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想辞职?这篇文章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一飞图书馆 2020-03-12

公周老师:
体制内的人,如何培养到体制外打拼的能力呢?终身目标是实现在上海有车有房的伟大理想!现在的工作枯燥无味且与社会脱节,很焦虑!
——星球背锅侠Zik
THINK

亲爱的 Zik:

1. 有房有车,这个目标对年轻人来说足够有吸引力,主要是因为肚皮饿着,娶妻生子急需。但放在人生的河流里,只是一朵不大不小的浪花而已。

想想看,你的父辈那代人,通过考学、招工、参军进入城市的时候,住什么样的房子、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比你现在惨多了。

我当年隔壁单位的年轻人宿舍是 80 年代的筒子楼。去找过同学,小开间,公共厕所,朝西,脏乱差你都不好想象。

30 年前,可是一家三口甚至五口挤在里面,楼道里放煤球炉子,冬天你让尿憋醒了,保证打死也不会愿意去厕所,只能用尿桶尿盆。有的人放弃了,辞职去外企或者回老家的都有。

几十年过去,坚持下来的,都有房有车了,很多人还是多套房产和50 万以上的好车,给下一代有了积蓄和保障。

那些去外企拿万元月薪的人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说这个故事想说明:

一是要乐观,只要你在大城市坚持下去,做好吃苦的准备,总会有自己的立足之地,随着城市变迁,有大把机会帮你实现目标;

二是提高格局,房子、车子真的都是很低配的人生,要给自己更宏大的未来设计。

2. 部门边缘,工作枯燥,与社会接触少,这样的单位恐怕才是体制内的主流。领导身边服务的,就是那几个人而已,就算在核心部门,无非也是外围搬砖,除了能利用信息不对称,出来吹吹牛逼,还有什么?

所以不必妄自菲薄,大家都一样。需要从两方面去努力:

其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挪活、树挪死。体制内同样可以实现平台、层次、角色转换,机会都是在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守株待兔、一条板凳坐到天黑,肯定是不推荐的。

建议你做好手头工作基础上,适当有点前瞻性,比如在文旅部门提了副处长,想想看下一站,能不能去政府办或发改委?或者这几年新组建的深改办、融合办?或者哪天援藏援疆的机会来了,能不能报名参加一下?动起来,机会就来了。

其二,工作枯燥、单位闭塞,能不能自己创造机会,对外接触人和事?以前我有个同事,马拉松狂热爱好者,经常周末自己掏钱去各地跑马拉松,结识一大帮体制内外的朋友,哪个领域的信息他都懂一点,朋友也多。

我们最愿意跟他一起出差,到哪个城市,经常当地单位不方便安排的,朋友私人请客,吃个饭聊聊天,出个车,都很方便。后来他交流去了一个新单位,机会很好,据说也是朋友帮他牵线搭桥。

总之,一个大活人,活在信息社会,自由度这么高,怎么可能困住你?不要把什么问题都推到单位、工作、环境上,主要还是自己。

3. 你觉得体制内穷,没有前途,靠自己实现不了买房买车的伟大理想,这才琢磨“体制外”能力,准备将来跳槽的吧?

要发展,其实不必区分体制内外。

到了一定层次,体制内也可以活得很体面很舒适,体制外也一样能有社会地位和尊严。所以,只要你不是特别急用钱,家底特别薄,给自己更多时间,实现体制内发展和积累,是最低风险、最具性价比的路径。

毕竟你来都来了,弱势单位,就算去市场上也未必有太好的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过程中,难免心态浮躁,影响本职工作表现,有些机会来了也白白错过了。真的得不偿失。

4. 如果说真的想跳槽,在体制内培养什么、做什么准备?

关键就是一个,层次。副处长跳槽和科长比,肯定不一样。核心部门处长和边缘部门处长,肯定也不一样。核心部门处长,与领导秘书相比,肯定又不一样。

不管你留下,还是要走,尽快走到更高层次、更高职务,是一切的关键。

还有一条,是专业技能。比如税务、司法、财经、证券等业务部门,跳槽机会蛮多,最初肯定消耗人脉资源为主,5 年以后人脉差不多用完了,只能靠专业。

总结一下:

开阔视野,房车之外,给自己一个更宏观的目标;

立足体制内发展,尽快提升层次,对目前发展道路也有信心;

做好手头工作,抓住可见的变动机会。

爱你的/公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