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木有本心 | 马邦乐的兰竹画

 怡心斋YXZ 2020-03-13

曾经,兰与竹惊艳了一代代的中国人,诗人为之歌诗,画家为之写照。是高洁或是平凡到卑微只容旁人去说,这反而成就他们的品质。

马邦乐先生坚定而平淡|

马邦乐先生不是高调的人,在人群中他不是中心,想到了兰竹的品质,他吟诵了一首弘一法师收录在《晚晴集》中的归宗芝庵禅师偈子:

千峰顶上一间屋,

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

到头不似老僧闲。

|马老师 养的兰 |

时代如风云雨水一般不测的变化,老僧只是坐看风雨来去。面对这风云变幻,有时人还不如一草一木,古人发问“几生修得到梅花?”,兰竹也是如此,对于画画而言,“兰半生,竹一世”是毕生的修炼,坚定而平淡,有许多东西需要人去体味,却无法也不需申说太多,这就是古意之美。

 

| 马老师 养的兰 |

对于兰竹,马先生将这坚定而平淡融入自己的生活,不会过多的考虑形式的问题,任他云随风雨去,十足的定力往往令人更为平静,这个时候一些美妙的时刻自然会到来。

| 马邦乐 兰 |

品读古画最惊艳的片刻,恰恰就是在这些时刻生起,早就超乎了技术层面。马先生在绘画之中的平淡坚定,也是来自细细品读。

| 马邦乐 兰竹 |

绘画与生活一样需要留白|

他说到古曲中停顿,往往是是妙处所在,与绘画中的留白本无二致。听他这么说,有时我们会觉得现在的中国人越来越快、越来越滿,越来越不像中国人。

| 马邦乐 兰竹 |

快的不是高铁、动车,是心无法降低频率来欣赏周遭平凡之美;脑袋装满了各种概念、观念,哪怕放下一点,便会有前所未有的发现。

 

人在追逐着,消耗着,而兰竹的如张九龄诗中所说:“草木有本心,不求美人折”,草木有本心,钱穆先生说过中国文化里有一种无表现的表现,马先生为兰竹写照,大约就是想用绘画这一“无益之事”来回应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