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州轶事】南关明清一条街

 掌阅盖州播天下 2020-03-13

人文盖州

展示盖州形象,推介盖州文化,

传播盖州声音,讲好盖州故事。

 

  

  在钟鼓楼南侧,有条300余米、南北走向的街道,名为南关明清一条街,两侧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盖州早在西汉时期就成为辽东重镇,辽、金时期成为商贾云集之地。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开放海禁后,南北各地客商纷至沓来,众商巨资注入,盖州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城市化建设大规模的发展。是时城内街市纵横,店铺林立,馆行簇聚,商贸发达,海河港埠,艨艟往来,明清一条街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

  

  南关明清一条街是明清时期进入盖州城区的交通要道和商业街,存有30多处老建筑,包括商号、粮庄、盐庄、茶庄、布匹绸缎庄、皮行、药行、烟酒行、肉行、杂货铺、水果铺、木铺、席铺、纸笔铺、炮铺、饭店、酒店、花店、旅店等。多为清代及民国建筑,明代建筑所剩无几。东侧有17座,西侧有14座,其中有6座为二层阁楼。

  

  南关明清一条街建筑大多为大木架砖石结构。建筑构造基本为:墙壁青砖对缝砌筑,屋顶平脊,两端微翘施鸱吻,屋面前后披坡覆青瓦,檐头施瓦当、滴水。屋内为三架、两架柁梁,圆或方型椽,柁柱、檐柱皆为对等架构。屋脸门窗分明,门多为两扇直开或四扇对开。窗槛下施条石或青砖,槛上施窗棂,门窗形制均为三交六等或双交四等菱花式,也有直格或条格式。


  

  房屋布局为前店后仓、前店后宅设置。铺面一般为七间、五间,少数为三间。结构多大开间,进深宽阔,前后门或多门。二层阁楼一般为上下店或下店上库、下库上舍,店内统施防火防盗设施。明清一条街总体建筑风格保持了辽东特色,有的建筑虽经多次修缮或重建,仍保留了传统面貌。盖州市人民政府于2004年3月29日将其公布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承载的信息极具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文物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也负载着民族的精神。文物是先人创造的,它属于前人,也属于今人,更属于后人。我们要尊重先人的创造之功,要尊重前人的保全之力。

  文物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只影响到人的肌体,保护历史文化环境却涉及人的心灵,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多了些追溯的记忆,也许这才是物质社会更应该保留的人文精神财富,也是新型的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人文基础构成。


人文盖州微信公共平台

掌媒盖州播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