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上涨产生赚钱效应——股民或基民买入——基金公司发行相关基金产品(主动或被动)—— 基金产品建仓买入——继续推动上涨——更多股民、基民买入 ——继续发行相关基金产品 —— 继续买入相关主题的股票——当这样的链条形成时,便会产生一股不断向上的正循环效应。在止盈的方法中,有一种叫做“情绪止盈法”,它是一种非量化的判断法。即:当周边的同事、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都开始入市的时候,就是大盘高估的时候。因为,当这些平时不关注股票的人都开始关注股市时,股市已经形成了巨大的赚钱效应、处于“非理性繁荣”状态;所谓盛极而衰,此时的股市更像是强弩之末,因为,市场上的新增资金逐渐衰竭,后继力量不足。因此,当上涨的链条由于:政策、估值泡沫、后续增量资金式微、获利盘的止盈需求等原因被打破时,这种行情便逐渐退坡,甚至转而形成负循环,当获利盘过多,大家争相卖出,甚至形成踩踏。涨跌同源,高弹性品种,急涨之后大概率急跌,因此,如果不能及时止盈,盈利回吐将非常快。实际上,这也是索罗斯的核心投资理论——“反身理论”。他认为,市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投资者根据资讯和对市场的判断,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也反过来影响、改变着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二、在不存在价值陷阱的前提下,估值修复带来的收益最为安全;但是,如果业绩不能持续跟上,则这种估值修复的收益是不可持续的;最好的状态当然是估值低,并且业绩确定性较强,日后有望实现戴维斯双击,事实上,市场大部分时候是有效的,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所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业绩确定性较强的股票一旦出现估值坑,价值投资的资金便会短期内将其填平。而低估总有低估的理由,高杠杆、商业模式差、现金流不好夕阳产业、未来前景差等。因此,才有了老巴那句:当大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敢于拿桶去接。由估值泡沫带来的收益短期弹性最高,但是,持续性却是最差的,因为“树不可能长到天上去”。靠估值泡沫带来的收益更多属于“得之我幸”的范畴。想要成为一个合格投资人,也应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没有独立判断,人云亦云;情绪不稳定,别人恐慌你更恐慌,别人贪婪你更贪婪;你凭什么在“七亏二平一赚”的市场中胜出?四、逆向投资对于全市场来说远比个股容易得多,那种因“市场先生”非理性带来的超额收益远比个股的判断来得容易;因此对于市场给予的暂时的、错误定价的机会一定要及时抓住,此时,对于指数投资者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它是超额收益的一个来源。五、医药行业,是一个很特别的行业,由于细分板块众多,每一个板块有着各自的投资逻辑。中药、西药仿制药、创新药、保健品、医药商业连锁、医药零售、医疗器械、生物制药等,使得从整个医药板块来看,其分类上既有大消费的概念,又具有科技概念;相应地,既有大消费避嫌的属性,又有科技股进攻的属性。同时,正因为医药的细分板块众多,各细分板块呈不同的商业模式、专业性非常强,因此,还是建议,不妨将医药板块的投资交由经验丰富并且有着医药专业背景的基金经理来打理。这样的基金经理有: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信息学硕士的于洋、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葛兰、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的郑磊、清华大学生物学硕士张佳荣等。当然我们并不是唯学历论,如果这位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比较优秀且稳定,这个专业背景便是加分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