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二中三十年

 八面山人 2020-03-14

我在二中三十年

吴立梅

到了一定年纪,才能真正体会光阴倏忽的含义。不知不觉间,已在二中工作了三十年。

1981年暑假,因省委宣传部长王家扬温州调研,省里有关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的文件迟迟不能下发,东阳的大中专毕业生分配会议迟至825才在党校召开。我无意从政,不愿在宣传部工作,原本以为将我分配至离家较近的湖溪一中,却不料被分在东阳二中。

826,分配会议一结束,就和一同分在二中的王茂其、吴茶芳到二中报到。这是平生第三次到二中。第一次是1961年,受小学班主任厉宝仙老师之托,带东西给她的师范同学、在二中任教的韦思奇老师。第二次是1974年春夏之交,趁农忙假之机,带学生进城游览并参观二中的粉笔厂。

我们向当时学校的最高领导羊荣根副校长报到。其时校长室在“红楼”中间北侧东首(约当现在生物实验室位置)。其时葛世平尚未报到,我们递上介绍信,羊荣根一个劲儿盯着那介绍信反复念叨:“说过语文来三个的,怎么只来两个?”

隔了五天就开学了,课职务早已排好,我担任高一5班班主任,我班的物理老师马森浦、化学老师任日升都是同年分配至二中的(他们后来都曾分别担任市教研室的物理、化学教研员)。一个班有三位教师是新分配的,可见师资的紧缺。这年同时被分配至二中的除前述六人外,还有金海燕、许锡满、卢熙祥,共有九人,占全校专任教师的七分之一。

开始时,房间被安排在张氏大宗祠的后进,即今南校门外不远。我嫌该房子潮湿漏雨,就和葛世平、金海燕共挤一室。三人的居室在东教学楼二楼的正中,底下是亭塘、白云一带百姓进城的通道。开学不久,就是农历八月十三物资交流会。头天入夜开始就车轮滚滚,人声喧闹,猪嚎牛叫,被吵得一夜未能安睡。这条通道19839月封闭,二中也结束了校园被分割的历史。

1981年相比,目前的校园比以前扩展了一半。扩展部分主要在北部和东部。以操场中心略偏北沿东西向画一条延长线,这条线与环城北路之间的部分都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扩大的。东部扩大部分为配电房至南校门一线以东。三十年来,经过不断改建新建,旧建筑可说荡然无存。要说有的话,那就是西教学楼与教工宿舍之间那挂有“义务消防队”牌子的面积不大的平房。校园的脱胎换骨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最直接的成果之一。

  1993年43岁在二中办公室

三十年来,经历了两次校庆。第一次在1993年,是二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校庆。不从君毅中学算起,而从中国中学算起,命名为五十周年校庆。举凡市委书记童德成的讲话、校长俞雪峰的报告、老校长胡宪卿等人的发言稿、市委副书记康益民的回忆文章、校歌歌词、校史馆的文字、校训的拟定等,大体上由我一手包揽。第二次校庆在2002年。

上世纪90年代,还举办了几场大型的文艺演出。除了前述的“建校5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还有1996年纪念“五四”的“美在二中”大型文艺演出。这两场演出均放在剧院进行。19976月为迎接香港回归的迎回归,展风采专场文艺演出,1999年元月的“第四届文化艺术节暨迎接新世纪文艺晚会”也规模不小。我写了其中三场的串台词。

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活动,二中作为一所有着较长历史的老校,其教学质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上世纪80年代的几届,我大都教到过。1984年,除东中外10所县属中学应届共高考上线33人,二中占7人,另有傅勇等三人被招为飞行学员,这在当时是相当突出的。1987年高考,二中78人上线,其中吴茶芳老师的高三(3)班23人上线。1988届两个班上线达52人。须知在1994年高校扩招以前,浙江省的高校招生数一般在1.5万人左右,只及2011年招生数26万人的6%,升学率低是长期而普遍的现象。

上世纪80年代,所教的几个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也很不错。1983年高考,东磐两县(其时未分县)2932名考生,语文90分(其时满分为120分)以上者9人,所教的蒋洪斌、朱伟洲(当年分别考入北外及华东政法)分别得97分和94分,蒋为两县考生语文最高分,朱为第四名。80分以上全校9人,8人为我所教的学生。1984年高考,全校80分以上19人,我所教者占10人。1986年高考,语文90分以上全校共11人,全在我执教的高三3班,方晓红且以99分居全县语文第一(当年考入北大)。

三十来年,二中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的有十来人,除方晓红外,有考入清华的厉冬仙,考入北大的吴延强、马晓来、徐展、吴文平、王骏等,本世纪则有2008届的陈瑛俏。

三十年间,个人经历上也有几段小插曲。1983年,东(阳)(安)分县,亟需补充干部,从各单位各部门抽调了六十一人到党校学习,名为“宣讲骨干培训班”,实为准干部之预训。但当时学校头头不欲放人,我也不甚向往。这年年底,宣传部张世欣副部长欲让我换个环境,调到东中去,我以二中待习惯了不想离开婉拒了他的好意。1984年夏,我正在田间大忙,市委办公室通过乡里急如星火地催我进城。原来这年暑假将召开全县教育骨干会议,让我起草宣传部长赵毅通作的报告。这年,宣传部又想调我去,我拒绝了。1987年,县里着手《东阳县志》的编纂,副县长许秀堂、县府办主任金德胜二人找我谈话,欲调我去担任副主编,我不愿去。教育局得知,派德高望重的徐宏泰副局长来校催促,去编写《东阳教育志》。不得已移交课务,于917到局里报到,在那里待了一年。1988年撤县设市,和马春芳、刘浪三人代表宣传系统参加知识竞赛。三十年间,父母先后于1987年和2010年去世。 

  1990年50岁在二中校园

       上世纪80年代,学校近20个教学班,教职工不到百人。上世纪90年代,初中脱钩,画水中学并入,学校规模逐渐扩大。到了现在,达到43个班,在校生2000余人,教职员工150余人。想当年,省内超过20个教学班的学校寥寥无几,听说规模最大的衢化中学有40多个班,惊为教育航母。如今二中的规模也与之相埒了。而日月如梭,人事代谢,三十年前的二中教职工,目前尚在校工作的也仅程立新、金海燕、周雪莹三人了。

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从壮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自而立之年到花甲已周,在二中完成了人生中几个阶段的转换,当年满头黑发,如今两鬓苍苍。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人生真如白驹过隙,回首在二中度过的岁月,往事如昨,历历在目,不禁感慨遥深。感慨之余,对为之服务三十年的学校也寄望遥深,愿二中继承传统,不断进步,蒸蒸日上,享誉四方。

                       2011.12.20

               原载《君毅》总第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