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每个人有好友,乃至想要为好友两肋插刀。但是,好友一旦叛变你,那将比对手更可恨。如同《纸牌屋》里的经典台词:反目的好友才算是你最恐怖的对手。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清朝晚期知名的大臣,他俩和李鸿章、张之洞合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一生频繁破格提拔左宗棠,但是左宗棠不但不懂得感恩,反倒数次在曾国藩身后的刀,这身后有一个掩藏很深的缘故。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湖南省同乡,两个人年纪也只是相距一岁,但官运却大相庭径。曾国藩考了6次才考上秀才;左宗棠聪明过人,15岁便以第二名的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举人,可以说是青年才俊。但是,人生道路是一场慢跑,跑得早的不一定跑得快,跑得慢的也不一定落伍。秀才曾国藩官运像开外挂了一样一路步步高升,而左宗棠却三次会会试不中,一气之下放弃了科举考试。 咸丰二年,曾国藩授命到长沙组织民兵,左宗棠那时候恰好在给湖南省巡抚张亮基当智囊,左宗棠的才智给曾国藩留有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二人的恩仇也从此后开始。 咸丰九年,恃才傲物的左宗棠由于凌虐官府命官被拘捕,曾国藩赶忙四处请人找关系,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帮左宗棠解困,接着曾国藩又保举左宗棠给当助手并让左宗棠独立师门,创建楚军。咸丰十一年,已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举荐左宗棠为浙江省巡抚,变成一名封疆大吏。能够说,曾国藩是左宗棠贵人,左宗棠是如何看待曾国藩的呢?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之弟曾国荃攻克天京,他假称洪秀全之子死在火中,头目全军覆灭,曾国藩汇报官府后,兄弟二人均加官进爵无限风光。但是,没多久以后,李秀成被捕,供出了逃跑的信息,曾国藩本能够处理,但是曾国藩还没下手,信息就传入了朝廷里,而打小报告的人就是说左宗棠。 曾国藩早前在抵御太平天国运动军时曾在一个叫铜官的地区兵败投江,之后有好事者将这件事情画变成一幅画《铜官感旧图》。明知道它是一件龌龊事,可左宗棠却还因此画作序称:就算曾国藩去世了,天下也不一定无救了。由此可见左宗棠对曾国藩的鄙夷和憎恨。 左宗棠为什么那样看待曾国藩呢?实际上就是说由于妒忌。尽管曾国藩一直破格提拔左宗棠,但是左宗棠却自以为是,发自肺腑地看不起曾国藩。左宗棠青春年少出道,博学多才可是却官运消沉,而愚钝的曾国藩却步步高升,因此左宗棠对曾国藩充满了妒忌。其次,左宗棠一向以三国诸葛亮自喻,自称为当世诸葛,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工作,但是在曾国藩眼前,他始终只有当配角,左宗棠的内心既憋屈又不甘,因此他不仅随处给曾国藩使绊子,还四处大骂曾国藩。 可是,曾国藩的做法却与左宗棠的小肚鸡肠和妒忌产生迥然不同。二人破裂以后,曾国藩从来没有在公共场合所说过左宗棠的一句说闲话,也从来不讨论二人的恩仇,他规定自身的亲人好友不必还击左宗棠,对左宗棠的攻击也是置之不理。 同治五年,年老的左宗棠发兵西征,而确保粮饷供求平衡的更是两江总督曾国藩。左宗棠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觉得曾国藩会毁坏他的贡献。殊不知,令他想不到的是,曾国藩豁达大度,确保了左宗棠的粮饷,助其建立名垂千古的荣誉,左宗棠这才察觉不对,发出对曾国藩了发自肺腑的尊敬和钦佩。 曾国藩人死之后 ,左宗棠派人不远千里送去一副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在挽联中,左宗棠终于第一次承认自己不如曾国藩了,可惜曾国藩已经听不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