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这首词全篇名句,流传至今,每个人都铭记于心

 昵称413468 2020-03-13
要说苏轼,大家是相当熟悉了。
熟悉了也没有关系,再去熟悉一遍也不是不可以,所以熟悉一个人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熟悉这个人的作品,如果没有作品可以看看他做过的事,说过的话,要是都没有,你也不会去认识这个人了。
讲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场景,我们有一天去旅游,可是到了中午,天突然变了,下起了雨,于是乎大家哀声载道,说什么今天倒霉极了等等一些不堪入耳的话语。
但在宋朝也有这么一位人物在有一天同样和朋友一起去游玩,偶遇下雨,和他一起游玩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唯独这个人不觉得下雨有什么不好的,觉得下雨不好也就罢了,可雨后作词流传至今的的倒是没几个,唯独只有宋朝的苏轼了。
这首词便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虽然篇幅短小,但折射出的许多人生哲理却是这背后真正的妙处。
这首词上片着眼于雨中,下片着眼于雨后,这首词无不体现着一个正直文人在人生坎坷中寻找解脱之路,这首词最主要的还是苏轼本人的追求以及超人的思想境界。
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看开,看开说出来是一句话 可是要做到这件事 极其不容易,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生活的磨难的历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三月七日作的一首词,且听我慢慢道来。
词的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雨下的小,是一种欣赏,若是倾盆大雨就会产生恐惧,而苏轼在这雨中,是一种看开的心境。
不要去在意树林中风雨的声音,所谓你越在乎,你就越害怕,与其害怕不如大喊一声壮壮胆。
人生有许多事情,面对困境,虽不能大大出手应对,但也可以拄着拐杖,穿着草鞋也可以应对这场大雨,这样也可以胜过骑马 这些都是小事情,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
面对风风雨雨,可以披一件蓑衣,然后在胡海之中度过余生。
来欣赏一下这里面的景,下雨时,下雨时有一拨人走在林间小路,谈笑人生,而后遇雨,再者遇同行之人的哀叹,后有苏轼的这篇名词,流传至今,而后被人解读,再者被人背诵,再者可以学习其中之精神,最后可以冶炼自己的情操,从而使自己达到另一种境界。
词的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什么料峭,料峭是偏向一种微寒的状态,微寒再具体一件可谓加一件衣服也行,不加也行。
在这种状态下迎面吹来微风,把正在醉酒中的人吹醒,当微风拂过自己的身体之后,才感到一丝丝凉意,感到这份凉意,才觉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就是在冷热之中交替进行,太热人受不了,太冷增添不了衣物,所以人还是喜欢那份飘然和自在。
感到微冷之后,又看到斜阳没落半山露出难得的笑脸,从而觉得人生或许就该如此,该笑还得笑。
再去想想下雨的情形,走了之后,管他下雨还是放晴,都与我毫无干系。
这种洒脱,这份看开,谁人可拥而笑之,谁人可不拥而气之,这是时间沉淀的产物,和我们没有太大关系,若说一定要有的话,那就是我们自己何时能禁得起时间的磨练。
且看且思:苏轼在雨中可以悟出人生的至高境界,不管下雨还是放晴,只要披一件蓑衣就可以躲避人生的困境,再不行可以拄拐杖,穿草鞋也好过骑马的人。
所以,我们看到苏轼这般豪放与看开,我们的人生也该尘埃落定,也可好好想想了。回首往事却不堪回首,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来,也无风雨也无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