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之前也有同样的困惑,基金经理人那么厉害自己炒股,安然自得不是更好吗。但是现实中基金经理厉害的人并不多,为人津津乐道的也就是“基金一哥”王亚伟,在掌管华夏大盘的那段岁月里,该基金的总回报率高达1027.87%,成为当时唯一一只累计净值在10以上的基金。 笔者认为基金经理人打工的原因: 一、高收入:首先基金经理是一份高收入职业,而刚出道的基金经理人实战经验并不强,而且资金也不够雄厚,去平台打工既有高收入,又能锻炼实战经验,何乐不为。 二、资源:作为基金经理人,平台会给予其更多的资源,让他进入基金财经圈子获取更多一线新消息,还有各研究人员团队配合,让他更好实行你的投资策略,形成你独有完善交易系统。 三、赢面大:基金募资金额都几十亿元左右,让基金经理可以投资多元化,股票池较多,直接降低系统交易风险,获取收益的机会就更大。 四、知名度:初出茅如的基金经理人知名度较低,他可以依托着平台的优势靠业绩打响知名度,这样就可以去更高的平台,获得更高的收入及其待遇。而去年包揽前三甲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一下子知名度就提高,走进公众的视野,今年待遇肯定水涨船高! 而且随着知名度提高,基金经理也可以直接转私募:自2014年,第一批私募牌照发放后,大批基金经理“公转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公募一哥”的王亚伟,当年从华夏基金离职后,成立千合资本,目前已是百亿级私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