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测额头和测手腕上方,体温枪显示的体温不同 记者 谢慧 摄 本报讯(记者 杨凌凌)在疫情防控期,门岗大叔成了最威风的人,看到你进门就对着你的额头或手腕“来一枪”。体温枪如何正确使用?体温枪对着额头检测,准确吗?昨日,本报采访了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组副组长龙云铸,解读关于体温枪的知识。 测出的体温为什么忽高忽低? 体温枪会受环境、季节等因素影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有市民表示,体温枪测不准,忽高忽低的数据让人无所适从。“一看体温超过37度,就担心被感染了。” 龙云铸说,红外体温枪对环境要求较高,其使用环境为16℃—35℃,当前是春季,室外比较寒冷,各疫情防控监测点又均在室外,体温枪容易出现偏差。“被测人员尽可能让体温和环境温度保持平衡,比如开车进出时,到达目的地之前提前开窗通风;从室内出来的话,静待一两分钟再测量。”龙云铸说。 测额头和手腕哪个更准? 正确测量:测手腕与手臂的中间部位 在疫情防控点,工作人员通常用体温枪对准人的额头、手腕来测温,哪个位置最接近人体体温? 龙云铸说,在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额头、手腕长时间暴露在外,温度偏低,测量的温度一般比正常体温低,所以,对手腕与手臂之间,被衣物覆盖的部位进行测量比较准确。 如果发现温度偏差很大,可使用其它测温设备确认,如水银体温计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