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张文康在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

 她健康家幸福 2020-03-13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  张文康

2016年5月7日  北京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全国妇幼保健医疗技术促进工程院长论坛暨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启动会”,总结回顾2015年的工作, 隆重表彰在促进工程项目中涌现的优秀基地和个人,并将启动一个由多部门大联合共建的“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我代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同道和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妇女儿童的健康和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需要有妇幼健康医疗技术的保证,同时需要广大妇女的理解、配合和参与,需要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因此,在去年启动并实施“全国妇幼保健医疗技术促进工程”之后,紧接着又启动“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这对提高妇幼保健的质量、水平、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全国妇幼保健机构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启发和引领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是《母婴保健法》规定妇幼保健机构实行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为贯彻实施这一方针,我们需要科学技术,又需要科普教育。就科学技术而言,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的专业和服务水平还不够高,与其承担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责不相匹配,她们迫切需要得到适合的培训。在这样的背景形势下,2015年启动了“全国妇幼保健医疗技术促进工程”。一年来,该项目在全国建立了33个妇科内分泌与妇科常见病培训基地,并以基地为载体开展针对性、实效性技能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妇产科从业人员规范化诊疗相关疾病的水平。

进入2016年,我们站在新起点,认真考虑如何开创科普新局面。在过去几年内,我国妇女健康科普教育虽然取得一定进步,但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一是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健康宣传覆盖面不够大。2015年公布的中国公民科普素质调查报告表明,女性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只有3.38%,就是男性也只有9.04%;二是广大妇女、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进城务工、贫困地区的妇女,健康促进及自我保健意识不足,科学普及迫在眉睫;三是随着信息的传播方式飞速发展,给妇幼保健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良好条件,与此同时,一些不良信息也乘机泛滥,误导广大群众、广大妇女,给健康宣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系统、多部门联动的全国性公益宣传模式,形成政府、医疗保健机构、社会团体、媒体等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女性健康宣传体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的“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应运而生。

过一会儿,国家卫计委妇幼司宋莉副司长将对全国女性健康科普教育公益项目的启动发表讲话。全国妇联人才开发中心、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领导、院长、专家、医生、媒体代表等将从各个不同角度谈女性健康科普教育的重要性,交流分享经验,这对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女性健康科普教育之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衷心祝愿这个项目成功,我们对此充满信心。

这个项目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多方协作,抓住“一个核心”。

本项目紧紧围绕“开展公益科普,提高女性科学素质”这个核心,实现医疗保健管理机构和各界力量的有效联动,实现政府、社会和国民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创新女性健康管理与服务方式,由此健全服务网络,激活健康科普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能,全方位、全覆盖地进行女性健康管理。

第二,精准实施,把握“三个环节”。

本项目把握好“要普及谁”、“谁来普及”、“怎么普及”三个环节,这是精准科普的重点。本项目在“要普及谁”问题上,以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人群为重点,带动全体女性保健意识的提升;在“谁来普及”问题上,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科普讲师共计1800余名,正式讲师500名,并建立了合理的讲师梯队,保障科普工作全覆盖;在“怎么普及”问题上,区分对象,了解需求,制订计划大纲,不搞一刀切,大力发展精准科普模式。从另一角度而言,希望本项目注意到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进城务工人员中妇女对健康科普的迫切需要。

第三,破解瓶颈,解决“三个难题”。

科普受众定位精准性、科普内容定位精准性、科普活动定位精准性是精准科普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采取重心下移、发动群众、广纳意见的方法,了解公众的需求,借助社会资源,开展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活动,形成科普工作一盘棋格局。

第四,线上教育,开发“五大平台”。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项目组非常重视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开发与维护。现已建立网站、APP、微信平台、微博、在线考试培训系统等“五大平台”,开启了互联网医疗保健和科普教育新篇章。接下来的科普教育,将继续利用各平台的优势,打造科普中国品牌,实现科普信息汇聚生产与有效利用。

为使本科普教育工程成功实现,希望项目组同志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强化保障,谱写妇女健康教育的精彩华章。在此,我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全社会多部门通力合作。

妇女健康科普教育是公民科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发展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总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政策支持,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工作规划,实现大联合、大合作,将女性健康科普作为重点工作推进,层层推动各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第二,建立完善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将女性科学素质建设的目标细化和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建立完善科研与科普相结合的机制,科研成果科普化,并以科普实践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科普基地机制,以基地为载体开展辐射式科普教育,推动女性科学知识实时更新与普及;建立完善监测评估机制,完善女性科学素质调查体系,评估女性健康科普教育项目成果;建立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对本项目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使项目得到健康长期发展。

第三,强化保障条件。

细化完善女性健康科普教育项目的相关规定,逐步提高科普教育经费的投入,充分利用学会的专家资源,继续加强人才梯队的培养,建立健全社会动员机制,逐步建成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科普人才队伍,多举措强化保障,切实把各项科普任务落到实处。

各位同道,让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凝聚能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更加高昂的精神状态,投身到提升女性科学素质中去,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感谢会务组的工作人员;感谢各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谢出席今天会议的各位院长、同道和关心妇女健康教育的朋友们。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