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海中路法国领事馆与纺织大亨的故事︱名家专栏

 李平东方明珠 2020-03-13
名家专栏

署名“benzzxc”的作者在公众号“外滩以西”发表了《原始房东知道了 在上海有情怀的老外出了画册拍了纪录片》,讲述淮海中路1449号法国驻上海领事馆老房子的故事。
我突然想起,20世纪初,应陈逸飞先生主编的《艺术家》《SHANGHAI TATLER》之邀(当时我是该杂志的专栏作家,每月一篇,大概写了两三年。记得稿酬以页面计算,1页500元,每篇文章4-5页,一篇文章的稿酬相当于我一个月工资,挺好的),写了一篇《法国领事馆与纺织大亨》,讲述这幢房子的历史和故事。
如今旧文重发,文中的部分历史照片源自上面提到的“benzzxc”在公众号“外滩以西”的文章,我与作者不认识,只能在文章中说明和致谢。



△ 本文作者20世纪初在陈逸飞先生主编的《艺术家》杂志所发文章,图中人物为香港纺织业巨擘唐翔千先生


△ 法国驻上海领事馆,二楼朝花园的大阳台,这一层楼的每一间卧室都通往阳©《艺术家》杂志


-I-
引子
在21世纪的第一年,香港纺织业巨擘一一香港棉纺同业公会主席、香港工业总会主席、总商会副主席唐翔千先生再次来到上海,此行的目的之一就是应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之邀,协商解决唐氏在上海的祖产一一淮海中路1449号,已作为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房屋产权转让问题。
该房产是1947年转入唐翔千的父亲唐君远名下的,而这一年唐翔千赴英国、美国深造,而当他再有机会回上海时,唐氏家族早已因多种原因搬离这幢豪宅,使他没有机会走进属于自己的住宅


△ 法国驻上海领事馆内景 ©滩以西

关于这幢豪华住宅的历史,还是让我们从头讲起吧。
-II-
在上海的奥古斯丁会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后,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上海就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乃至远东最大的城市。在西方人心目中,上海就是一个“冒险家的乐园”,到上海去冒险,去干一番事业也成为部分西方人的目标。
在欧洲、南美洲的天主教国家有一称之为奥古斯丁会(Augustinians)的跨国籍托钵修士组织,根据教会章程,奥古斯丁会成员必须过集体的修士生活,不允许有私人财产,他们主要通过在天主教信徒中募捐,将所得捐款在“未开化地区”创办医院、学校,传播耶稣福音


△ 奥古斯丁会修士

大约在20世纪初,一位叫巴塞(Basset)的西班牙修士率奥古斯丁会成员数人来到了上海。当他们进入上海后才发现,上海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落伍,而且法国的天主教在上海拥有庞大的组织,控制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势力,这对奥古斯丁会在上海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他们决定在上海创办一份叫做《宗教生活》的杂志,每月出版一期。
他们派人带相机深入到城市的下层及穷乡僻壤,拍摄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试图告诉读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贫民迫切希望西方的教化和主的拯救,同时杂志社拍摄了许多奥古斯丁会修士在中国各地开展工作的照片。


△ 清末的贫民生活

这些印刷精美的杂志只有少量运往欧洲,大部分运到对中国、对上海还是十分陌生的南美洲天主教国家,他们希望读者看到杂志后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果然,许多不知底里的海外天主教徒看到杂志后,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并对上海奥古斯丁会的工作表示肯定和支持,于是,每天有许多捐款从欧洲、南美洲汇到上海奥古斯丁名下。
1920年,在上海的真正的西班牙奥古斯丁会修士只有6个人,为了继续收取和管理海外捐款,他们在莫利哀路(今香山路)6号和爱文义路(北京西路)1220弄2号兴建了“望德堂账房”(Missions Recoletos),修士们名义上还过着集体的修士生活。


△ 香山路6号“望德堂”旧影


“望德堂”现状


△ 建筑细部


△ 1999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

西班牙远离亚洲,而在上海的奥古斯丁会是一个完全单独行动的宗教团体,没有领导或指导他们的上级组织,尤其是当他们收到源源不断,而且不必担心查账的汇款后,上海的奥古斯丁会就将这些汇款投资上海的不动产业,其中有相当多的数目投资上海的房地产业。
奥古斯丁会在上海拥有地产二百余亩,各种房屋数百间,每年的租金收入使修士们的意志和思想发生巨变,他们俨然以富商自居。
今淮海中路1449号住宅就是由奥古斯丁会投资兴建的,登记为Basset Residence(即巴塞住宅)。住宅南靠恩利和路(今桃江路),西临巨福路(今乌鲁木齐路),背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占地面积十亩有余;主建筑被大块草坪包围,为典型的西班牙风格住宅。


△ 巴塞住宅旧影,此时还没有高围墙,俄罗斯汉学家张霞拍摄 ©外滩以西

△ 巴塞住宅主建筑被大块草坪包围 ©外滩以西


△ 从室内望外面草坪,景色宜人 ©外滩以西

西班牙奥古斯丁会修士利用教会进行敛财的行为受到西班牙政府和各国天主教会的关注,尤其是欧洲及南美洲的信徒从零星的报道中得知,许多信徒自己克勤克俭捐赠的钞票大多数入了上海奥古斯丁会修士的腰包,任他们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后,纷纷要求西班牙政府对此作调查和答复。
从30年代起,西班牙政府及媒体多次委托记者进行调查,一位叫爱狄密勒的美国记者曾接受委托调查此事,后来他将部分调查内容写入《上海一一冒险家的乐园》一书中。


△ 爱狄密勒著《上海一一冒险家的乐园》一书

-III-
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
西班牙于1858年与中国正式建交,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开设于1880年左右。
由于西班牙与中国的商业往来不多,西班牙在上海的侨民也屈指可数,所以,早期的西班牙驻上海领事大多委托商人担任,馆舍也常随担任领事的商人而搬来搬去。
在一份字林洋行于1891年出版的《上海英、法、美租界街道图》中, Spanish Consulate(西班牙领事馆)标在今武昌路四川北路附近,1910年左右搬迁到熙华德路(今长治路)19号,19016年又搬到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40号,不久再搬到法租界吕班路(今重庆南路)1号,1927年搬到静安寺路205号。


△ 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1927迁静安寺路205号(原静安大楼)

1931年,西班牙共和党在大选中获胜,建立了共和国(西班牙称“第二次共和”),当时的中华民国是最早承认西班牙共和国的国家,并与西班牙建立了外交关系,西班牙与中国的交往也逐步发展。
1934年,经西班牙政府允许,被没收的巴塞住宅就升起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国旗,成了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
但是,仅隔了几年,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1937年,以佛朗哥为首的民族主义阵线军队实际上控制了西班牙政权,这样,西班牙的外交使命十分混乱。


△ 西班牙内战中的国际纵队,海明威、白求恩、毕加索等都参加过这场战争

1937年2月22日,西班牙驻上海领事馆被中国政府下令关闭。


△ 1937年登记,霞飞路1449号是西班牙领事馆

-IV-
唐家与准海中路1449号的渊源
在西班牙总领事馆撤离后,他们就将在上海的西班牙政府产业转手。其中,今准海中路1449号的原西班牙驻上海总领事馆址被协兴毛纺织染厂老板唐君远购得。

△ 唐君远

唐君远(1901-1992),江苏无锡人,名增源。他青年时就读于上海邮传部专科学校(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1922年回无锡,在他父亲唐骧廷创办的无锡丽新布厂工作,后任厂长。
1930年,他来上海举办昌兴纺织印染总公司,并开设丽新上海一厂、二厂、三厂,1930年又在无锡创办协兴毛纺织公司。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了无锡,他因不肯与日军合作而被日军关押,出狱后就来到了上海。
唐翔千(1923—2018)是唐君远的长子,1937年随父亲来到上海,就读于大同附中和大同大学。由于唐氏是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为董事长的中国企业银行的董事,所以他从大同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企业银行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民族资本家期盼已久的“中兴”时期已经来到,但是经历了多年的磨难,唐君远也深知,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中国人的积习难改,对事业的发展是重大的障碍,于是他再三叮嘱儿子唐翔千离开上海,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1947年,唐翔千就去了英国,不久又转到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这一年是1950年,中国已解放了一年,种种迹象表明,资本家往后在大陆的日子不会好过,于是唐翔千从学校毕业后回到了香港,先后创办印染厂、织布公会主席。
唐翔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被香港政府授予“太平绅士”称号,被英皇颁授OBE勋衔。
唐翔千也是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后最早与大陆合作的香港企业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就在这一年,唐翔千以他的香港半岛针织有限公司名义,在深圳投资600万港元创办深圳半岛针织厂。1979年,他又投资在新疆乌鲁木齐创办拥有4000名员工的“新疆天山毛纺厂”。1981年他又与上海毛麻公司合资创建“上海联合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9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准上市的沪港合资企业。
至1991年,唐翔千在大陆投资、合资的企业有18家,总投资超过5000万美元,他除了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其余的均用作捐赠,以发展中国教育事业。


△ 唐翔千致力于发展中国教育事业 ©上海唐君远教育基金会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唐氏在上海、无锡两地的工厂获得新生,由于管理得当,生产也日益发展。
1946年,原西班牙领事馆的房产被唐君远购得,并着手进行大修和重新装修,由于唐君远忙于工厂的管理,无暇顾及新屋装修,所以装修工程进行得很慢。


△ 1947年地图上的林森中路(淮海中路)1449号住宅平面图


△ 唐君远对所购的原西班牙领事馆进行了重新装修 ©外滩以西

△ 带大理石壁炉的客卧 ©《艺术家》杂志

△ 底楼东厢房的书房 ©《艺术家》杂志

△ 底楼西厢房的酒吧 ©《艺术家》杂志

△ 主门厅的一个角落,保留了最早的嵌木地板、护墙板和天花板横梁(左);通向三楼楼梯顶部的特制折叠门,为了防止小孩子从楼梯上摔下来,此类构造目前非常罕见(右) ©《艺术家》杂志

1949年上海解放,由于当时政府反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糜烂生活,提倡简朴的生活作风,唐君远一家担心被时人误会而不敢搬迁新居,仍住在南昌路茂名路口的南昌公寓里,后来这幢洋房就稀里糊涂地被房地产部门接管了。
20世纪80年代,位于淮海路上的这座楼又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租用,长期为领事馆馆址。

△ 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鸟瞰


△ 1994年,该建筑被公布为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前几年,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中国政府协商,希望买下该住宅的产权,房地产部门设法查核,才发现唐君远先生是这幢房子的产权人,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讲的故事。


△ 今昔对比,法国领事馆的北门(朝淮海路)外景。建筑正门的设计融合了多种西洋风格 ©《艺术家》杂志


△ 主入口风景



作者简介
薛理勇,1947年9月出生于上海,1981年大学毕业后即入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参加筹建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风俗历史研究。现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等。出版著作有《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六十余本;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等。



审读 / 丛绿
编辑 / 丘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