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话】盖州老地名——“束鹿胡同”,一个历经久远的老字号

 掌阅盖州播天下 2020-03-13

  “束鹿胡同”,一个历经久远的老字号

于学忠

  其实,新老地名并非互相对立,而是互生共荣。在浩瀚的中华医药宝典之中,有一朵在辽东古城盖州大地上绵延绽放了160多年的奇葩,它就是在中国药界闻名遐迩的“咸春堂”。

  追根溯源,咸春堂是盖州最早的药店之一。因始创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的阳春三月,故取名咸春堂。

  这家老药店的财东是由浙江宁波帮刘、冯、葛、赵四家,以经营阿胶著名,此外经营膏、丹、丸、散中成药和中草药。此后,历经清同治、光绪、宣统及民国诸时代。“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经过浙江宁波帮刘、冯、葛、赵四家几代人的苦心经营,数百年延续传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盖州现存少有的百年品牌,史册广载,流传广远。

  古代的药房没有单独的体系,它是和治病连锁的、类似于现在的医院和诊所。古代的药房经营独特,自始至终既有中医师坐堂诊病,又同时兼有柜台售药。到了清代时,盖州城内仅仅中药行铺就有70余家,规模较大的就是“咸春堂”,经营资本达5000元,经营地点在城内的“束鹿胡同”;咸春堂,当时还配制加工、出售药品、药材,有丸、散、膏、丹、剂、片等多种。咸春堂在盖州家喻户晓,医德高尚,售药真诚,深受人们信服,治病求医者接连不断;最著名的有阿胶,销往江浙等地,名传国内以及海外。其中,许多南方药商行客曾慕名前来采药购药,甚至台湾集元药行也派人来此堂坐内寓。

  其次,“天一堂”开设与1851年(清咸丰元年)二月,经营资本为3000元,地址在城内钟鼓楼南。故业内当时故有“北有咸春堂,南有天一堂”之说。

  医药,是与百姓生命、生活息息相关的。据《营口文史资料·第五辑》资料记载:此外,盖州古城内还有——同寅堂、魁福堂、成春堂、西域堂、天福堂、天成堂、春林堂、永兴顺、天合利、三生堂、天元堂、久安堂、怀德堂、润德堂、志育堂、福生堂、利生堂、九思堂、春育堂、同德堂、德生堂、时雨堂、永和堂、即愈堂、万寿堂、大生堂、大德堂、道生堂、九二堂、全生堂、太和堂、天贞堂、济世堂、宝善堂、德和堂、春和堂、天生堂、庄仁堂、会东堂、普春堂、九如堂、万有堂、荣生堂、中立堂、广生堂、兴业堂、忠德堂、明仁堂、复得堂、人和堂、宏春堂、广德堂、德发堂、同春堂、天和堂、天义堂、永生堂、永春堂、天元堂、久安堂、三义堂、正德堂、长春堂、保元堂、天德堂、仲生药店、张仙圃、金城盛、金城升、吉成兴、庆成永、新泰兴等……由此看来,“束鹿胡同”的“咸春堂”曾经是打造古城盖州历史文化的金名片。

  值得深思。“束鹿胡同”走出了老字号一条突围之路,为盖州古城复兴老字号品牌探索了有益经验;“咸春堂”所闪烁的光芒与智慧,却非今人可及。

  诚然,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读史使人明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不可能有吸引力的,一个真正有特色的城市则是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强烈的城市个性和活力的。老字号文化是盖州的重要历史文化符号,蕴涵着一个时代的文明,再现其当年的繁华景象,将一缕缕文化碎片,融合到今天盖州城市的嬗变、人民的心灵之中,以留住这座古城的足迹和记忆。对老字号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一座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也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巨大财富。老字号及文化遗产是一块“金字招牌”,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