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娇憨可人,青春靓丽的女孩子们,在花团锦簇的大观园中,演绎着《红楼梦》的故事。美丽的角色,美丽的景致,势必会构成很多美丽的画面。在线ocr “黛玉葬花”,毫无疑问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一幅画面。“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娴静时如姣花照水”的林黛玉,肩上担着花锄,上面挂着花囊,手里拿着花帚,从落英缤纷中走来。想必,她的秀发上,还一定会点缀着一两朵艳丽的花瓣。地面上,许多凤仙花、石榴花等各色花瓣,“锦重重落了一地”。 一幅美丽的令人心醉的画面。然而,黛玉第二次葬花的时候,却哭出来一首《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自古以来,文人们都爱将女子比作花朵,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是将女子比喻成美丽的桃花。《红楼梦》中也采用了这样的比喻。大观园的女儿们分别被作者赋予了不同种类的花,黛玉是芙蓉,宝钗是牡丹,香菱是并蒂莲,探春是杏花,元春是石榴花,李纨是梅花,袭人是桃花,麝月是荼靡花…… 可是,在作者将这些女子比喻成花之前,却偏偏有一出“黛玉葬花”。这也就暗示出来,这些出类拔萃的女儿们,终归也不过是早谢的花,她们的命运,终归是“花落人亡两不知”。很美丽的画面,却被作者赋予了最残忍的深意。 “宝钗扑蝶”,也是《红楼梦》中很美丽的一幅画面。总是端庄稳重的宝姐姐,也有玩心大起的时候,她拿着扇子,扑“一双玉色蝴蝶”。玉色蝴蝶啊!而且,这件事实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呢?是在林黛玉晚起,薛宝钗要去找黛玉,偏偏看到贾宝玉进了潇湘馆的时候。 薛宝钗、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注定了是要纠缠在一起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早就情深义重,薛宝钗却因为所谓的“金玉良缘”,对贾宝玉欲罢不能。 此时,薛宝钗要扑的那“一双玉色蝴蝶”,分明就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这两个“玉”。只有将这两个“玉”扑散了,“金玉良缘”才能有机会。 第三个美丽的画面,是“晴雯撕扇”。白天,因为晴雯跌折了贾宝玉的扇股子,两人发生了口角;晚上,贾宝玉从外面回来,看到晴雯正躺在凉塌上,便来找她套近乎。为了哄晴雯开心,贾宝玉就发表了一番高论:“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是拿它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于是,便有了“晴雯撕扇”。这一回的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提起“千金一笑”,各位会不会觉得非常熟悉?没错,在历史上,就有一个千金一笑的故事。说的是周幽王为了讨好妃子褒姒,“烽火戏诸侯”,终于逗得褒姒笑了。于是,周幽王就赏给出主意的虢石父一千两金子。周幽王和褒姒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大家也都知道。 古代有褒姒的“千金一笑”,《红楼梦》中有晴雯的“千金一笑”。将这两个“千金一笑”联系起来,这幅画面还美丽吗?只怕会让每一个读者都惊出一身冷汗。在此时,作者已经埋下了贾府覆灭的暗笔。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晴雯撕扇,都是《红楼梦》中非常美丽的画面,但是在这三个美丽的画面背后,所隐藏的深意,却足以让人心惊。黛玉葬花,已经伏下了众女子的悲剧结局;宝钗扑蝶,是她对“木石姻缘”的忌恨和破坏;晴雯撕扇,是贾府奢靡无度,即将覆灭的前兆。 三幅美丽的画面,细思之下,都足以让人惊出一身冷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