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里我们该看些什么 · 意大利上篇

 灯下悦读 2020-03-12
 Yol Tong UNIC优承艺术中心 2018-10-20

丨专辑 · 伟大的艺术博物馆丨

U N I C 优承艺术中心对57所世界著名的艺术类博物馆进行整理,展示了各个国家艺术博物馆最著名的精品馆藏。文章按照国家划分篇章,包括英国篇、德国篇、美国篇、法国篇、意大利 · 上中下三篇、西班牙篇、荷兰篇、奥地利篇、希腊篇及俄罗斯篇共12篇

喜欢艺术又热爱旅行的朋友一定要收好啦

- 2 -

意大利 · 上篇

佛罗伦萨乌菲齐画廊

Galleria degli Uffizi

地址:Piazzale degli Uffizi, 6, 50122 Firenze FI, 意大利

类别:国家级艺术博物馆

创始时间:1581年

开放时间:每天8:15-18:50,周一休息,周二8:15-21:50

镇馆藏品:《维纳斯的诞生》,《三博士来朝》,《多尼圆形画》,《春》…唉 名品实在太多了,每件都是珍品,每件都有好多故事值得讲,我决定之后给大家补一个 Uffizi 馆藏专题……

  博物馆看点  

  文艺复兴精品中的精品,无出其右  

如果有人说想看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那么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就是最佳的选择,没有之一。里面展出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以及17到18世纪的绘画和雕塑,收录了包括达 · 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波提切利缇香、伦勃朗等一大串世界大师的作品。因此被冠以“文艺复兴艺术宝库”、“文艺复兴博物馆”之称。除了大量的艺术珍品,乌菲齐美术馆还建有一座阿诺河上的“风雨桥”,与美帝奇家族居住的皮提宫相连。

建筑师:Giorgio Vasari,兴建于1560

镇馆之宝1  ▍维纳斯的诞生 / The Birth of Venus

这幅画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蒂奇(Medici)家族中的一位银行家Lorenzo di Pierfrancesco de'Medici委托画家波提切利创作的。绘画描述的是罗马神话中女神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情景:她赤裸著身子踩在一个贝壳之上,右边春之女神正在为她披上华服而左边的风神送来暖风阵阵,吹起她的发丝。

维纳斯的诞生,桑德罗·波提切利1483-1485

维纳斯的诞生 - 局部,桑德罗·波提切利1483-1485

就像波提切利的另一部杰作,《雅典娜与半人马肯陶洛斯》Pallade e il Centauro)一样,《维纳斯的诞生》是画在画布上的,这在当时并不寻常。

雅典娜与半人马肯陶洛斯 - 局部,波提切利1445-1510

岩间圣母 / 伦敦版 - 局部,列奥纳多·达·芬奇,1495-1508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已经有了画布,但是因为成本的原因大部分绘画创作会画在画板上。而波提切利使用了画布,并且用了薄蛋白技术——把稀释的蛋白当做媒介剂涂在画布上,使着色持久。这技术让整个画作显得质感通透,色彩轻盈,与画板油画有很大的区别。大家可以对比上边波提切利蛋彩画与上一期我们看过的达·芬奇的《岩间圣母》木版油画。

镇馆之宝2  ▍三博士来朝 / Adorazione dei Magi

这幅由达 · 芬奇创作于1481年的草稿描绘的是《圣经》中东方三博士朝拜耶稣基督的故事,但据当代艺术研究发现达 · 芬奇并没有完成这幅画作,而是在他放弃这幅画多年之后由一个并不知名的画手完成其油画部分。

至于画家放弃这幅画的原因,有研究认为,当时教堂的教士们无法接受达 · 芬奇在表现庆祝耶稣降生的画面中加入战斗场景和并不完美的人物形象,因此这种在当时看来过于先锋的创意就此被掩盖了。

Adorazione dei Magi,Leonardo da Vinci,1481-1482

镇馆之宝3  ▍多尼圆形画 / Doni Tondo

这幅圆形画板油画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所作(另两位分别是前文提过的达 · 芬奇还有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著名的作品大都是雕塑或壁画形式,他一生中绘画作品并不多,Doni Tondo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幅。1504年左右,这幅画的主多尼家族的Agnolo Doni委托米开朗基罗为自己和新婚妻子创作了这幅圆形油画。

多尼圆形画,米开朗基罗,1504

在这幅画面当中,人物衣服的褶皱是尖锐的、质感硬朗的,人物的造型明显是雕塑感的,这都和米开朗基罗一贯的个人风格非常统。最鲜艳的颜色位于圣母玛利亚的服装中,这表明了她在画面中的重要性。米开朗基罗使用了有限的几种代表颜色,包括铅白色,蓝铜矿,紫红色,但他很少用朱红。


多尼圆形画,米开朗基罗,1504

这幅画的框架是精心雕刻的,画框上雕刻有五个头部,这是相当不寻常的,它们非常立体突出,几乎脱离出画框,这些头像的含义一直是猜测的主题。这个框架还雕刻有新月、星星、植物和狮子头的雕刻。这些符号可能是指多尼家族和斯特罗齐家族——摘自每个人的武器纹章。正如框架上所描绘的那样,“月亮与狮子交织在一起”,是指这两个家族的婚姻

  其它镇馆之宝  

镇馆之宝4  ▍金翅雀圣母 / Madonna del Cardellino

Madonna del Cardellino,拉斐尔,1505

镇馆之宝5  ▍乌尔比诺公爵夫妇肖像

Dukes of Urbino,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1467-1472

镇馆之宝6  ▍圣母领报和圣玛加利与圣安沙诺

Simone Martini and Lippo Memmi - The Annunciation and Two Saints,1333

镇馆之宝7  ▍伦勃朗自画像

自画像,伦勃朗,1668

其它精彩馆藏:

图太大了,如需高清大图可后台留言,这部分改天展开讲吧……

▁▂▃

佛罗伦萨皮蒂宫

Palazzo Pitti

Piazza de' Pitti, 1, 50125 Firenze FI, 意大利

类别:艺术博物馆

创始时间:1458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五8:30-19:00;周末-14:00

  博物馆看点  

  美蒂奇家族艺术收藏  

皮蒂宫原本是意大利超级大家族美蒂奇家族的住地或者说宫殿吧,来感受一下:

1599年,Giusto Uten 画了这座宫殿扩建前的景象

目前宫殿的核心可以追溯到1458年,最初是佛罗伦萨银行家卢卡·皮蒂(Luca Pitti)的城镇住所。1549年,美第奇家族买下了这座宫殿,成为托斯卡纳大公国(Grand Duchy Of Tuscany)统治家族的主要住所。随着后人积累了绘画、盘子、珠宝和奢华财产,这座宫殿成了一座巨大的宝库。18世纪末,这座宫殿被拿破仑用作权力基地,后来作为新统一的意大利的主要皇宫,短暂地被用作皇宫。

👆上图是皮蒂宫最早的主人佛罗伦萨银行家卢卡 · 皮蒂(Luca Pitti)的画像。

镇馆之宝1  ▍多尼的画像 / Portrait of Agnolo Doni

这幅画像中的人物和前文中提到的收藏在乌菲齐画廊的多尼圆形画的主人正是同一个人——Agnolo Doni,

多尼的画像,拉斐尔,1506

从画中人物的姿势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拉斐尔仔细研究了莱昂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艺术作品。这幅绘画的构图、人物姿势、手部的姿势还有背景都类似于《蒙娜丽莎》。对比 ⬇️⬇️⬇️⬇️⬇️

蒙娜丽莎 - 局部,达 · 芬奇,1503

镇馆之宝2  ▍麦当娜德拉塞迪亚

这幅画由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拉斐尔(“三杰”之一)所画。它描绘了圣母玛丽亚拥抱婴儿阶段的基督,而化身儿童形象的约翰在旁施洗虔诚的手势。这幅画画在拉斐尔的“罗马时期”,整幅画没有严格的几何形式,这和他早期在“佛罗伦萨时期”对相同绘画主题的线性风格处理方式不同。同时,比之以前更温暖的颜色使用似乎暗示了提香和拉斐尔的竞争对手塞巴斯蒂亚诺 · 德尔 · 皮翁博的影响。

拉斐尔,Madonna della Seggiola,1513-1514

拉斐尔,不同时期构图及用色的变化

▁▂▃

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博物馆

Opera Duomo Museum

Piazza del Duomo, 9, 50122 Firenze FI, 意大利

类别:艺术博物馆

创始时间:1891

开放时间:每天9:00-19:30

  博物馆看点  

  佛罗伦萨中世纪雕塑作品  

这里有世界上最多的佛罗伦萨纪念性雕塑作品,大多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理石、青铜和银器等。大部分杰作都是作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仍然矗立在博物馆门口或是附属于建筑,比如:圣乔瓦尼浸礼会、圣玛丽亚德尔菲奥尔大教堂和乔托钟楼。


馆藏雕塑、绘画作品……

▁▂▃

米兰布雷拉美术馆

Pinacoteca di Brera

Via Brera, 28, 20121 Milano MI, 意大利

类别:艺术博物馆

创始时间:1950

开放时间: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8:30-19:15

  博物馆看点  

  15-18世纪伦巴第与威尼斯派作品  

米兰布雷拉美术馆是意大利绘画最重要的收藏地之一,由始建于15世纪下半叶的布雷拉宫发端,经历几个世纪的风雨,在18世纪晚期改建成一座美术学院,成为学生观摩和研究古代大师作品的画廊。

馆内藏品以15至18世纪的伦巴第派和威尼斯派的作品为主,展现了北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丰硕成果,收录了非常杰出的作品,比如: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提香的《忏悔的圣杰罗拉莫》、海耶兹的《吻》等,均收藏在这里。

镇馆之宝1  ▍哀悼基督 / Lamentation of Christ

这是一幅大约于1480年,由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安德里亚·曼特尼亚创作的画。它描绘了基督仰卧在大理石板上,圣母玛利亚、圣约翰和圣玛丽·抹大拉正因耶稣的死而哭泣。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中,“基督的哀叹”的主题很常见,但这幅画独特的视角和透视关系却是罕见的。

《哀悼基督》,Andrea Mantegna,1480

纵深视角强化了场景的现实主义和悲剧感,戏剧化了平卧的形象,强调了解剖细节:尤其是基督的胸部、基督双手和脚上的洞,以及两位哀悼者的脸,都是对理想主义或修辞学没有任何让步的情况下描绘出来的。

《哀悼基督》局部,Andrea Mantegna,1480

镇馆之宝2  ▍吻 / The Kiss

是意大利艺术家弗朗西斯科·海耶兹的一幅1859年的画,这可能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这幅画传达了意大利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这幅画描绘了来自中世纪的一对恋人,他们拥抱在一起,互相亲吻。这大概是西方艺术史上最热情、最强烈的接吻呈现之一。

The Kiss,Francesco Hayez,1859

女孩向后倾斜,而男人弯下左腿以支撑她,同时把一只脚放在他旁边的台阶上,仿佛随时准备离开。这对恋人,虽然在画的中心,但却无法辨认面目,因为海耶兹希望接吻的动作处于构图的视觉中心。在画布的左边,阴影潜伏在角落里,给人一种阴谋和危险的感觉。

表面上,这幅画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吻的表现,这使画本身符合浪漫主义的原则。因此,它强调的是深刻的情感而不是理性的思想,以爱国怀旧的腔调对中世纪进行重新诠释和重新评价。

在更深层次上,这幅画的目的是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精神。这位女孩的浅蓝色连衣裙象征着法国,1859年(这幅画的创作之年),法国与皮埃蒙特王国和撒丁岛结盟,使后者能够将意大利半岛的许多国家统一为意大利的新王国。两年后,海耶兹又画了另一个版本的《吻》,画中女人穿着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因为法国反对罗马进入意大利。来对比 ⬇️⬇️⬇️⬇️⬇️

The Kiss,Francesco Hayez,1861

其它精彩馆藏:

- 意大利 · 上篇 · 完 -

听说最近流行的表白是北京四月都下雪了,我和你还有什么不可能。猝不及防的降温让呼吸突然可视化,我怂怂地穿上毛衣和秋裤来到首博。勤劳如我,认真地给每一幅展品拍了照片,配了说明,送给清明宅们。

这个展览展示的内容较多,涉及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建筑、城市规划、生活、宗教各个方面,我们先从画儿开始。

中世纪时期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宗教的言论置于个人经验和理性活动之上”。频繁的战争,天主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痛苦中,中世纪被称作“黑暗时代”。查士丁尼瘟疫和黑死病两次大流行分别造成欧洲2500万人死亡。中世纪艺术不是目的,宗教才是老大,艺术表现形式刻板。

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家致富,顿时感觉世界都美好了,对于中世纪神权至上的生活和艺术表示不满。痛苦中欧洲人,不自觉地怀念古典时代米洛的维纳斯和掷铁饼者行云流水(sexy)的线条~

中世纪还真是苦涩。。。

BUT...

事情慢慢有了一些转变

绘画风格

这些小型宗教画用作私人观瞻,有钱的商人要求艺术家为他们作画。有时候画作人也会被画入其中,比如右图左下角。

圣母子与圣徒巴多罗买及哲罗姆,用于私人祷告场所。光环用光轮冲压碾压制成。背景。。。没背景。玛丽亚的忧郁眼神预示了耶稣的死亡。

圣母子和两圣徒,佛罗伦萨画派

圣人被开始变成人,耶稣在玩儿玛利亚的面纱,后面的圣徒圣安东尼安静看着观画者,圣哲罗姆则忧郁地望着圣母。

左图红色具有宗教意味,右图被认为是杜乔作品。

圣人被开始变成人,耶稣在玩儿玛利亚的面纱,后面的圣徒圣安东尼安静看着观画者,圣哲罗姆则忧郁地望着圣母。

圣母子和音乐天使,演奏乐器的天使为常见的画作元素

阿波罗与达芙妮,酒神巴库斯与阿里阿德涅,作品表现了人与神的爱情故事。

圣母子,小约翰和两天使。背景已经是风景画,像是打开一扇窗户。人物姿态更加生动,表情也更温暖。

小可爱的圣约翰

这一幅耶稣受难可真是有血有肉了

人们怀念希腊古典艺术的黄金时代。中世纪的禁欲、压抑让人们从情感上需要有血有肉的温暖的圣母形象。圣母怀抱耶稣的画成为画家喜爱表现的宗教主题。

圣母子与小圣约翰

圣家族与小圣约翰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画家们笔下的人更像人,肌肉丰满,表情自然。

新的空间观

敲黑板!!!建筑领域的变化也反应在绘画中。这一时期的建筑风格变化缓慢。中世纪的一些建筑形制逐渐被具有古典建筑特征的新形势所取代。哥特式的尖顶和玫瑰花窗被半圆拱、巨型柱和壁柱取代。我们印象最深的自然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大穹顶。此外,建筑师们更倾向于使用淡雅清晰的色彩和装饰。

透视法是建筑和绘画出现的伟大革新。

这个题材不大常见,圣母玛利亚的诞生,也就是耶稣的姥姥生耶稣的妈妈。玛丽亚的家庭环境还是不错,图中有侍女端来水和食物。房间的有锡耶纳民居风格,锡耶纳是佛罗伦萨南部的小镇,具有鲜明的哥特风格,但即便房间是哥特式的,透视的表现手法已经很明显。

受胎告知,但是不见天使,只有玛丽亚,因此有人猜测可能这是某幅画作的一部分。此画的装饰风格是文艺复兴的典型样式,前景的装饰用了古代的“奇异风格”。

受胎告知,作者是著名的哥特风格画家巴尔托洛米奥,此时的画面背景空间构筑尚不稳固。

哥特式的尖尖和锡耶纳画风

城市规划

商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为了让城市规划更合理,防御工事更有效,设计绘图至关重要,许多建筑师投身新式要塞设计和城墙设计。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都是优秀的建筑师。

士兵命令一个平民前行,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墙。此画可能是被用来装饰神职人员的府邸,描述耶稣前往受难地和基督的复活。

基督降架,圣坛底座,像连环画一样描述圣经故事。

领主广场,佛罗伦萨政治中心,可以看到许多公共雕塑,左边是乌菲齐宫,原来办公,16世纪开始收藏艺术品,现在是著名的博物馆。

至圣天使报喜教堂广场上的美第奇家族游行。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是佛罗伦萨13世纪至17世纪时期在欧洲拥有强大势力的名门望族。在欧洲文艺复兴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科西莫·美第奇和洛伦佐·美第奇是代表人物,有句话叫做,没有美第奇家族,文艺复兴就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美第奇家族靠银行业起家,17世纪因为绝嗣衰败。

这个穹顶,就是圣母百花大教堂了,布鲁内莱斯基受到万神殿启示,建造了这个城市的地标,体现了古典风格和先进建筑技术的结合。

皮恩扎古城和费拉拉新城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一个特定主题是关于“理想城”,建筑师们倾向于一种完美主义的理想城市理论:整座城市是圆形的,街道规整,城墙和堡垒将城市环绕其中。教皇庇护二世委托建筑师贝纳尔多·罗塞里诺根据文艺复兴的新理念将其出生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建为“理想城”,根据教皇的名字,小城被命名为“皮恩扎”。城中不规则四边形广场的设计被米开朗琪罗借鉴,在城市空间设计方面,对意大利影响深远。

费拉拉新城十分重视建筑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被视为近代规划的第一个成功范例。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首博“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文化和生活”图文讲解(中篇)!!

点赞数决定我的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