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取斜势”,包含王羲之多少智慧啊,在硬笔书法中也好用

 老阿更 2020-03-12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书法“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他的《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世学习王羲之而书法家数不胜数,如:王献之、智永、赵孟頫等等。

王羲之精通隶、草、楷、行各体,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是书法界的顶峰。我们普通人即使能够学到他的一点皮毛,都会受益匪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羲之字中的“斜对齐”。取斜势,非专业术语,我们也可以叫“斜对齐”,有时候也叫“抗肩”等等。以下面的字为例:

“暮”草字头的横和下面的横斜对齐,甚至下面的撇捺结尾处都是取斜势的,大家要注意观察。

“春”三横上扬角度大,横划等距,撇捺结尾与“日”部下面的横都是取斜势,保持斜对齐的关系。

“山”注意是左右两竖斜对齐,下面的横也是上扬。

“以”上部和下部均取斜势。

“致”字也有两横斜对齐,大家要注意观察。

在日常书写中,取斜势一般在横划中运用较多。把横划写成向右上倾斜的状态就叫“抗肩”。倾斜的角度越大,抗肩越大;倾斜的角度越小,抗肩越小。倾斜的角度大概是五度左右。这个角度略有变化,一般长横抗肩取斜势的角度小,以保持字的平稳;短横横抗肩取斜势的角度大。

如下图中,“三”上面短横抗肩角度大,长横抗肩角度小。第二个字“一”角度正确,第三个字角度太大,第四个字写得太平。

那么,“取斜势”在常见字中又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

一、横划的抗肩:

下图中第二排中,“正”、“工”、“望”、“三”的底横均写得太平直了,应该略微上扬,长横的上扬角度略小。

下图中第二排中,“气”、“泰”、“都”、“到”的短横写得太平,应该上扬。短横的上扬角度较大,尤其是“到”字,横的上扬角度不够的话,是写不好看的。

二、横折的抗肩:

除了横划之外,横折、横钩的横也要抗肩,比如:

下图中第二排中,“力”、“田”、“页”的横折,“字”的横钩写得太平,应该上扬。否则整个字显得软弱无力。

三、点划取斜势:

点划在楷书、行书中往往也要取斜势。要写成左点略低,右点略高的态势。比如:

下图中第二排中,“火”、“兑”、“当”、“空”的两点的上部应该斜对齐,高低有略微的区别。当然,第二排的“兑”字高低差距太大,也不对。

下图中第二排中,“爱”、“应”的三点上部应该斜对齐,“点”、“烈”的四点上部应该斜对齐。当然点越宽,斜对齐的态势越不明显。比如四点底,如果写的太斜,整个字就是歪的。

四、部件取斜势:

楷书、行书的部件取斜势,其实古人的书法早就告诉了我们。比如上面讲过的“致”字。

在下图第二排中,“忠”、“惠”、“里”、“早”的上部的方形部件,无论是上部还是下部,均应该取斜势,不能够写的太平。

下面的字,部件比较复杂,但是如果把部件的斜对齐写好,字又精神,还可以避让下面,整个字就显得精神多了。“皆”的“比”左右错位,左低右高。“贺”的“加”左右错位,左低右高,撇划略伸展。“笑”的“竹”左右错位,左低右高,以便让“夭”的第一撇伸展上来,注意竹字头都是这样的写法:上下斜对齐。“登”的上部”左右错位,左低右高,可以观察到撇捺的结尾甚至都是取斜势。

无论在楷书还是在行书里,取斜势都是一个重要的法则。如果没有掌握这一条重要的法则,书法不免流于呆板。大家一定要学会举一反三,认真分析结构,找出规律,提高学习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