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写得很深刻,里面还有很多经典的名句,这些诗句深入人心,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那都是脍炙人口,这些作品都是写得很唯美,也很是深刻,看似很普通,其实是充满了哲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理解其中的意思,那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会有帮助。 唐诗和宋诗其实是有区别,前者更多的还是偏向于哲理,而后者更多的还是侧重于抒情,苏轼的诗不仅很抒情,同时哲理也很深刻,今天笔者要与大家分享苏轼另一首经典之作,也就是这首《和董传留别》,这也是苏轼众多作品中比较有趣的一首诗,通篇写得很抒情,也很是深刻,而且仅仅是开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惊艳。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苏轼的才华在北宋无人能及,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把宋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达到了唐诗的艺术水准;而他的诗也是别出心裁,写得极为唯美,也很是有趣,在这首《和董传留别》一诗中,每一句都是经典,让我们见识到了他过人的才华,还有独特的才情。整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可是又写得很深刻,正是告诉了世人,一个人只有才华,那么自然就会与众不同。 现在社会越来越浮躁人们不愿意去读书做学问,只想着如何去赚钱,其实我们读了苏轼这首诗就应该要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赚钱,把钱当成生命的唯一,那是不可能会快乐,也不可能会有气质,只有去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肚子里有墨水,那么气质自然就与众不同,也活得比别人更充实。 苏轼写这首诗时正好被贬到凤翔,在那里结交了董传,两个人在文学上惺惺相惜,但是董传穷困潦倒,不过由于他学问很深,看上去很有气质,所以苏轼在离开凤翔时,写下这首诗赠送给了对方,表达出了自己对于朋友的欣赏,还有对于他学问的肯定,可见对于苏轼来说,一个人有才华的人,他即使是很贫穷,那也是与别人不一样,照样有着一种高贵的气质。 首联和颔联写得很有趣,而且开篇的第一句,那就是令人惊艳,虽然你很贫穷,穿着精布大衣,看上去秀邋遢,但是由于你胸中有学问,那气质自然就显得与众不同,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光彩照人。由于你不喜欢伴着那些穷酸过一辈子清苦的日子,所以决定也去参加科举考试。这几句写得很有趣,也把董传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颈联和尾联写得就更加有趣,也更加生动,在这里诗人还引用了唐朝诗人孟郊的典故,可能熟悉唐诗的朋友都知道孟郊在40登科后,写下了一首经典的《登科后》,表达出了自己喜悦的心情,那苏轼在这里这么一引用,也使得这首诗更具有感染力;虽然你无法像孟郊那样可以买马游长安,但是却有机会选择“择婿车”,从而让自己眼花缭乱。得意的时候可以夸耀世俗,看到诏书里面用黑字写着你的名字。 苏轼在这首《和董传留别》中,以一种很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朋友当时的情形,还有远大的人生抱负,正是这样的一种描写使得这首诗很是独特,读来也是朗朗上口,特别是其中的那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了今天,也依旧还是有很多人引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