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求助信息 湿疹求分析 中年女性,脚上湿疹严重反复了好几年了。脚趾缝里也有。痒,特别是晚上,痒的睡不着,有时要抓破皮肤才止痒。经常在脚心处有水泡,一定要抓破后痒的感觉才能消退。之前用过激素类药膏没效果,检测分泌物不是真菌醒。自己观察这是不是脾经和肝经的问题?按三阴交和三阴交上两指处(是蠡沟吗?)很痛。以前尝试过血海穴艾灸,艾灸觉得很舒服,似乎湿疹有所缓解但很快又不行了,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去年查出来有乳腺癌,现在已经术后,当时肿瘤的位置就在乳房三点钟和九点钟的位置,似乎也是和脾经肝经有关?想请程医生帮助诊断是什么问题自己应该如何解决 程凯教授答疑解惑 湿疹发于足内侧 湿疹特别容易发于足趾趾缝,因为足大趾内侧为足太阴脾经、足大趾二趾之间为足厥阴肝经、足二三趾缝间为足阳明胃经、足四五趾缝间为足少阳胆经,这几条经脉都特别容易聚湿。而湿性重坠,易沉于下肢,发于足经。 所以,从发作的部位上来看,当以湿为重,而发于上肢、头面的湿疹,虽有湿,却多兼风,故临床治疗中,偏上半身的湿疹当上散风邪,下利湿邪,且应根据病史和体征,考虑主次,而兼顾发散与清利的主次轻重比例。 话说远了,回到本例主题。 从患者传上来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足内侧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足太阴脾经太白、公孙穴处)皮损明显、足内踝下方(足少阴肾经照海穴处)和后下方(足少阴肾经大钟、水泉穴处)皮损明显。再加上患者症状描述中的足心水泡(足少阴肾经涌泉穴处),可见湿浊已经累及足三阴经(肝脾肾三经),故三阴交及三阴交上两指(蠡沟穴处,当在胫骨面上,不过多在胫骨后缘也出现痛点),出现痛点。 既然三经同病,单灸足太阴脾经血海就不会根本解决问题了。加之湿浊日久,除累及阴经,亦影响表里的阳经,所以多个足趾缝均有症状,说明已经由湿转热,故不建议再行用灸,恐有助热之嫌。 方法,改为刺血和刮痧吧! 1、足厥阴肝经蠡沟穴和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处,刮痧出痧,一周一至两次 2、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刺血,还可以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足阳明经井穴厉兑、足少阳经井穴足窍阴,以上诸穴可每天选1-2个刺血。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足阳明胃经过乳,足厥阴肝经止于乳下、足太阴脾经与足少阳胆经行于乳外侧,湿浊阻滞经脉,夹热上攻,发为本病。所以上述方法对乳腺癌的预防和愈后,十分必要。 再多说一句,中医认识皮肤病,从来不会象现代医学那样只当做皮肤病来看,会认为是身体内在脏腑功能变化在体表上的某种信号,特别是那些出现在特定部位上的皮肤问题,当调整好人体内环境,这些皮肤上的问题自然会向愈。 中医治疗皮肤病,更不会只采用压制的方法,往往激素使用后症状减轻,但没过多久,还会反复,多次重复使用激素,不论副作用的问题,效果也多不如前。甚至有些患者用药后,皮肤好了,其他病出来了,而其他病多是脏腑问题,而一出来就往往是严重问题,一定要小心啊! 说说你的皮肤问题发在哪个特异性部位吧! 文字 | 程氏针灸 图片 | 程氏针灸 |
|
来自: 昵称15607564 > 《乳腺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