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仁人”具体有哪些人?

 三平斋 2020-03-14

在孔子看来,人的一生不光是活着。更要紧的是活得有意义,具体是什么意义呢?按《论语》整理出来这么几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是圣人,次一级的是仁人,再次一级的是君子,再次一级是贤才。

简单说来,贤人比较有做事的能力,但是道德水平不如君子,君子虽然才能和道德都是一流的,但是在生死关头,是否可以舍命?仁人是宁死不害仁的一种人,当生存的条件跟自己的志向冲突的时候,选择“杀身成仁”。至于“圣人”,在孔子看来,只要尧舜这样的上古君王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孔子讲的这些概念,都是为世人树立的榜样,在价值观层次上确定了:跟谁学习?以及学什么?我们按照李零“盘点”的思路,统计一下,《论语》中够得上“仁人”称呼的人有些谁?具体因为什么事迹而被孔子赞誉?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仁人”具体有哪些人?

卫辉比干庙

越是“古老”的人,越是史料记载不清的人,在孔子口中越是“巍巍乎”!尧的美德是按照天道行事,舜的美德是无为而治,禹跟尧一样无为而知,而且有治水的功劳,勤俭节约的美德。这时候的“制度”是孔子推崇的“禅让制”。这三位是孔子眼里的圣人,后面的君主都是靠武力夺取天下的,都不行了。

商代有三位可以说是“仁人”,分别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商纣王的叔叔比干、箕子。他们三位都不满足纣王的暴政,微子寻找了逃跑,箕子选择了装疯,比干強谏而死。这种因为坚守道义而不跟强权合作的精上,是孔子所欣赏的。

虽然《中庸》中说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但是孔子对尧舜仅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提倡人们跟尧舜学习,上古圣王这是现实中人们学不来的。对于“文武之道”,孔子只喜欢“文道”,不喜欢“武道”。周武王的暴力革命和当时的贤臣姜太公,孔子是没什么兴趣的。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仁人”具体有哪些人?

商丘微子祠

西周名臣中,打天下考的是姜太公的韬略,但是孔子对太公只字不提。唯独偏爱治理天下的周公旦,孔子张口闭口都是周公,连老年快要辞世的时候,都还惦念着很久没有梦到周公了。“每入太庙”,中的太庙就是周公庙,周公是鲁国的封国之君。孔子爱鲁国,爱周公,爱周公的“文道”。

孔子不喜欢周武王的武力征伐,对“武王伐纣”大事件背景下的两个人物大肆褒奖。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儿子,相传这二位曾拉着周武王的马劝谏武王不要伐纣,但是武王不听。从此耻于跟武王同世而立,当武王灭商后,这二位逃到首阳山,靠着采集山里的野果野豆而活着,最后饿死在山中。孔子说他们是“求仁得仁”。他们是古代的道德楷模。

春秋时期能入孔子法眼的人已经没有了,对于当时的执政者,孔子基本上都是持批评态度的,这是他不满现状的一种表现。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中的人物,相比之下,齐桓公尊王攘夷,要比晋文公以王命行事要好得多。不管在真尊,还是假尊,齐桓公总还得照顾一下周天子的颜面。晋文公竟然倒行逆施,直接给周天子发号施令。

李零读《论语》:孔子说的“仁人”具体有哪些人?

曹县箕子墓

春秋时期的执政名臣,在孔子看来,都不行。楚国的令伊子西,在楚平王去世后,被永立为楚王,子西力排众议,坚持辅佐年幼的太子继位,并辅佐太子稳定局势。在他执掌军政大权的时候,抵御了吴王夫差的“侵略战争”。但是孔子认为他“徒有虚名”。郑国的子产,宽政泽民,算是个“惠人”。齐国的管仲手段最严肃,反而被孔子赞许为“仁也”。孔子对管子乱世用重典的手段表示认同。

鲁国的大臣中,孔子独爱柳下惠。他曾两次骂藏文仲,一次是给占卜的乌龟盖房子,孔子骂他奢侈。一次是明知道柳下惠的贤明,但是不肯让位,孔子骂他是窃位者。柳下惠的名气并不是因为“坐怀不乱”,而是因为“直道而事人”。他是个直臣,把鲁国当权者都得罪遍了,一生被贬黜了三次,他的弟子劝他离开鲁国,柳下惠说如果坚持“直道”的话,去哪里下场还不都一样?如果采用“枉道”的话,又何必出国呢?他坚持不走,也坚持不改变自己。

孔子跟弟子讨论了很多当世的人,但是能被孔子看上的真没有。够得上“仁”的,在孔子时代早就已经去世了。我们总结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有原则,有操守,属于宁死不弯腰的人。他们找到了自己应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如果活着违背了这种操守,那么生命是可以放弃的。或许孔子说的“仁”,以及“杀身成仁”,都在这些人身上体现了。

在《论语》中经过孔子本人确认的“仁人”,只有六人:商末的比干、微子、箕子;西周早年的伯夷、叔齐;东周的管仲。前五个人有个共同之处就是宁死也不跟无道的强权政治合作。说到管仲的时候,孔子明显改标准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