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小天使_ag 2021-02-02

引言

苏轼,作为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在诗词、绘画、书法乃至医药、烹饪等领域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这样的一位全才,又怎能不让人羡慕。不过最难能可贵的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一位为官四十载被贬时间却超过三十载的人物,他面对坎坷的仕宦、人生的羁旅有的却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不屈,是“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处变不惊。

如果说人们对李白的尊敬喜爱,是因为他的不食人间烟火,是因为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如仙人般的人生选择;那么苏轼这样一个满腹才华,屡遭挫折却又有着“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品行的人,怕不就是人们理想生活中最好、最真实的人生标杆吧。

苏轼的“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品行,也让他在当时便已经是拥簇众多。凭借自己的才华、品行,苏轼门下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等人亦是声名赫赫。而这种品行的养成,其实自其初显其名、初入仕宦时便已养成,也更能通过他在这期间的一首送给朋友的离别诗体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与好友董传

苏轼,1037年生于四川眉州。自幼便极其聪慧,而且少时他便已经立下大志。

在《宋史》中记载在苏轼儿童时《庆历圣德诗》流传到蜀地,诗中有韩琦、范仲淹等当代贤人,苏轼便藉由此向老师询问,并表示想要认识他们。

19岁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出川赴京考试。而在嘉祐二年的那场考试之中,苏轼一炮而红,名动京师。适时,梅尧臣为小试官,欧阳修为主考官。清新洒脱的文风,让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诗坛大家惊为天人,欧阳修甚至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可正当苏轼名声大噪之时,他母亲病故的消息却从家乡传来。一行父子三人回乡奔丧,而作为儿子的苏轼自然要守丧,在守丧期满之后的嘉佑六年,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

作为唐宋时期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这样的考试选拔极为严苛,有宋一朝通过的也不过只有41人,而能够拿到最高等第三等(分为五等,其中第一、第二虚设)的也唯有苏轼一人。这也可见当时苏轼的声名之盛。

而在通过之后,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在前往凤翔任职之时,文人董传与之相伴。作为一个有志于科举的文人,适时董传虽然穷困潦倒,但他却不坠青云之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的苏轼风头正盛,而反观董传则俨然是一副落魄书生模样,二人之处境无疑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苏轼非但没有嫌弃董传,反而还被他的努力所感动。

而就在次年苏轼回到长安后,苏轼便写下了《和董传留别》一诗,用以勉励董传,希冀他能金榜得中。

《和董传留别》诗

和董传留别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中苏轼尽显其功力,巧用了众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出了苏轼对于好友董传的希冀。也或许正是藉由此让这首诗歌的传播并不是很广,尤其是在现代以致于现代很多读者都是鲜有耳闻。

但是,这首诗中的一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却可以说是千古名句。自苏轼写出此句,及至今天可以说这句话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这首诗中,起始的“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便点名了董传的生活状态以及精神气质。虽然生活贫穷,可董传有的却是勤于读书,而这也让他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了光彩夺人的气质。

而下面的两句则接着说出了董传的志向,对于"烹瓠叶"这样的贫苦日子,董传显然是不甘心的,他有的是希冀通过参加科举而改变境遇。

接下来的“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两句中,“寻春马”是苏轼巧妙地暗用了孟郊《登科后》,“择婿车”则是用的王定保的《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用意也很是简单,就是鼓励董传虽然你囊中羞涩并没有办法置办寻春马,但是却是有机会被“选婿车”包围的。

勉力之意跃然纸上,而最后两句作为承接之句,也是祝福董传能够真正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扬眉吐气,可以有向世俗之人夸耀的资本。

小结

在这首写给董传的诗歌之中,我们很轻易地便能看出或者说感受到作为好友苏轼在内心中所蕴含的情感。虽然双方的地位、名声显然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而也恰如诗中这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一般,读书的作用并不只是学习知识,它还是一个提升自我、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

常读书、常读好书,摆脱低级趣味、摆脱庸俗,让自己有着高雅脱俗的气质,让自己重塑内心,或许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吧。

而这也是苏轼之所以能够才德兼具,被后人敬仰的原因所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