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那么崇拜陶渊明,为何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选择辞官归隐?

 法国风科技开发 2020-03-13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这是苏轼赠送给好友赵晦之的一首《减字木兰花》。赵晦之,名赵昶,字晦之,曾经担任楚州团练判官,当时的赵晦之被罢了东武(今天的山东诸城)令,返回涟水去,苏轼写了这首词赠送给好友。

在苏轼的这首词中,他表达出恶三层意思,第一层是对被罢官的赵晦之的慰藉,这里苏轼用了楚国令尹子文的典故。当年的子文,曾经三次担任令尹,又三次被免职,《论语》中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说“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苏轼用这个典故来安慰赵晦之,人生事实变化无常。在线ocr

第二层意思,是苏轼对仕途的厌倦,“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我也并不想做官啊!第三次意思,是苏轼对陶渊明辞官归隐的羡慕,“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陶渊明,是晋代非常著名的文人,他最出名的事,就是“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归隐,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活,也因此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在辞官归隐的时候,陶渊明还写了一首旷古烁今的《归去来兮辞》,将自己辞官归隐时的欢欣与惬意,刻画得淋漓尽致,“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苏轼还曾经将陶渊明的这首《归去来兮辞》,改编成了一首《哨遍·为米折腰》,在这首词中,苏轼将自己归隐的意愿,再一次表达了出来,“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觞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还止”。

苏轼对前辈陶渊明,究竟有多崇拜呢?他曾经写过一首《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是躬耕。”在这首词中,苏轼认为自己的前生,一定是陶渊明。走了那么多地方,最终依然像陶渊明一样,以“躬耕”为生(被贬黄州后,苏轼靠着自己种地过日子)。

就像陶渊明一样,苏轼在诗词中常常流露出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对归隐的向往。他在《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中写道,“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意即你要到朝廷中去担任高官了,但是我更喜欢回到山林中去和清泉山石为伴;他在《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中写道,“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用了谢安的典故,也是表达出归隐的意愿。

陶渊明之所以选择了归隐的生活,有他的天然性情的因素,但也与他在仕途中的不如意密不可分。苏轼的仕途,也非常的坎坷。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后来又多次被贬,生活状况也越来越差,最后,他用一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概括了自己的坎坷人生。

既然仕途不顺利,又常常有归隐的意愿,苏轼为什么没有像陶渊明一样,选择辞官归隐呢?其实答案只有两个字,责任。

苏轼虽然有时候也常常表现出作为文人,有些颓废的一面,爱发个小牢骚,但本质上来说,他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为什么会有“乌台诗案”?因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实行的“青苗法”,从本意上来说,是好的,是为了国富民强,但实际上,因为具体操作中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反而让很多百姓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身为地方官的苏轼,目睹了太多百姓的凄凉状况,所以,他坚持反对王安石变法,也被人抓住诗中的漏洞不放,以至于酿成了“乌台诗案”。

因为自身担负着许多责任,使得苏轼不能潇洒地挥挥手,告别仕途,他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报复,改变百姓的处境。所以,苏轼虽然很崇拜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但是他终究也没有走出这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