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护城河
1、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的总体趋势预测,社会越发达,对家纺产品,需求量越大,大都会超过33%,而我国家纺产品的份额只占13%~15%,要上升到33%可谓空间大矣。世界市场十分巨大,欧洲有280亿美元平均销售额,美国每年有200亿美元销售额,其中单毛巾有40亿美元,每年还以7%-10%的速度增长,可见家纺产品市场潜力直达,发展之神速。
2、我国毛巾市场销售量前十名依次为:洁丽雅、金号、喜盈门、海狮、永亮、孚日、赤金、金迪、双鱼、凤彩。前十强品牌市场份额合计39.12%,市场集中度不高。
3、我国现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来收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又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国,资源充足,世界各大化工集团相继涉足中国,燃料、助剂不用去进口,同样可以拿到价廉物美的相当“进口”染化料。
从上面三条的信息,不知是否有种马上要去A股翻翻找找看看毛巾生产公司呢?我就是这么犯了一个错误,近几天跟一位朋友的聊天才突然醒悟过来,过去自己所犯的错误。特别在看到上面的这些纺织行业的发展的信息,让我觉得在毛巾行业的大有可为,看看在A股的孚日股份,当初就是在因为站在“网易严选”“米家”背后的企业而大货一番,一下子就进入了我的眼中,就拿我日常使用的毛巾来看,真的是当做消耗品来使用,每年都是买几条来更换,属于生活中不可或少的日用品,孚日的历年的分红还行,业绩稳定,公司的主要做毛巾代工,同时兼顾很大份额用作出口。
可是看着如此美丽的企业,用了两年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虽然毛巾是个持续消费的行业,但是对于企业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盈利的好生意,看看在几年前投身光伏的激情,最后清理光伏项目的无奈就知道,纺织行业的利润比纸片还薄。虽然毛巾行业看起来各家占用率不高,这意味着将来可以不断提升市占率,但是这只是美好的梦想,毛巾是一个技术含量不高的行业,各家市占不高,这也表明了各家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很难提升了,如果能提升早就提高了市占率,看起来饼是很大,但是各家竞争非常激烈,本来毛巾就是价格不高,一旦价格战几乎就没有了利润,就算是龙头的洁丽雅、金号等头部玩家,也没有跟后面的厂家拉开多少的距离,完全无法实现提升市占率来达到垄断,这个行业跟企业行业不同,不可能打完价格战后幸存者把市场占了,行业的技术壁垒不高,各家一旦形成了高一点的利润,马上就会有千家万家照抄照搬。
这些年看过一双袜子创业公司,一条毛巾创业的公司等,虽然这个纺织服装行业创业极其容易,但是要生存下来,面对的竞争非常巨大,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沙漠之花的企业,比如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在面料供应的鲁泰A,当然也有几年也纹丝不动的K线,虽然每年派息分红还行,但是依然没有任何的买入欲望,因为买这个拿股息还真的不如买银行股、长江电力、宁沪高速稳定;再有能匹配到YKK的伟星股份的拉链,业绩再也难以成长,这不近几年也在不断转型,进军军工品等,但是依然还是不容乐观,在纺织品行业生产真的是太艰难了。面对同样的资源环境,棉花生产大国,相差不大的技术,同样的工人,同等类型的市场,很难形成足够大的巨头,面对此种挑战,各家企业只能是自保发展,而不能盲目生长。陷入在同样的产品服务,人家为什么要买你的,不买别人的?同样的产品服务,为什么你可要卖得比别人贵?同样价格的产品服务,为什么你的成本可以比别人更低?
在这样的行业,还有面条行业,虽然我们都知道康师傅与统一方便面,但是在A股也有一个克明面业,在面类前10家企业市场份额总和超过85%,而挂面排名前10位的品牌企业市场份额总和却不足30%,克明所占的份额在8%左右,怎么样提升企业的市场占用率这是一个挑战问题,因为面业的市场看起来很大,但是被切割的很散,想要实现更大的市占率,在这个薄利的行当了,不是一件容易的市场,这个行业跟调味品的行业又有极大的不同,看看海天虽然可以实现市场领先,但是也依然是充满竞争的,美味鲜、加加、千禾、欣和等追赶者。再有我们日常所用的纸巾,洁柔、清风、维达算是前几名了,但是这个纸业市场也是竞争颇大的。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占领较低,市场较大,是否就可能意味着将来企业可以随着竞争实现市场不断的占领呢?我觉得竞争形成的格局就是各家形成相对对峙状态,每家都是在自保中求发展,每家形成了新的制衡状态,怎么样实现老大老二联合兼并,怎么垄断市场赚取利润,这是可能是每个行业竞争的企业主思考的方向了。
竞争是怎么样形成护城河的?眼睁睁的看着福耀玻璃是怎么一步步占领国内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一点点的蚕食市场份额,股价也带来了极大的回报,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依靠不断的技术发展,不断的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逐渐打败对手。但是在一些行业完全无法实现技术领先,成本优势,市场蚕食的进展,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一直处于微利的竞争状态。企业所处的行业,能形成市场垄断,进而获得超额利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