍惜
前两天一则新闻让无数人落泪:

医生喂病人喝水,病人说:

有些烫,等会儿再喝。”

话音刚落,人就没了……
这场疫情,带走了太多的人……

当我们还在抱怨宅家烦闷无聊、有失业压力的时候,当我们还在规划未来怎么办的时候,有些人,却再没有了未来……

“生命”两个字,在死亡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很多网友说:以往过得太忙碌,太拼命,没留意时光匆匆,父母已经老了,孩子已经大了,另一半也沧桑了许多;很后悔,以前为什么没停下来,耐心听听父母讲讲他们的故事,细细品尝妻子一粥一饭的味道,给孩子一个拥抱、一句亲吻,为什么没早点说“我爱你”……


以前总觉得余生很长,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

可当死神近在咫尺,当所爱的人随时可能消失,才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珍惜。

我们用了大半生的时间,体验了生活的无奈和心酸,领悟了亲情、爱情的难能可贵,可却唯独没有学会好好珍惜。

零妹妹相信,为人父母,并不想孩子重蹈覆辙,等到失去才知道珍惜。

人生短短几十年,好好爱都来不及,如果大部分时光都用来猜忌、冷战、彼此折磨、消耗生命,岂不可惜、岂不浪费?

写在最后: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学习的过程,零妹妹希望,大家能在漫漫长路上,少留一些遗憾,多一些感恩和珍惜。

如果人生已过大半,至少,可以引导我们的孩子,历经更好的人生。

安全无小事
保护好家人
坚持就是胜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